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如果有人问我,侠是什么?江湖在哪里?那些传说都是真的吗?我会用上面的诗句,回答他。
十四本全套书,人生已近奔三,但尚未阅览过半。而立之年,我也疑惑,那些大侠在生死攸关之际,在成全大义之时,会认为自己是大侠吗?郭靖死守襄阳,面对破城而入的敌军,他想到的是自己大侠的身份,还是守卫城中百姓的职责?最后终以身殉国。乔峰为了天下太平,命陨雁门关,他想到的是自己侠之大者的名号,还是一介匹夫为了自己的家人朋友免遭兵灾?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年少轻狂的年纪,遇上更加轻狂的太白,寥寥数句,便在心中激荡风云无数,斗笠黑衣的侠客和面目狰狞的坏人,在脑海中过招数千,最终坏人被一剑刺死。那个时候,初见江湖,江湖朦朦胧,只隐约可见。后来,遇到金庸、古龙。挑灯夜读,精彩处击节拍掌热泪盈眶,看到天明方睡。上课时藏在课本下偷偷看,和老师打游击,乐此不疲。偌大一个江湖,让人如此如醉,如梦似狂,江湖已经在少年的心里,清晰可见,只差酒和马匹。
那个时候,老师只会教你数理化,父母只会让你好好学习,哪会告诉你该如何成为男子汉大丈夫?所以,最容易崇拜的年纪,遇到了书中的大侠,简直就是美人与大侠齐飞,激情与灵魂共舞。所以,那个时候自然而然的,郭靖拒敌城外、乔峰以死阻止宋辽开战,张无忌为了救下弱小硬扛灭绝师太三掌,都是舍身成仁的大侠胸襟,现实世界也肯定如此。
后来走出校园,开始接触社会竞争的阴暗,现实生存的狗血,开始反感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但它们却一遍遍的告诉你,金钱与利益才是人性,哪里来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才开始思考:内心崇拜的大侠,行走江湖从来不带银子,行侠仗义哪有空为生计奔波,但他们却活的如此潇洒,真能做到吗?
在这样的大环境浸泡久了,越来越自我怀疑。你伤感人心不古,固执的以侠士之风赤忱相待,却发现大多数人都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你率性而为,做事全凭好恶,怎会被套子里的人信任和理解?一腔热血,三尺青峰,只能埋在心底,江湖似也无声。众人乐乐,你独沉默。沉默,有时候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他们,或许也曾沉默过,因为谁愿意把自己主动装在套子里?
你真的忘记了身后的,那个江湖了吗?
当我重新拿起蒙上灰尘的“飞雪连天”时,诧异于心境浑然不觉间,已经改变。在看到郭靖死守襄阳时,我第一反应不再是在高呼大侠,而是历史上为国捐躯的忠臣良将。历史上,唐朝名将张巡保卫睢阳,兵败被俘后以身殉国。南宋岳飞精忠报国,最后被奸佞死害在风波亭。而明朝于谦以死守卫国门,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更是让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历史的丹书笔墨,写下他们的丰功伟绩,一笔一画皆有据可靠,这些人物才是真实存在的英雄,我感觉到了来自历史的真实与凝重。
而同样是根据真实历史,守卫襄阳的将领最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其实力竭投降,何来郭靖死守。而乔峰们,如此的英雄气概、豪气干云,更至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走向的,翻遍二十四史,更是找不出类似的事件。内心惶恐不安,放佛梦醒了。他们,不过是金大侠虚构出来的角色啊!
至此,我已经在自我反思中,走向否定。
江湖,只不过梦一场罢了!于是上面的问题不再是问题,江湖其实一直不存在,何来忘记一说。不过是自己年少热血幻想出来的故事,难道真的只是一个成人童话吗?
