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什么都有法门。
小时候与小伙伴一直叠纸飞机,有的飞得远,有的飞不远,为什么呢?于是喜欢一起商量、探索里面的道道儿。多长的机翼,多宽的翼展,机翼的角度等等,说起来头头是道。这根本不像孩子被迫学习的场景,自由激发的讨论热情像教授组织的研讨班。
后来,又一起玩泥娃娃,泥捏成圆桶形,向石头上猛掷,“叭”,“噗”,还有哑然无声的,这么多不同又是为什么。顶盖要薄,四周稍微厚一些,石头要平,深度和半径要有一定的关系,小伙伴们最喜欢一探究竟了。这不是科学家一样的探索却又是什么?
勤为径是对的,但苦作舟就要商榷了。
东西不是硬学来的,而是靠发现不同和探索原因的动力驱动的。当找到了一定的规律,印证了事物按此规律运作,从而指导了实践、得到了更有趣的发现才真正有乐趣。飞机飞得远,泥娃娃摔得响,多么有意思,而空气动力学硬教是很难的,唯有实践的快乐才是通向更深理论的学习之路的原始驱动。
英语难也不难。只要学会连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就会了。只要学会介词,词与词组之间的关系就会了。偏偏介词比连词多不少,而且,介词的义项又比较多,还有重叠,据说母语的文章有时候也用不好的。
为什么不像小时候玩纸飞机、摔泥娃娃一样探索一番呢?看看介词背后到底有什么法门?看看母语文章大家们到底怎么用的。心里痒痒得很。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