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历十五年
1.李成梁
广义认为清朝开始于1644年清兵入关顺治入主北京,也有看法就是南明政权被消灭的1683年或者是南明政权基本被消灭是清朝的开始,也有人认为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清朝的开始,而无论哪种说法其基础都是建立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这一政权的基础之上,后金作为一个清朝的前身这种法理上的承继关系以及更重要的现实关系是无可否认的,我们可以说没有后金就没有清朝,正是努尔哈赤于1583年十三副遗甲起兵到1611年建立后金这28年的时间形成了一个与明朝对抗的以女真族为主的东北少数民族政权才为之后清朝一步步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的清朝奠定了基础。
历史有褒贬之功能,这是孔子作《春秋》就出现的。在平日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到人们对历史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同样的朝代、事件、人物在不同人看来是不同的,对于自己喜欢崇拜的历史人物予以无限的升华导致最后的神(圣)化,军事将领那就是战神,谋士文臣就是文曲星,帝王就是千古一帝,并且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塑造成一种趋近于完美的形象,有着刚毅坚强的性格有着嫉恶如仇的品质从小时候就表现出怎样不同常人之处等等,甚至有的人经过“论证”认为朱元璋压根不是文盲,其知识水平轻轻松松超越进士。把自己所崇拜的人物无限神化让其成为完人神人,这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只可惜,任凭主观再怎样美好的虚拟和想象,历史现实终究不是这个样子的。
按照这种神化的理论,努尔哈赤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他就一定对于明朝嫉恶如仇从小时候就建立起推翻明朝建立清朝的伟大志向。
实际当然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认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影响世界观,其实就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而这种对于英雄人物尤其是历代王朝末期天下大乱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言,客观现实才是决定其选择的唯一原因,如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是因为延误周期,明朝朱元璋是因为被人告发私通红巾军,简而言之就是活不下去决定铤而走险拼一把,从小树立什么远大志向往往就是扯淡。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是弗洛伊德的论断。分析个人的性格动机成败,分析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要考虑。
我不是努尔哈赤,历史研究者也无法回到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更无法进如当事人的内心去探查其所思所想,努尔哈赤决定起兵反明客观现实是1618年攻袭抚顺但是主观上何时产生的我不得而知,但主观影响乃至决定客观,物质又决定意识,努尔哈赤从1583年到1616年建立起的后金政权是努尔哈赤、清朝的基础,没有一个强大的实力很难有挑战明朝的决心,要从客观上了解后金的建立过程就是了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
万历十六年,以努尔哈赤消灭完颜部为标志,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第二年努尔哈赤由原先的建州左卫指挥使加封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实际承认了努尔哈赤对建州女真的管辖。
王在晋在其《三朝辽事实录》对此有七个字的评价:
以此遂雄长诸夷。
把王在晋的话翻译成现代文,因为这个都督佥事,努尔哈赤从此走上了称雄女真统一女真开拓创新建立后金奔向小康的道路。
王在晋不是一般人,在对后金问题上他是决策者同时也是经历者,兵部侍郎做过兵部尚书做过辽东经略也做过;这本《三朝辽事实录》也是研究明清的重要史料。所以这七个字的意义是很深刻的。
在王在晋看来,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的意义是深远的,标志着努尔哈赤开始走上称雄女真的道路从而为他统一女真奠定了基础。
努尔哈赤的后金和这个都督佥事在王在晋看来是一种因果关系。
我们都知道,后来后金起兵,成为了明王朝灭亡的一大重要原因,兵锋势不可挡,明军屡战屡败,王在晋对于整个辽东战事是持悲观态度的,他认为辽东已经无局可守,无计可施了,而且王在晋后来退出官场,时任兵部尚书的他曾经的军事战略(固守山海关)在后世广为诟病,《三朝辽事实录》作为他晚年赋闲在家,结合他自己的经历、在庙堂之上的见闻、,写出的一本综合明朝三朝在辽东的战略布置和战事,其中有很多他主观的看法和意见,那么,王在晋有没有可能为自己辩护或者说为自己解释呢?
这个可能是有的,实际上也确实存在。
对于辽东后来的一发不可收拾,时人很多都如王在晋一般,把帽子扣到辽东之前的地方长官头上,下一任怪上一任,上一任怪上上任,自己打不过后金是因为前任“养寇为患”,“养虎自重”,其情形类似于现在抱怨没有写微信公众号、没有开淘宝店、没有写网络小说的各类人群。
不是后金太强大,而是前任太坑爹啊!
