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浅浅,情洌洌
——山东师范大学历社学院“扬帆沂蒙,筑梦青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感悟
“你在山里等我,不远万里,我终会回去。”
当最初的紧张、茫然,变成如今的流连、难舍难分,时光浅浅,实践烙下的记忆却在脑海灼烧。儿时便听过“知青下乡的故事”,青州的爷爷,阳谷的奶奶也时常向我提起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乡村生活、他们的老师、他们的求学经历、他们流传的文化。当车子迎着烈日,阵阵风从车窗呼啸,记忆也被乡间的绿色融进去,在泥土的芬芳里,在烈日的炙烤下,在夏日蝉鸣无休止的躁动里,青年人的热血在这里找到一块荫蔽。
搬着马扎,听爷爷讲村里的故事,记忆中的故事。许许多多的故事或是因为时间褪色,或是因为某些难以忘怀的情结在岁月中愈发生动。许许多多的人物、故事,无法加以考证,任凭历经岁月雕琢留下年轮。我们在这样或那样的不甘、怀恋中缓步前行,从前的伙伴,同行的人,被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在时间的摆布在我们脑海中褪色,被时光抹去,只有那些我们紧紧抓着不放、血泪交加中以忘怀的,变成伤痕,在记忆中长鸣。
镜头对准你,你被光圈锁定,你想到的是什么?紧张、无措?镜头下的孩子却可以毫无顾虑的露出最灿烂的笑容,释放最天然的能量。镜头对准太阳花,透过显示屏,你以为你听到了太阳花的花语,殊不知,花儿的歌早在快门定格的一瞬间躲在你身后。照片和文字都是有生命的,它们以数据的形式、像素的表现方式,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可以评判拍摄者的技术,现场环境,却不能妄加菲薄人物、景物的模样。曾经读过一个女孩子的文章,她被周围的人称作“文艺森女”,像大多文人一样,喜欢以某一固定方式抒发情感的人感情总是比她人细腻、丰富。“济南的夏天越来越像南方的夏天”,她的诗开头是这样说的。济南的夏天,沸腾到将你的血液蒸煮,夏雨淋漓到让你的每个毛孔感受到畅快和清凉;济南的夏是暴雨中雷鸣呼啸,是闪电划过长空让天空亮如白昼——别怕,这只是自然最简单、淳朴的介绍方式,从呱呱坠地到年逾古稀,我们的一切感官都是为了丰富我们认知、让我们真切感受体悟世界而存在的,生活即也是最纯粹的实践。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我们的视野,延伸我们的感知途径,但请不要轻易赋予、强加自然事物人类情感。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午颠簸,窗外的风景渐渐不是熟识,大巴车上同行的伙伴也一个个下车,我们的话题也渐渐从期末考试脱离,转向未知的、即将拥抱的沂南生活。大红色的门有两个旋转的门锁,入住的人家并没有装饰课本上学到的椒图,家里养的小狗在见到陌生的惶恐不安和见到新鲜事物的喜悦里被恐惧战胜,最终选择了吠。
最初计算着时间的忐忑,喜悦如约而至的幸福渐渐变成家常便饭似的淡然,那个时间,那个地点你知道,它在。像一瓶在盛夏怀抱中渐渐融化的冰水,刚睡醒的人或许贪恋它冰凉的触感,但时间蒸腾,情感升温,只有融化成水的冰才能安然下咽。
儿时幼儿园下课后,总爱拿着小白板,整齐的摆好桌椅,备好“教案”,等待晚饭后闲暇时光与父母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小课堂”阐述的大多是自己的见解,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物性格剖析、构造的认知。马克笔在白板上摩擦,像热气在茶水中蒸腾——你永远无法预知一个孩子的思想。从前和妈妈赌气,建了一个记录每一个年纪每一个月心情的账本,原因是担心自己长大了会变成像她一样“不通情理”的妈妈,可惜因为年数久远被遗忘在老宅的某个角落,若是有幸寻得必然是一笔宝贵财富。
不多的教育时光让我有了以下几点浅见:第一,教学要讲求方式方法,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但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有不少共同之处,离开校园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似乎在与高端理论知识搏斗中麻木了,忘记了从幼儿园始至如今各个阶段恩师的教学方式。如教幼儿园孩子写英文字母,不应只教导其记书写规范、字形,更应充分利用其发散性思维较好、想象力丰富等优势,引导其根据字形联想字形“代表”的事物,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长时间记忆。第二,在较短时间内,支教大学生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开拓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启迪。辅导一名初二女孩子数学作业时发现,使她困惑的不是结题思路的复杂,而是没有吃透题目中蕴藏的“套路”。以完全平方式为例,例题中已详细体现解题步骤,但其解题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同行支教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后与其交流中发现,由于地区差异,配方等基本公式老师并未传授,故下一步我们以基本公式入手帮助其解题。第三,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大学生,除去“支教老师”身份,我们或许只是孩子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但既然选择担负“教师”职责,在学生面前,理所应当具备教师素质。以课间时光为例,课间休息时会有孩子向我们提出一起做游戏、一起比赛跳绳等提议,亦有提出“一起打盘王者荣耀吧”的请求。一节课授课结束,身心俱疲,面对两个选择,究竟应该如何抉择呢?是拖着“残躯”在烈日下做游戏,还是风扇下在孩子的欢呼胜利和他在“王者峡谷”奋勇杀敌?第二种选择堪称“两全其美”——既俘获孩子快乐,自己亦可休息娱乐。但我认为不然,短期来看,依赖电子产品不仅会伤害孩子视力、颈椎等,亦会埋下“网瘾”萌芽;长期来看,孩子长大后回忆起小学暑假时光,突然发现闲暇时光是与“老师”打手游一起度过的又会作何感想?当然,这里强调的并非“禁欲主义”,只是认为支教人员应平衡“网络社交”和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分配问题。
湿热的空气漂浮在茅草屋屋顶,又被松软的茅草推回来;慵懒和坚守在夏日的炙烤中挣扎,在头顶风扇的嗡嗡声中,在马克笔绘出的英文字母中,从前求学的记忆汹涌而至。2012年小小的屋子里,鼻腔充斥的是白板笔散发的酒精味,笔尖和白板摩擦的声音时不时让困倦的神经颤栗,24摄氏度空调风从左摆到右又从右摆到左。厚厚的教案大多是关于函数、几何,课间刷着模拟题,打开酷狗音乐,歌单清一色是One Direction的歌,梦想很简单,好像触手可及。2015年宽敞的教室里,鼻腔充斥的是左侧墙壁悬挂的世界地图散发的油墨味,粉笔和黑板摩擦的声音时不时把记忆拉回于祥南街,18摄氏度的中央空调的风扫的风下每个梦想竖起耳朵和汗毛。红皮、绿皮的讲义是数学、文综的串讲、模拟,课间困倦的趴在桌子上,打开QQ音乐,乱序播放的尽是伤感的歌,梦想近在咫尺,却好像很远很远——小朋友,我们的话只是想让你离梦想近一点。
终于,时间教会我区分现实和幻象,路没有尽头,我们早已被摆渡人渡到河两畔,无法期待的相遇,愈行愈远的港湾,被晨曦笼罩的一切,我回首,注定寻不到从前,甚至快要忘却自己。可是太阳穿透云层的时候,阳光洒满大地的时候,又是否能看到那条本该深潜海底的鱼呢?它是否已幻化成人形,又是否早已离开。可是当我回到村庄的时候,我还能寻到你们吗?岁月会留下那年你们的笑容吗?滋养你们与未来相见的,是煎饼苹果,还是画笔书本呢?
����̙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