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作为项目成员的你还在会议室里加班,忙着修改已经第9版的客户报告,而此时你的同事端着杯咖啡跑到你的身边,看了下报告对你说:“这份报告逻辑一点都不清晰,写的太差劲,也太不专业了。”
此时你会有何应激反应?
第一种:激进模式
火冒三丈地说:“闭嘴,那凉快去那待着。”
第二种:被动模式
低头认错地说:“你说的对,我就这实力,怎么办。”
第三种:被动-激进模式
满面不爽地说:“我认了,你行你上”
不管你采用哪种方式,其实都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由此产生彼此间冲突,甚至会导致自己产生消极的情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会从四面八方接受到形形色色的批评。大多数人当一接触到批评时心里就会有种不高兴,不由自主的产生抵抗情绪。有人会说,面对批评时要需心听取或者换位思考,最好能够举一反三就更好了,这其实是废话谁喜欢被批评,不想把事做好,体现自己的实力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斯在《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一书中写道,他认为掌控批评的关键是认识到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看待一个情境。什么意思?换个句话说,当某人有时批评你的外形、工作方式时并不意味着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有可能是你们在处理一个观点时有所不同,甚至有可能是你的批评者仅仅是心情不好,随便抨击第一个从身边走过的人。无论是什么情况,都需要注意是除你以外的某些事情让此人采取了批判性态度。
其实批评并不是都是坏的,有一些批评是建设性的,可以用来帮忙我们改善自身。而有些批评是破坏性的会削弱我们的自尊,所以心理学家丹尼斯将批评分为破坏性批评和建设性批评。建设性批评能够帮助改进问题,有效地进行自我提升;而破坏性批评则只会败坏我们的心情,严重时消弱我们的自尊。
破坏性和建设性批评两者区别是什么?
破坏性批评通常是笼统的,它关注的是你的态度或其他环境方面影响,而不是集中于行为本身,它通常是消极的,对事情没有任何有用的建议。
例如,日常我们常听的
你都工作这么久了,怎么还这么蠢。
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
你本学期的学习成绩让人太失望。
相反地,建设性批评关注的是具体的行为,并不进行人身攻击,它通常还会提及到你的优点,并且为更好地改进而提供有帮助的建议。
你这份报告研究的很好。我认为,如果你采用更结构化地展示方式,那它就会更好。
我关心你的健康,你看我们每天晚上一起出去走上几公里怎么样?
让我们考虑,你可以采用怎样的方式,提高下学期的成绩。
以上哪一种批评是你愿意接受的?无论是哪种批评,我们都应该积极回应并面对它。
如何回应建设性批评?
第一步,倾听
确认自己能够理解对方正在说的内容是什么?想表达的行动是什么?如果没理解,就主动提问问清对方意见,同时要具有敞开心扉诚恳地听取意见的态度。
第二步,重述这个批评
通过倾听总结出批评者所要表达地信息,表明你是接受对方的批评,而非采取对抗的状态。
第三步,找到解决方案
如果批评者没有提供建议性方案,那就追问对方有没有明确地改善建议,将其借用作为改进自己的方法。
“小张,你的文章写的不错,但你这里使用了一些不正确的措辞。”
重申:是的,这些专业词汇是我的弱点。
要求建议:我能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它呢?
回应建设性批评就是坦然地承认问题,然后用理性、成熟的方式找到解决方法。
如何回应破坏性批评?
第一步,仔细倾听
认真地听取对方的批评意见,明确批评是否具有清晰的建议。如果“是”则真诚接受。如果“否”则需要进一步探究。
第二步,探究
很多时候批评往往都是模糊和笼统的,此时你就需要使用探究问题的技巧,要求对方能够提供细节,把争议还原到更合理的具体事物细节上,而非态度。
第三步,确认事实和感觉
通过确认事实和感觉来面对批评,通过关注信息的内容和使用有效的对应技巧,你可以找到彼此间平衡,轻松化解。
第四步,提出主张,改正错误
良好地处理批评需要自信,即在不威胁他人自尊的前提下维护你自身地权利。而不是以消极和过于激进地方式对批评做出回应。
“小张,因为你错误地使用了这些不清晰的术语,所以你的整片文章都毁了。”
承认:我知道我误用了几个专业术语。
提出自己的主张: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我提供了许多好的信息。
面对批评时应勇敢面对,不要试图通过抑制自己真实的想法或隐藏感觉来获得对方的认可,应冒着被否定的风险也要表明你的真实的观点。
最后,当别人批评你或者你批评他人时,最好能让彼此都聚集所希望的事情或行为上,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直接对话,将抱怨和批评之声转化为关于如何继续前行的建设性对话,并帮助彼此重塑对于问题本身的理解,不要去逃避批评,而要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