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大V @Dr.X 在他的专栏中发了一篇文章:世界血友病日,就说说这个“传男不传女的皇室诅咒”!
前面我看着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但是直到我看到了他在文章后面写到:
没想到秃顶也是传男不传女,因为秃顶在男性身上是显性遗传,而在女孩身上是隐性遗传。秃顶的遗传基因很强大,如果你是男性,父亲是秃顶,那么你几乎一定会秃顶。如果你的外公是秃顶,那你也有四分之一的概率会秃顶。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只有父母都秃顶基因的时候,才有可能会秃顶。正因为如此,几乎很少见到女性地中海,更几乎没有全秃的。
这样的观点见的不少,在网络上,知乎上很多人这么说,大家也就都人云亦云的这么说,而且我还记得曾经有一位高中生专门发私信告诉我(他可能是好心告诉我,怕我不知道)说,他知道脱发的遗传规律,他说他上高中做生物题目的时候生物老师讲过,所以比较清楚!在他眼里可能高中老师说的都是真理。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论断,凭空产生的吗?谁又是这个错误观点的始作俑者?如果你非得找这种观点的出处的话大概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1916年,参考文献:Osborn, D. (1916) Inheritance of baldness. J Heredity 7, 347-355
这个参考文献距今都一百多年了,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就把脱发现象当成单基因遗传来研究,他们把控制脱发的基因叫做B,对应的不脱发基因叫b,用这种单基因遗传模型对雄性脱发进行分析,我估计这篇文章对雄性脱发的遗传论述是这种分析观点的始作俑者,是现在很多人用单基因遗传方法分析脱发,甚至还分什么男性显性女性隐形的理论依据,但是,各位大哥,我们生活在21世纪呀,人家在清朝末年这样分析,这样论断,那叫先进,你现在还这样说这样分析那叫无知!
这都是100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大清朝才刚刚灭亡,皇帝刚刚退位,而接下来的一百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雄性脱发的研究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单基因遗传特征性状不太可能有无限多种表型,比如红绿色盲,白化病,血友病等,而雄性脱发就不一样了,从满头乌发到光秃秃这中间是连续变化的,每个人都不太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脱发根本就不太像单基因遗传,脱发不仅仅有秃顶和不秃顶两种表型,中间灰色地带很长。可以参考文献:Harrap, S.B. (1994) Hypertension: genes versus environment. ancet 344, 169-171, PubMed Label: 94293688
另外,单基因遗传疾病发病率不可能这么高,有研究提到,单基因控制性状(包括单基因遗传疾病)发病率很少会有超过千分之一的,而雄性脱发在男性一生中的发病率高达高达30%,甚至50%。懂遗传学的人应该都清楚这个道理吧。
直到今天,我们依旧不能完全搞清楚雄性脱发和遗传的确切关系,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那种单基因遗传,男性显性女性隐性遗传的说法错的一塌糊涂,而且近些年来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很多和雄性脱发相关的基因片段。雄性脱发是非常复杂的多基因遗传,至于女性脱发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性体内雄性激素很低的原因。
上图基本描述了现在对雄性脱发发病机理的主流认知:Testosterone(睾丸酮)在5α-reductase(5α还原酶)作用下转化成Dihydrotestostrone DHT(双氢睾酮),双氢睾酮与Androgen receptor(雄性激素受体)结合,结合以后进入细胞核影响基因遗传表达,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机制让毛囊萎缩脱落了,目前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知道。
这张图告诉我们非那雄胺的作用机理,阻断睾丸酮向双氢睾酮的转换。
关于雄性激素受体很多人可能还不是特别清楚,人体血液中的激素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激素对所有的细胞都会发生作用,特定的激素只会对特定的细胞组织发生特定的作用,这就类似空气中有各种各样的电磁信号,但是只有特定的设备可以识别特定的信号。
雄性激素也是一样的,雄性激素(睾丸酮和双氢睾酮)只会对有雄性激素受体表达的细胞发挥作用,不同的组织细胞还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学术文献:Biological actions of androgens.中就提到:雄性激素受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与雄性激素结合,作为DNA结合转录因子调节细胞基因表达,不同的基因表达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睾酮和双氢睾酮虽然都可以和雄性激素受体进行结合,但是他们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效果却大不相同:
testosterone is responsible primari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le primary sexual characteristics, whereas dihydrotestosterone is responsible for secondary male characteristics.
睾酮主要负责男性第一性征的发育,而双氢睾酮负责男性第二性征发育。
睾丸酮主要在肌肉,骨胳,睾丸等组织器官中发挥作用,而双氢睾酮主要在皮肤、毛囊中发挥作用,青春期之后皮肤的痤疮、出油、体毛增多、甚至脱发基本都是双氢睾酮有很大关系的。
文章来自公众号:詹姆斯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