说起这两年学书后感,我得先喝三杯酒,打住满眶泪水才能让笔下镇定自然地流淌。有朝一日能跟着王师继续学习书法是我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王师教得那么耐心,细致入微,用心良苦,我的书法虽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一半,但是书法以外的文化研修却无时不刻滋养着身心,修炼自我。王师并没有因我的书法作品不上档次而嫌弃鄙视,却总是想方设法鼓励激励锤击着我,惭愧不已,同时感激不尽。王师不仅仅是我师范的书法老师语文老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如今又是小赫的启蒙师,小赫就是一顽石,全靠王师点化。家里没人带小孩,我时常把小赫也带到课堂上来一起上课。他就坐在一旁写作业看书,耳濡目染,小赫也渐渐爱上了书法艺术课堂。看到小赫从内到外的心智成熟,审美提升,情趣转变,心里很欣慰。打心眼里感激王师对我们母子的点点滴滴的点拨引导。四两拨千斤便是王师的才学人格魅力,人生遇一明师真的不容易!遇到像王师这样德艺双馨,平和近人的导师更不容易!
人生三个转折点的几个大事不得不提,毕业之际,不知该随洪流外出打工还是留在家乡教书的两难选择时,王师说:既然是师范毕业教书,不如留在吉安为家乡教育作贡献。溜了体验了几个月外面的花花世界打工生活,确实看不到什么前景未来,毅然决然选择了教书行业。人生的起点之路选对了,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几经波折,考试城区老师遇挫折,心灰意冷放弃之念时,王师狠狠骂了我一顿:如果你现在就放弃了,你就白活了,歌唱家某某经过了6年的比赛擂台才打出了一片天地。我辗转难眠,羞愧不已。至此,发奋日夜读书备考,一步步一年年,也经历了6年15场的选拔考试终于如愿。没有王师的那顿狠骂,我无法预测如今的走向轨迹,至少我的心不会像如今这样坚韧。我深刻铭记并实践一句话:永不放弃!有志者事竟成。呆在农村教书的那几年,经常请教王师如何教书育人,王师的耐心回复,三言两语就把我从迷雾中拨醒,即刻找准前进的方向目标。时不时透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浮躁喧嚣的社会环境里我才得以淡定安然做着自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王师正在点评我的日常书法作业)
从书法基础班到文化研修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开心,修心,养心。从学习书法的基础入门,起初只感觉好玩有趣,让忙碌的生活多了一丝透气的缝隙。但是看到师范的学妹学弟们个个写得那么好,心里就开始焦急焦虑了。相距甚远,该怎么赶上队伍?如王师所说必须按照上课的要求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学理,练习笔法,气息连贯,把毛笔时刻捻在手指间,熟于胸中。每天至少静心练习4个小时。对于工作忙碌家庭琐事众多的我来说,比登天还难。我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达到1个小时的临摹。理想状态是临摹一晚上,手感极其好,越写越兴奋,悟得一些微妙的方法。比如写字要首先把握结构,左右结构之间的呼应穿插,牵丝带引笔画之间的行云流水,握着毛笔要先感受帖的风格,查查书家的背景经历典故,翻翻关于他的其它帖和文章。听听古代当代书家对他的评论。再去深入临摹,掌握用笔的火候,不能捏得太紧但也不能由着性子乱画。结构紧凑笔法松活,注重气息不能断,写这个字心中要有下个字甚至下一行的轮廓章法。笔到心意处,我就专门临摹这一个字,10遍,百遍,一整夜,比如《兰亭序》中的之字,竹,修,永,文等。一直写到我看顺眼再继续写。我借临摹一个字去捉摸横平竖直的书法之理,王师说的这个理不仅仅是纸上的理论,也不是头脑中的“原来如此”,应该是运用到每一个笔画的实际操作方法和可实践的真理。比如黄庭坚《砥柱铭》中的开张劲挺,我试用五六种不同大小材料的毛笔去体会它的“势”,买来蜡笺,花笺纸,毛边纸,宣纸来体会其中的中锋运笔,绞转变化等。