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北京的房价已经疯了。怎么个疯法呢?一间五六十平的学区房已经被炒到近千万。有人说,一线城市的学区房根本就不是拿来住的,是拿来炒的。别说一线,就连二线城市的学区房也从来不是拿来住,虽说赶不上北京,可杭州的重点学区房也已经飙到了七八万一平。
中国的房价在我看来就像一位绝好的编剧,总是能催生出各种不可思议却又无可奈何的故事。就像很久之前的郁金香一样,普通人要倾家荡产才能买得起一朵。可即使如此,依旧有不少人挤破了头也要抢,因为也许短短一个月这玩意儿的价值就能翻个20倍。现在的我们去看这些人狂热的态度,或许会觉得他们都是疯子。就像未来的人们看我们,也像疯子,演着一出闹哄哄的剧。我们都是这出闹剧中的演员,或哭或笑,或悲怆或狂喜,或千疮百孔收拾行囊离开北京,或春风得意站稳脚跟继续奋斗于一线。
前段时间华哥有一部悬疑片叫《捉迷藏》,表面上是在讲偏执性精神错乱,事实上讽刺了畸形房价下人们的畸形心态。秦海璐饰演的苏红为了一点一点向更上面的阶层爬,一次一次又杀掉房子中的人,鸠占鹊巢,转变身份。而这次被苏红看中的对象张家伟也不过是另一种鸠占鹊巢,现有的一切靠的是小时候撒的一个谎,于是从此噩梦不断。这里的鸠和鹊不过是同一类鸟,都靠着为人不齿的手段争得影片中那套高大上的房子。
影片说这是在讲精神病?还特地在开头就强行介绍一遍偏执性精神错乱。何必这么委婉,精神病也来源于生活。这种心态在现在太过普遍。
现在有一种富二代叫拆迁户,于是有为了拆迁时多分一点钱就草率结婚的,多一个人头就多一份钱呐。
有一种分手叫你买不起房。一个好哥们刚刚被分手,女朋友火速回老家嫁了人。分手原因是他无法在杭州全款买下一套房。
还有一对结婚十几年的夫妻,最近因为房价冷战。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因为女方在房价飙升前刚巧投资了一套,现在身价直线上升,被幸福冲昏了头,张口就是一句:“老娘当初怎么选了你,就我这投资眼光选谁不行?”
生活不是比电影更好玩吗?这些人都不是精神病,可是做出的事儿比精神病还讽刺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房子成了评判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的标准。婚恋市场里,男方的黄金条件是在市区有没有房,女方的黄金条件是年龄是否在30以下。说白了,就是拿房子交换子宫。要是有女人不愿意换还会被认为是不识抬举。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小A,长得跟明星也没什么区别了,且内外兼修,海归硕士,手上靠谱的证书一大把。世俗观念里唯一的短板就是,她30了。于是就有一个阿姨给介绍了个对象,男方恰好我也认识。客观来说,人品内涵修养方面是绝对不能匹配的。我知道太多男方干的那些污七糟八的事儿了,比如以爱之名谈着一个,其实就是把别人当长期炮友。真是不够坦荡荡。
小A当然委婉拒绝了,介绍人来了一句,“人家市区有套150平的重点学区房哦。”
听起来好有道理,竟让人无言以对呢。
还好我们家小A霸气,“不好意思啊,我自己也有房。而且我谈恋爱不看房,只看人。”
我在旁边听得就差直接跟她击掌,赞她一句,“Hey baby,well-done!”
现在为什么女强人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想嫁给房子。那只是一些冷冰冰的混凝土堆成的东西,却可以绑架那么多女人。那些嫁给了房子的女人真的会幸福吗?不见得。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寂寞比在大城市里孤身一人更可怕,叫同床异梦。
中国人已经被房子这玩意捆得太牢太牢了,不止女人,捆到连清华北大的学子都屈服于它的淫威,开始让那么多人为他们难过。其实为北京难过的时候,也都是在为自己难过吧。我们老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是真正做得到的有几人。大多数的现实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未来的苟且,下一辈的苟且。
我周围有好几户家庭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老家一两百平的房子不住,跑到城市里花上百万买下几十平的学区房。而这些学区房往往都是陈年旧房,你甚至可以从那些木头里闻到腐朽的味道。这样几十平的地方有时候要住两个孩子,三四个大人。因为有些家庭光靠自己买不起,就两家人合买。一住十几年,一直到孩子读了大学再搬回原来的大房子。出息一点的孩子能因为这个学区成为清华北大的高材生。然后呢?也许比起父母辈更惨,连两家人合买都买不起了。
学区房成为了往上一个阶层爬最普遍的路子,可是通过这条路爬上去依旧是极少数。金字塔的顶端从来都是那么大一点地方,容不下太多的人。所以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回老家太正常了,为什么要悲伤。生活不会因为你学历比别人漂亮就对你手下留情,因为和你一起往上爬的人也很努力,也有许多闪光点,只是没有学历那么显而易见而已。
说到这里,感觉自己都在写一些负能量的东西,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捆住我们的从来不是房价,而是自己。就算没有变态的房价,也会有别的东西,阶层的分化从文明开始就是存在的。从前有郁金香,现在有房子,未来还会冒出些莫名其妙东西。如果你选择被它们压着,那么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五指山,压一代人不够,还可以压个好几代。
之前旅游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度假的中国人往往是年轻人居多,老年人影子都见不到。而外国人中倒是有许多发了福白了发的老年人牵手同行,在夕阳下显得特别温馨。其实细想也不奇怪,中国的老年人还被孩子的房款房贷压着呢,哪有心情去那些美丽的地方。而年轻人呢,现在听到哪个年轻人说自己独立买了房,我是非常钦佩TA的,这简直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所以我一直跟自己父母说,千万别想着要为我买房,别为了一套房子让自己的晚年变得焦虑不安,在该好好享受的时候束手束脚。我一直相信的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侍。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也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你不在重点学区而让你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因为再不济也还有那么多的书,这些是最廉价却最高尚的东西。真正热爱知识的人不会因为因为身处寒门便放弃了汲取,用不着什么地铁丢书运动来提醒他该看书了,也不会在《朗读者》火了以后才开始看两首小诗。
苟不苟且从来与穷富无关,你选择在北京生活也好,大理生活也好,如果自己的眼界就因为长居一个地方,而只看得到头顶的一块天,那么在哪里都是不自由的。如果你疲倦了,就去人流量最多的地方看看,比如地铁。那里简直是一副浮世绘,你会看到有背着LV却依旧皱着眉的,也会看到穿着帆布鞋笑得没心没肺的。
最后送一段李健说的鸡汤给大家:理想不是为了实现的,是为了想的。因为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百分之九十的理想都实现不了。实现不了理想,不是你郁郁寡欢的理由,也不会成为你热爱生活的障碍。
就像港剧里常讲的那样:做人嘛,开心最重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