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读后感
文:十涧星辰
关于习惯养成,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这个说法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但神奇的是,你却难以找到它的确切出处。
我相信对这个说法有过怀疑的人肯定不少,但却很少有人较真。《逆商》一书的作者保罗·史托兹博士也曾十分纠结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他见过不少专家持有这种观点,而且试图进一步了解,但却难以从专家那里得到相应的回复与解释。
后来,他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神经生理学科的负责人马克·努维尔博士请教。
对方没有说任何复杂的理论,只问他:“你学了多久才知道不要去碰热炉子?”
“大概一秒钟。”
“其实,是100毫秒。”马克·努维尔博士解释道:碰到热炉子的时候,大脑内会发出响亮的警报,立刻让你意识到自己的手放在了哪里。
改变是可以瞬间实现的。比如不用手直接去碰锋利的刀片。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21天习惯养成论”是错的。有些习惯的养成根本用不了21天,也有很多习惯,则完全不可能在21天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如每天写一篇1W字的文章,或者每天跑5公里。
不同的习惯,难度是不一样的,养成的时间又怎么会一样?而且再加上面对不同的人,更会产生差异。你觉得运动比写作轻松,他则宁愿写五篇文章也不愿去跑五公里。
那么,正确高效的习惯养成法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微习惯。
微习惯是指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比如1天1个俯卧撑、1天1页书、1天50字。因为每天只做一点点,毫无负担,所以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觉得很不可思议是不是?觉得甚至有些荒诞是不是?
不要着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难以养成一个好习惯。
通常,一个人在对现状不满的时候,最容易诞生改变自己的雄心壮志,并信誓旦旦地制定作战目标和计划。
但这份计划却很难变成现实。因为“我发誓要怎样怎样—我就能如何如何”的思维方式,会让我们充满希望,我们喜欢想象改变后的自己更苗条、更强壮、更有钱、更积极向上。
这是最典型的即时满足感,在什么都还没做之前,就感觉良好了。
而等感觉好了之后,就不想改变了……
希望越大,给自己带来的感觉就会越好,就越容易对现状不够正视。而且,不要忘了,制定目标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悦且有成就感的事情。但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却未必是。
这是在《自控力》一书中提到的一种现象——“虚假希望综合症”。人们一开始把不现实的期待当作目标,并且对现实过分乐观,相信自己可以达成目标。
虽然结果趋于失败,但是事实上,在这个循环之中,并不是没有短暂的成功。以一个月读10本书为例,小王在第三周的时候才读完第二本,最后失败了。但在读到第二本书的时候,小王很可能会在某些不同的表述中,遇到和上一本书相同的观点,这会让他觉得成功。
这个过程中,这些初步的、临时的成功,和他对目标或习惯的过分预期相比,相距甚远,所以他依然会觉得很失败。
那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虚假希望综合征”:一个人对改变行为的可能速度、数量、容易程度和后果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正是这样的特点导致了人们的最终失败。
所以,拒绝高期待值!要执行计划、培养习惯,起步越小越好,要小到不可思议,越容易达成越好。
《刻意练习》中说:
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它保持稳定的内部温度,保持稳定的血压和心率,并使得血糖稳定、PH值(即酸碱度水平)平衡。它使我们的体重日复一日地保持合理的一致。
当然,所有这些全都不是完全静态的。例如,如果进行锻炼,人们的心率会加快;如果暴饮暴食,人们的体重会增加;如果节食,人们的体重会下降。但是,这些变化通常是暂时的,而身体最终会回到它原来的模样。
对于这种现象,技术上的术语是“体内平衡”,它只是意味着一个系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系统,但最常见的是一种活着的生物,或者是活着的生物的某些部位)以一种保持其自身稳定性的方式来行动的趋势。
人的大脑和身体一样,喜欢稳定,对大幅度的改变有一种天然的抗拒。重复是大脑潜意识使用的语言,潜意识喜欢重复,并长期地维持这种状态,它的学名是基底神经节。
习惯的产生要归功于两个脑部器官:一个叫作基底神经节,负责行为的模仿;另一个叫作前额皮层,负责理性思考,防止不当行为的发生。
