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几年流行“原生家庭造成的创伤”,或许还会自嘲一句“谁还没受过伤啊?”关键是长大后的我们,有些人还习惯出了问题找父母,长期单身期待一个完美伴侣,又或者把“理想父母”的角色寄托在另一半身上,却总出现种种问题……
而我也是个中悲剧角色之一,今天我的内在父母又很强悍地发飙了……
上周复盘,我写自己主要收获在于心态调整,这周我也想继续保持积极的高能量的状态,但是今天,新的一周的第一天,状态却没有保持好。
期间,我很敏锐地捕捉到自己的情绪低落,所以也很快找到了低落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按照计划在晚上6点以前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就忍不住在内心鞭策了自己。
好像可以生动地看到自己的内在父母严肃地板着脸教训着内在小孩,内在父母说ta对内在小孩很失望,内在小孩很沮丧,又有点委屈,告诉我其实她也不想这样,她也想高效地做更多的有价值的事情。
比如,我想出去散个步没去,我想六点前完成的日更没有完成。
内在小孩低着头碎碎念:因为今天阴天啊,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啊,日更不知道写什么啊……
内在父母翻了翻白眼,继续数落她:那你干嘛不看着点儿时间呢?为什么别人写作就有素材呢?你为什么不早点做好选题、提前建立素材库呢?
内在小孩羞愧的低下了头,无语……
很奇怪,写完这个内心小剧场,我突然就松了一口气,感觉内心压力没那么大了。而且,这个内在父母批评内在小孩的场景似曾相识,对了,就是童年时期常常遭遇的场景。
虽然,小时候我在我们那一小片天地算是个学霸,但是我的父母还是跟别的父母一样对自己孩子不满,比如数落我“懒”、“不懂事”,甚至“为什么别人不生病就你生病”……
小时候的我很不擅长表达,跟父母的关系是严重失衡的,他们处于绝对霸权的那方,所以任凭他们批评数落,我每次都是只能听着,然后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就像他们说的,真的“懒”、“不懂事”……总之不够好,不然他们怎么总这样骂我呢?
小时候的我是内心特别敏感,外表却伪装的特别迟钝,现在我认识到那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心理学老师说,在这样充满否定的环境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有毒的羞耻感”,形成“低自尊”。这种成长环境造成的有毒的羞耻感,还会扭曲我们的认知,会让我们一旦产生相似场景,就会自动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随即触发情绪,进入消极低能量状态。
反观自身,我从小到大都特别爱自我反省,尤其别人对我不高兴的时候,我就会默默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
而事实上,不一定是我的错,但是我就会习惯性地认为可能就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对方才不高兴。造成这种现象的思维模式,叫做“归己性”的扭曲认知思维。
除此之外,像今天这种自我批判的情形,是我成年后经常上演的内心戏,我十分苦于这种“能量内耗”,造成这个行为模式的主要是“应该陈述”、“贴标签”、“归己化”、“夸大坏事”。
童年受的伤,或者叫原生家庭的伤,是事实,不能否定,也不能寄希望于后后天靠另一半去弥补,甚至去纠正自己的父母,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可以做自己的救世主。
因为,大脑有神经可塑性,我们可以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根据脑科学,人的大脑神经元是不断强化的,我们现存的那些“扭曲认知”造成的“自动想法”是日积月累已经强化了的神经链接,那些我们常常失控的场景,甚至形成了“自动驾驶”模式,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但是好在大脑还具有可塑性。
能够觉察它们、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思维模式,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不断练习拉开那些“触发按钮”跟情绪之间的距离,还有通过“爱自己”去刻意创造并且加强新的健康心理合理思维的神经元。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耐心,以及对自己的接纳和爱。
我知道,我的内心住着一个严厉的内在父母,还住着一个委屈巴巴又脆弱无力的内在小孩,恩,我接纳你们。这就是现在的我,挺好的。
对不起,让你感受到委屈和无力。
谢谢你,让我有强大的自我反省能力,让我有成长的契机。
我爱你,爱你的严厉苛刻,爱你的委屈无力,爱你的成长心态,爱就在此刻的你,不完美的你。
很开心遇见你,长大后的自己。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