一来二去,这“养虎为患”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了当时的蓟辽总督、辽东巡抚、辽东总兵的头上。
这种普遍的官场潜规则再加之辽东复杂特殊的情况让这一说法有了根据和道理。
这个建州左卫都督佥事是谁给努尔哈赤的,谁就是“汉奸”,谁就是帮助努尔哈赤的最大恩人。
根据史料,当时的辽东巡抚顾养谦、蓟辽总督张国彦就是“汉奸”,因为是他们请求朝廷加封努尔哈赤的。
而“汉奸”的辽东巡抚顾养谦在两年前也就是万历十五年的十一月还在给中央打报告,认为努尔哈赤越来越骄横这样下去可能会成为明朝的隐患。(益骄而为患)
这话出自辽东最高军政长官之口,在正式的报告中,其严重程度不言而喻。
可两年之后顾养谦不仅完全放弃了之前的想法还主动向明朝申请帮努尔哈赤升职,完成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种转变因为什么?从顾养谦和张国彦有关的奏疏中可以找到线索。
[if !supportLists]1. [endif]努尔哈赤平日严加管束自己部族,一经发现掳掠明朝的牲口财物这类恶性事件立即无条件送回,并把屡次作案屡教不改的五十人处死将其头颅送给明朝以表明自己的决心,是“内向诚矣”。
2.努尔哈赤本身不是无名的假冒蛮夷,身份是合乎法统的,况且努尔哈赤祖上对明朝是有功劳(盖世有其劳)。这也从侧面应证了觉昌安塔克世确实是作为明朝向导说客被误杀的。就凭这点,别说加封都督佥事,就是给都督都是应该的。(即当与之都督,亦不为过)
按照《大明会典》相关规定,凡有以下三种情况:送还掳掠人口财物的、押送或处死部族内进犯汉人地区的属下、引导带路直接间接帮助消灭不恭顺的逆酋,都可以予以擢升。
王在晋口中让努尔哈赤“雄长诸夷”成为努尔哈赤成功关键的建州左卫都督佥事,是当时辽东巡抚顾养谦蓟辽总督张国彦在任时完成的,观其来龙去脉并非有什么不正当的涉嫌。
况且在当时混乱不堪整天打来打去的辽东,只认拳头不认人,因为我的官衔比你高所以就有优势这种逻辑不过是王在晋这类文官的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理论上成立现实中基本没卵用。
在努尔哈赤壮大势力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明朝的名将,被时人誉为“南戚北李”,被《明史》评价为“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而就是这样一个英雄却披上了“不世之名将,千秋之罪首”,有说法认为明朝的灭亡来来源于辽事(辽东战事,即明朝与后金的战争)而辽事源于努尔哈赤的兴起,而努尔哈赤的兴起就是李成梁的责任,归根结底明朝灭亡的责任就是李成梁,全称应该是明世袭宁远伯太傅兼太子太保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辽东总兵李成梁。
这串头衔是有讲究的,随便挑出一个都够为之终其一生仕途奋斗的。
伯爵,重要还是世袭的,没有五十年七十年而是永久所有权,当然这个还是有期限的,改朝换代就等于过了期。
太傅,三公,属于正国级,正一品;太子太保,正国级,从一品;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是五军都督府官职,五军都督府是明代最高军事部门,负责统领全国兵马,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都督同知官阶从一品。
在这一连串隆重耀眼极具分量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的头衔之前,1566年李成梁还是一个在辽阳府学里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而他的年龄不多不少正好40岁。
生活不是电视剧,现实不是《武林外传》,李成梁也不是吕轻侯,李成梁的生活里没有欢笑怒骂喜怒哀乐,家庭住址也不是欢乐安定一片祥和七侠镇,四十岁的大龄中年李成梁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是一片迷茫还是那种看不到希望的迷茫。
孔子云:四十不惑。而李成梁的生活中充满了“惑”。
此时的李成梁至少有四个儿子(李成梁四子生于1564年,李成梁的最小儿子李如梅出生年份不详),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长子李如松17岁、次子李如柏13岁、三子李如桢也有十岁上下(出生年份不详),李成梁家的恩格尔系数最好情况也是50%~59%而且还是无线逼近59%。
