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回到工作岗位上的人们,有的疲惫不堪:景点人挤人,高速车堵车,仿佛自己度了个假“假”;有的如释重负:相比于应付老家的那些亲戚、人情世故,还是工作来的轻松啊;有的哈欠连天:沉睡了一周,已经不适应早起的日子。
年味越来越淡了,糟心事却集中在过年期间爆发。
很多人感慨:幸福感为什么越来越少!就连过年这最重要的节日,全家团聚的时候,也很难感受到小时候的那种幸福了!
生活为什么越来越无趣?我们的身体和心灵越来越难取悦?我们团聚、旅游、吃大餐……我们费尽心思善待身体,取悦心灵,它们却无动于衷,像是年久失修的钟,仅仅发出一声闷响算是回应,马上又恢复了麻木的状态。
是我们能感受到幸福的阈值越来越高了吗?
是,也不是。
情感阈值的高低,是个非常个体化的概念,和个人的感受力有很大关系,其实是可以调节的。
在过去,物质贫乏,过年全家人在一起,吃顿饺子看场春晚,就觉得幸福无比。而现在,我们吃山珍海味也觉得不过如此;电视台那么多,却找不到一个可以看的;家人团聚,很多话,我们却只是应付应付。
我们感受不到年味,感受不到过去的幸福,除了社会现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理阈值提高了,对各方面的要求更高,对幸福的感受力却相对下降了。
我们失去了童年时期,一个棒棒糖就能满足的简单快乐了。
那么调节情绪阈值,可能是我们能找到幸福感的办法之一。
这需要我们先给自己的情绪“打底”。
如同化妆,在描眉画眼之前,上底妆让脸色显得更好,是基础的一步。
人的情绪,也是有“底色”的。
一个“情绪底色”好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比如乐观的人,不容易被一件不幸的事情击垮信念。而长期悲观的人,也很难通过一个幸福的瞬间,让他对生活充满希望。
因此,人要感受到幸福,关键在于维持一种状态。一种长久的相对稳定环境,因为长情的事物能给人安全感。
就像从小在和谐家庭长大的孩子,对自己对未来更有信心。
而今天我想聊的,并不是环境,并不是什么样的家庭给人更多的幸福感,而是,我们已经成人,过去的环境无法选择,“情绪底色”并不那么好看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更多地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外在的标准和满足,给人的幸福感总是短暂的。
哈佛社会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说:一般人根本没有能力预测什么事件会让我们快乐——或者是不快乐。那么,如果你根本就不能区分哪种未来会更好,你就很难找到快乐。
事实上,糟糕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糟,最起码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糟糕,我们能够迅速地适应了那些影响。同样,好的事情也是一样。我们对于幸福和痛苦的适应过程同样迅速。
因此,好消息是:失明并不会让你变得像你曾经认为的那样痛苦。坏消息是:即使你中了彩票,也不会使你感到设想的那样快乐。
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买到大房子、换了新车、获得晋升之后,幸福感最多只能持续三个月。
同样回答了本文开篇提到的,过年的幸福感为什么越来越少,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为什么那么难以取悦。
幸福感,很多时候来源于“自我感”。
有人终其一生,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知道世人都说这个好,那么这个一定是好的;有人财富名望自由健康时间亲情爱情人缘天伦之乐什么都想要拥有;有人追求的东西永远在别处,眼下的一切他都不满意,他永远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却碌碌无为。
这都是因为缺乏对自我的了解。
他们想得到的,要么是世人的认可,要么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那么,无论他们得到,或者得不到,个人价值都需要通过外在的肯定来确认,容易失望。
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不向外寻找幸福,不依赖他人,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和局限,不强求完美之后,我们才更容易,也能更长久地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这就是我们能给自己建立起来的“情绪底色”。
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去争取它,世俗的标准和别人的评价不足以左右你的时候,追求的过程是幸福的,结果无论成败,也都是能接受的。
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都不一样。如果你实在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请带着放大镜看这个世界,放大每一个你心动的瞬间,停一下,咀嚼一下那种感受,让幸福的感觉在心里停留的时间更长一点。
那些满足自己的小事,比如穿了一双合适的鞋,交到一个默契的朋友,原谅自己的一个小错误……都是正向情绪底色的一部分,并让我们的人生更绚烂。
慢慢地,你可能就明白了,什么能带给自己好的感受,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另外,丧的人生,让人感受到的幸福和快乐很少,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个人对于现状的无力感。
试想一个有话语权、有行动实现目标的人,谁会窝在沙发里丧成土豆?即使他自己不向前走,也会有人有事倒逼着他向前。
关键在于,改变现状很难,而放弃很简单。
真的不想要也就罢了,问题是,许多人以为是自己不想要,其实是不敢要。没有得到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怎么会有长久的快乐和幸福呢?
没有入世之前,莫谈出世。
追求过,得到过,才有资本说,原来不过如此。经历过,失败过,才有底气说,一切不容易。
不然,抱怨现实配不上自己高贵的灵魂和身体,却没有半点信心和计划去改变现实,那就是失败主义者的论调。
英国政治家班杰明·迪斯雷利说:“行动不一定伴随着幸福,但不行动必定无法幸福。”
所以,可能不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难以取悦,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好好照顾它们,对它们好一点,数次刺激它们麻木的神经之后,它们必将苏醒,报以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