一旦某件事情被我们不断重复,基底神经节就开始记录这种行为,前额皮层意识到了行为的良性,也会放权不阻止。就这样,随着重复次数不断增加,在大脑中就会形成一个神经通路,这个神经通路只对应一个我们养成的习惯行为,一旦到了触发这个行为的时间节点,我们就会不假思索地去干这件事。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觉得习惯了的事情做起来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因为在基底神经节的控制下,人们进行习惯行为时是不带有情绪的,会自发自动完成对应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训练基底神经节自动完成某一积极行为,那么它就会开始不断地重复。
话说回来,要让大脑改变,就得先骗过它,让它觉得这些改变细微到不值得防御。在一个距离大脑舒适区只有一点点的地方,行动最容易开始,改变最容易达成。
它一抗拒你就可以一步跨越回到舒适区,再慢慢地探出去。在一次次的“挑逗”过程中,大脑的舒适区也会越来越广。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由此,小决心比大决心效果要好;小步骤比大目标更为有效。我们正是靠一步一步小到不可思议的重复和积累达成目标、养成习惯。
使用这样的微习惯策略很难失败,恰恰正是因为它太简单、太容易,每一步都小到不可思议。运用微习惯策略培养习惯比依靠动力要好得多。因为人们的动力和热情会衰减,并且不容易培养。要不怎么有“三分钟热度”这一说呢?
而微习惯策略对意志力的消耗也特别小,因为太容易达成,就会给大脑前额皮层源源不断的正向反馈,而且你可以随时决定超额完成任务,这样会更开心。但注意,不要在超额完成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期待值。
以上就是我从这本书里GET到的主要内容了。至于微习惯的独特之处、实施步骤,书中有更为清晰具体的描述,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看完这本书,我重新去看中国的一些古话,诸如“欲速则不达”“快即是慢,慢即是快”“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水滴石穿”等等,又有了新的理解。
以前注重的点是积累、是积少成多,是坚持、是绳锯木断。而现在,才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高效的成长策略。
能积微者,速成。
不可思议的一小步,这是易于达成的“微”,“小即是大”,积“微”者,才更容易成功。
“积”,就是积累、重复了,需要坚持,需要意志。但因为“积累”的是“微小”的事,不怎么消耗意志,所以容易达成,所以容易坚持,也就容易成功。
能积微者,速成,这是荀子的一句话。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先贤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深度,让我辈叹服不已。文化经典更是值得我辈反复品读、学而时习之。
《荀子·强国》(节选)
〔原文〕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敖(通“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那些)敦比(治)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shuò ,频繁),其县(同“悬”,系结)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希,其县日也浅,其为积也小。
〔译文〕积累微小的成果,每个月积累不如每天积累,每个季度积累不如每个月积累,每年积累不如每个季度积累。一般人喜欢轻视怠慢小事,等大事来了,这之后才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努力去做它。像这样,就常常不如那些认真办理小事的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事来得频繁,它牵扯的时间多,它积累起来的成果大;大事来得稀少,它牵扯的时间少,它积累起来的成果小。
〔原文〕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箸(通“著”)焉,可以时托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yóu,轻)如毛,民鲜克(能)举(举起,此指成就德行)之。”此之谓也。
〔译文〕所以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称王天下,珍惜每一季度的君主就能称霸诸侯,出了漏洞再去补救的君主就危险了,一切时间都荒废掉的君主就会灭亡。所以称王天下的君主慎重地对待每一天,称霸诸侯的君主重视每一个季度,勉强存在的国家陷入危险以后君主才为它担忧,亡国的君主到了国家灭亡以后才知道会灭亡,临死的时候才知道要死。亡国的君主造成的祸害和破坏,多到悔不胜悔。称霸诸侯的君主的善政显著,可以按季度来记录;称王天下的君主的功绩名誉,就是每天记录也不可能全部记下来。财物宝贝以大为贵,政教功名却与此相反,能积累微小成果才能迅速成功。《诗》云:“道德轻得像毛发,民众很少能举起它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