而在李成梁的心中,还有一个他埋在心底不曾对外人语的理想,这个理想在少年时便已产生,当时的满腔豪情一腔热血经过十余年岁月的冲刷也只能每当夜深人静一人无眠时哀叹一声。如果那个时候有香烟,相信李成梁的脚下已满地烟头。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而在传统经济的一个男子可以从事的主流行业有以下三种:务农、入伍、科举。这三种选择是由家境、个人爱好、历史机遇、阶级条件等综合决定的,其中家境和阶级条件这样的物质基础起决定性作用。
李成梁祖上是朝鲜人,大约是洪武末年来到辽东,定居辽东铁岭卫,就是本山大叔春晚小品那个一炮而红的大城市。
对于外来人,没有祖传的土地更别提家境了,入伍从军成了李成梁先祖唯一的选择。李成梁先祖成为了辽东军户,三世祖李英凭借军功获得了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的恩封,开创了李家从军的先河,从此之后李家人一旦从军就是指挥佥事行政级别起步。
到了五世祖,即李成梁的爷爷李春美,正德年间参与了镇压刘六刘七的起义,明代李辅《全辽志》清代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对此都有记载,是李家青史留名第一人。
按道理李春美的事业从此就要开始踏上成为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道路,事实也是如此,李春美因功成为铁岭备御指挥也就是铁岭城防司令长官,但巅峰来得快去的也快,李春美因为贪污受贿被免去一切职务。
李成梁的父亲李泾踏实本分,靠着勤劳和不出叉子做到了把总一职,正七品的下级军官,管着四百多人。
根据以后发生的事情,李泾的把总应该属于游击把总,不同于有固定辖区的镇守把总,属于机动部队。
这一机动不要紧,一生老实本分的李泾因此就出了叉子,这个叉子直接导致了李成梁未来的迷茫。
李泾的上级备御金湖去边境视察,作为下属的李泾应该随同,正好赶上李泾身体不舒服于是便让自己的外甥代替,结果遇到了土匪,要说这明军的战斗力也够可以,备御金湖被害,而李泾的外甥临阵脱逃。
看到父亲李春美的悲痛至极,想到姐姐就这么一个儿子(泾因父芬痛甥陷罪,且念姊氏孤寡),作为孝子的李泾决定“扶疾出官,甘受军罪”,自己给外甥顶罪了。
从此李家跌入低谷,这一年是1541年,李成梁15岁。
继承家业入伍从军一步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乃至将领,这不仅是李成梁身为军户唯一的选择,也是李成梁身为男人那种对军事从生理上的热爱和憧憬,更是李成梁的志向和理想。
这一切都伴随着李成梁的家道中落而渐行渐远,15岁的李成梁开始了他漫长的等待,春来秋去寒来暑往,李成梁的等待已经过去足足24个岁月。
这24年里,鞑靼部俺答汗率兵直达北京城下,沿途也就抢了三十多个州县;严嵩严阁老在徐阶高拱张居正的联合下倒台,严嵩的结束不过标志着新斗争的开始;皇帝也由嘉靖换成了隆庆;李成梁自己呢也从15岁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40岁的油腻中年。
这24年的等待,从满怀壮志到希望渐渐黯淡再到不抱希望,这应该是李成梁最真实的心路历程,而非鸡汤学所认为的一直满怀期望,那是傻子而不是人,李成梁对于袭职对于梦想也并非完全不抱期待,所谓的期待基本已成为有枣没枣打三竿,说不定事情会有转机呢?李成梁总是这样自我安慰,哪怕这样的安慰已经有了十年,哪怕这样的话早在十年前都令他已不再相信。
在等待中,在平日里,在学校里,李成梁总会听到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叫做戚继光,16岁的时候袭职登州指挥佥事,在东南沿海对抗倭寇的诸多战斗中打过好几次漂亮的大胜仗,闻名天下。
登州指挥佥事和铁岭指挥佥事,16岁的戚继光和40岁的李成梁,他们的出身是如此相同而命运却又是如此悬殊。每当想到戚继光,李成梁有的只是羡慕崇拜和心底的苦涩,戚继光仿佛就是另一个自己,或者说是本来的自己。
而李成梁不会想到,在未来他会和自己所羡慕崇拜的戚继光并称为“南戚北李”,在军事方面与戚继光并驾齐驱但在其他方面却远远超过戚继光,比如仕途,比如人际关系,更比如最后的结局。
失望孕育希望,在你想要放弃却还在苦苦坚持的时候,转机悄无声息的走在路上向你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