不同的材料呈现的面目完全不同。蜡笺纸呈现的笔画较圆润,宣纸写出来容易氤墨,粗糙的毛边纸会干涩毛躁。在不断试验笔墨纸砚的过程中寻找属于适合自己的工具,同时找到适合自己性情的古帖。我定好了攻黄庭坚为主,适当写写苏东坡补充“片”的缺陷,临摹文征明增强“瘦劲”,偶尔回到《兰亭序》去吸收“灵活”。再深入黄庭坚的各种帖去细细看,慢慢品,静静临摹。这样一来常常是临摹得兴奋无法入睡。若不是第二日有工作要忙怕身体吃不消,我就想干脆临摹到天亮,用毛笔填满每个失眠之夜,借倒映在宣纸上的那盏明灯点亮头顶的每颗隐没之星。早起练瑜伽,我借用身体各种姿势去感悟夜晚笔画之间的张力,粘连,轻重,绞转。身体力行,意在笔先,胸有古帖,尝试不同的自我实践去寻古,思古,摹古。我不求写字上展获奖出名,只求日日笔墨厮磨中获得内心安宁,自足。当然,人还是要有具体的目标才会有的放矢,突破自我格局,抑制懒惰习性,让每一天的行动有明确的方向,下一步的目标是上市级临摹展。在跟着王师书法学习的课堂线上线下,我也日渐悟得为人处事“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微妙与美妙。甚好,快意。
天天只写字,不读书反思作文章,很可能学书十年也不过是个“写字匠”。我继续选择文化研修课,聆听王师的各种讲座,从诗书画印,题跋传拓到收藏鉴赏,内容丰富精彩,信息量大,笔记做不赢,知识难以消化。王师太懂我们的不足,也知我们的渴盼,带来笔墨纸砚,篆刻工具,他收藏的书画作品,现场让我们体验,感受,一起探讨其中的奥妙,博大精深。让我们从大脑中跳出来,身临其境去感悟文化艺术的真实魅力。我们一起有说有笑,轻松愉快地融入在艺术天地里不想下课。群里王师日日发他的诗书画篆刻等系列作品给我们学习欣赏探讨,发各种书法专业链接知识信息,同学们各自发自己的作业交流讨论。我深陷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无法自拔,群里就像有一个大大的磁铁吸引着我,往里面钻和跳。我时常按捺自己内心的狂热,告诫自己:别急,慢慢读。别叽里呱啦废话,好好思考。跟着王师,跟着师哥师友们一起研修,真是莫大的快乐!徜徉在文化海洋里,我不想上岸。尽管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在工作家庭与自我学习中周旋,力不从心之感时常扑面而来,时间只是一方面的紧迫。我想更多的是我读书太少了,尤其涉及书法艺术历史、古文化、文学史等方面太浅了。做文章太少。王师早就给我指出了一条明路:做自己擅长的事,把它做到最好,独一无二。才能立稳脚跟。思路对了才有出路。写了一篇《猛虎细嗅蔷薇》读杨近百老师书画有感,得到王师杨师和群里师友们的鼓励表扬,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或许我在书法写字上没有天赋,少了一根筋,可能我在做文章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为何我不能在此下狠功夫去锻造修炼自己呢?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伊甸园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慰藉?自由行走,快乐自我,不就是我十几年来的心愿吗?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事所烦,不为现实苟且。有了这支笔,我的眼前一片葱茏,希望在抽芽,梦想就握在手中。爽!
研修之路还很长,修的是文化,亦是我的心,还是我的人生。下一个十年,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未知。只想说与王师学书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我甚至觉得冥冥之中曾经十几年的弯弯岔路口都是为学书作准备的,在与书法重逢的那一刻,我找回了自己。但愿日日夜夜与书磨,朝朝暮暮共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