向往了那么多年,难道真的是大梦一场?直到,我碰到了张无忌。粗略回想了一下,金大侠笔下所有的主人公,完整描写出主人公从出生、幼年、少年、成年、直到中年人生各阶段经历的,应该只有张无忌一人。待遇就比较特殊,而这样的处理,让我感受到了真实,大侠不是天生的。张无忌宅心仁厚,重情重义,遇事处处为他人着想,导致他处理事情顾忌太多,优柔寡断。因此,对主人公性格的设定,也是按照普通人的标准。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老好人,大多不就是这样的性子吗?而金大侠不惜笔墨,描写主人公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相当于事先做了很多铺垫,很好的解释了张无忌性格形成的环境,让人感觉很真实。初看他,跟大侠貌似没多大关系,看起来就是一个人品靠谱的中二青年罢了。
这样的普通人,能成为大侠吗?金大侠用了一招,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不仅可以成为大侠,还能够报得美人归,成功退隐江湖。对比其他主人公的命运,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结局。金大侠的这一招,可以总结为性格决定命运,外加一点运气。张无忌做事完全出乎自己的本心,仁义为怀处处为他人着想,从不计较得失宁愿自己吃亏,更不会工于心计。尽管他这样的性子,遇到了很多坏人而且被坑的很惨,但也正是因为此,他不仅每每碰到贵人逢凶化吉,还因为特别体贴人,女人缘还特别好。身边美女如云,并与她们产生了诸多的爱恨纠葛。而且还碰到了奇遇,练成了九阳神功,驱除了体内的寒毒,捡回了一条小命。于是从一个泛泛之辈,一下跻身顶尖高手之列。
金大侠,似乎在说好人,总有好报。张无忌练成神功后,在大侠的道路,便一去不回头。不顾生死硬扛灭绝三掌,从倚天剑下救起明教无辜数众。一人独战六大门派,解围光明顶,保存了明教火种。
再后来,从元兵手里解救六派高手精英,避免了一场武林尽没的浩劫。当上明教教主后,顺势率领明教抗击元朝,为国为民。当真是桩桩件件,大侠所为。但却又让人感觉普通人,也能做到。带兵打仗,他充分信任朱元璋、常遇春等部,无需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更多的像是一个精神领袖。而不顾生死舍己为人,现实生活中,好人已经上演过无数这样的一幕,他们是警察、是消防员、是军人。更重要的是,除了职责所让他们选择了这么做,其中还有毫无关系却出手相助的路人甲,或者拾金不昧的老司机。
金大侠写的张无忌,让我看到了,好人不仅有好报,而且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好人也可以成为大侠,让恶人恶报。老好人再不仅仅是个无名之辈,再不是经常被边缘化的老黄牛。怪不得很多人崇拜郭靖、乔峰,却更多人喜欢的是冰火岛上的小无忌、同情断腿之后的曾阿牛、更是会给扛了灭绝三掌的张无忌大叫一声好。人们也恨他做事得优柔寡断,对待感情三心二意。是的,对待他又爱又恨,竟是像对待身边的朋友那样,多么真实。其他人物,你可曾有过这种感觉吗?
我又开始了否定。虽然现实中,确实没有乔峰那么那么高大完美的大侠,但是比较接近的,离普通人就一层纸的张无忌,是有的,是可以存在的。所以,我渐渐的找到了一个理由,说服了自己。不管是那些武侠世界虚构出来武艺高强的侠之大者,还是历史列传里真实存在的,为国捐躯的仁人义士。只不过是叫法不同吧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惜以死报国,只为国为民,只为天下太平。他们的所做所为,都离不开一个字:仁。
侠这个字,拆开来看不就是把仁放在火上烤吗?而仁这个字,更是这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国家信奉的儒家文化的最内核内容。从这个层面来说,江湖到底存不存在,还有那么重要吗?因为武侠从历史中获得灵感,而历史总不会骗人的。因此,只要历史一直在续写,传统文化一直在发扬,那么武侠也总会随着历史,刻在这个国家的文化基因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再过2000年,当有人问起历史上有哪些为国为民的人物时,有人回答于谦、岳飞,如果也有人回答说乔峰、郭靖时。他们不会说,你错了。而是在相视一笑时,就瞬间明白了一切。
金大侠在知天命之年,一个作家的创作巅峰期,就写下封笔之作《鹿鼎记》。要知道《鹿鼎记》是彻底的反武侠之作,竟然出自他本人之手,这个一手塑造了古往今来最让人敬佩的乔峰、郭靖的武学宗师,不得不让人深感诧异。人生半百,早已不惑,他却用一个没有丝毫武功,丝毫没有大侠风范的市井小混混韦小宝,给自己倾尽毕生心血打造的武林江湖,画上了一个奇怪的终止符。
多么残酷的自我否定。
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到最后一部作品结束,中间历经春秋、宋、元、明、清等朝代,而中国2000年的封建史就是始于春秋,终于清末。金大侠的武侠史与中国封建史的兴亡不谋而合,这其中又意味着什么呢?武学于金大师,已登峰造极境了吗?还是说自清以后,大侠已经是过时的产物了?取而代之的是法官、警察、律师,象征现代文明的执法机构?它们的出现,是否终结了个人匡扶济世,以武犯禁的历史,转而让正义在法律的框架里得到伸张?
但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很多底层弱势群体的辛酸血泪,我想没权没势的他们,心底何曾没有期待过超级英雄的出现。我心中的这些疑惑,只能自己去寻找答案了。此后的五十多年里,金大师彻底退隐江湖,逍遥世外,野鹤闲云。江湖,也似乎在金大侠退隐后,变得沉寂了。
金大师,否定了自己的毕生心血,他看清了什么,才会甘于如此?还是说他也有不甘但无可奈何?我是不甘心的,我否定了自我,最后再次否定了自己的否定。我从普通人的身上,看到了大侠才有的视死如归,舍己为人,但求无愧天地。于是我认为不管哪个朝代,大侠依然存在,只不过换了个称呼而已。所以我还是有所期待,江湖也许走远,但从不曾老去。
那个从小就向往的江湖,现在又回来了。只是,再也不会中二的去学他们的武功招式了,也决口不与人提。现实里,有时候我也会把自己装进套子里。而心里的江湖,谁人与共。一人一马,一剑一酒,仅此而已。不时打马去追,甚至匹夫一怒,不过笑对红尘,问心无愧而已。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