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是一篇反思,关于深层次人际关系互动。
前一段时间手机上无意中做过一个简短的问卷调查,主题是关于“上海市人群流动和接触”。其中有几个问题令我印象特别深刻,比如你每周一至两天面对面交流10分钟以上的会有几人?
我答这个问题时特别特别痛苦!住在一起的家人,上班同部门的三四人,每天也许有10分钟左右或以上的交流,也许没有,基本上都是因为家务事或者因为具体的工作不得不交流的情况。如果没有这些具体的任务,也许会觉得还不如自己看看书玩玩手机更加自由自在。除了这些人之外,我想不起来还有什么人会有这么长时间的交流机会。一周有1至2天?一周有3天及以上?sorry,没有!
这个问题如此直接而痛苦地揭示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我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城市几乎孑然一身。面对手机屏幕上的这几个空格,我反复逡巡,一个个似乎熟悉的人名填进去,又一个个删去。
可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状态。
02
去年,因亲密关系屡遭挫折,力图摈弃一切“关系”。
没有依赖就不会有牵挂,没有爱,就不会有伤害;我和所有人保持绝对安全的距离,退掉了绝大多数微信群,不再发朋友圈,不发微博和空间说说,不再晨跑;晨曦微明中趴在出租房的黑色课桌上写上一个小时的晨间笔记;晚上会去操场上刷圈,孤独地刷到汗流浃背、泪流满面。工作新换了岗位,几乎不向人请教,独自研究全新的工作内容,工作上的沟通能减少就想方设法减少,能不打的电话基本上都不打,打电话对我来说是要积聚起来莫大的勇气才可以做到的。部门领导食堂午餐时找我聊天,问我在想什么,懒得回答,却在她三言两语的逼问下只能眼眶里窝着一团泪水。
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武志红所谓的“心灵僻径”!
其实,从个人亲身体会来看,每次和别人(包括陌生人)深入交流沟通都是一件愉悦的而有收获的事。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一本神奇的书,哪怕随便翻阅一下,都会觉得不简单,到处都有仔细咂摸品味的必要。
可是人性那么复杂,我们那么复杂,随时都有可能变化,你我终于明白——变化才是永远唯一不变的事实。如果承受不了这些变化,离群索居是不是安全圆满的生命状态?
03
武志红说,不是!
武志红说:做最真实的自己,他说要“投入地爱一个人,投入地做一件事,幸福自然就会降临”!
所以他一再鼓励我们不要害怕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哪怕这样的亲密并不是全然让人觉得舒服,哪怕一直伴随着冲突和攻击。因为只有在关系中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才能真实全面地展示自己,从而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改变,才有可能消除我们身上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痕和痛苦。
我在读大学前比别人多走了不少弯路,在社会上混了几年,转了一圈,还是想读大学。回到校园复读时,才发现和时代、和环境、和别人格格不入,这让我不经意间就和同学刻意保持着某种距离,人群中也显得特别孤独。记得有次学画画的女生同桌对我说:你对别人都是封闭着心灵的,这让你显得特别不真诚。
我想她说得是对的。那复读的大半年虽然让我得以跨进大学门槛,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无论如何也是一件蛮遗憾的事。
04
上上周陪一位老同志去北京出差几天,这位老同志认识好几年了,却从来不曾了解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一路上看下来听下来聊下来,等于重新认识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出差很辛苦,但是因为跳出日常生活的轨迹,看到日常看不到的风景和人,我还是特别觉得兴奋和有收获。
上周四和来自武汉的网友登娣微信语音沟通。表面上看起来我立刻答应了她的邀请,其实内心经历了至少七七四十九场犹豫。后来聊了快半小时,收获颇丰。但后来我还是发现我和登娣聊天内容和其他人很不一样的地方:其他人都会向登娣介绍自己的工作爱好生活等,甚至也会给登娣某些经验和建议,但是我基本上是从头到尾都在向登娣请教学习践行上的问题。这些在我聊天时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后来看了登娣整理的聊天内容,才明显地看出这个区别。
为什么不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难道是有着天生的防备心理?还是天生的不自信,习惯于自我贬低,觉得自己的事情不值一提?与人交往带着自己没有察觉的防备心理是因为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吗?
上周末LSD(long slow distance)只有我和一个跑友参加,一般这种活动我是全程沉默的,但是那天因为人少,还是聊了一会。他说了他的教育理念,说了端午节和暑假都要带儿子去爬树山和华山,说到他儿子的性格特点等等,换做以前,我要在心里冷笑数声,打心眼里不耐烦这样喋喋不休的奶爸,可是那天我不但没有嫌弃,竟然还蛮幽默地作为向他介绍单位的奇葩同事。因为沟通,我们的陌生感消除了很多,也因为沟通,平常觉得痛苦不堪的LSD似乎也没那么疲劳。
05
听了大半年武志红心理学,通过不断地反思、琢磨和践行,我确实明白,充分的人际交往互动能够带来优化人生和自我的可能性。
积习所致,积重难返,怎么做?马丁·布伯说,“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做真实的自己;
——主动才有机会;
——拥抱变动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