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道开而否,未之闻也。”——鹖冠子
读一本书,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要学习写作,讲故事,就不能仅理解故事,更要学会分解故事,找出故事之间的联系,从故事的结构上进行解析。
《水浒传》的作者施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命题作文:“美女被调戏,你该怎么办?”这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脑洞可以开很大。美女是谁,与我的关系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她的性格、人品、家世、喜好如何?调戏之人的设定,亦可以套用上述问题。
例如,美女性格文弱,手无缚鸡之力,很可能会遭到对方欺负;反过来,她性格彪悍还会武功,是孙二娘这类的狠角色,那我更应该担心对方。设想每种不同的答案,就能组合出不同的故事。
设计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如何建构故事体系才是关键。施老师以这个为命题,写出三种不同风味的故事。眼下,我们只讲故事结构,不讲立意,水浒在思想方面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滞后性,但施老师讲故事的水平却是一流。
1
上司之子调戏我妻,我忍我忍忍忍!
故事从林冲看鲁智深使棒入迷,让老婆跟锦儿去庙里烧香开始,结果林娘子遭遇猥琐男调戏。故事分为两条主线,以林冲被陷害为主。写故事不仅要有主次之分,还要有节奏感。
调戏——调戏——再调戏
第一次,是高衙内首次在岳庙遇见林娘子,被她美貌所迷。第二次,富安陆谦等人设计调虎离山之计,让高衙内与林娘子单独相处。第三次,是一条隐藏的线索,出现在第二十回,通过小喽啰的口述,林娘子被逼不从,自缢身亡。
陷害——陷害——再陷害
林冲的隐忍,让他接二连三遭人陷害。因为富安陆谦等人,要巴结高衙内,帮他夺得美人归,只能设计陷害林冲。1.设计圈套,让林冲误入白虎节堂,结果被刺配沧州,一封休书将林娘子推入无底深渊。2.买官杀人,让董超薛霸将林冲了结在野猪林,幸好鲁智深一路跟随,救了林冲一命。3.放火杀人,这是整个故事的最高潮部分;林冲不在草料场,正好听到这群放火之徒的奸计,他们末日已到,林冲也不必再忍,将他们挖心割头,报仇雪恨,大快人心。
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好人总会遇到坏人,而且被害之事接二连三,这就是写故事的节奏。如果节奏太快,爽点还未调至最高,读者的牵引心被扯到一半,居然就结束了,那太无趣;如果节奏太慢,读者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挖坑可以,但也要及时补坑,毕竟人的耐心是有限的。
所以,节奏要控制得恰到好处,累积到一定的量,就要爆发出来。高潮过后,不能又再来一个高潮,一个好故事好比一首好歌曲,有高低起伏,亦有主歌与副歌部分。
2
同事与小妾勾搭,老好人送你下地狱!
宋江人称及时雨,为人仗义疏财,一视同仁。正因如此,他替素未谋面的阎婆出钱买棺材,娶了她的女儿阎婆惜,没想到这两人不仅不知恩图报,还恩将仇报。故事设计搭配宋江乐善好施的性格,以不同的人物出场为引子,带出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将故事推向高潮。
媒婆
宋江与阎婆惜的这段婚姻起于媒婆。宋江与阎婆惜的性格完全是两个极端,更不可能有共同喜好,新婚没多久就转为平淡,宋江宁愿去使枪弄棒,这为第一次“疏远”。
张文远
后来,阎婆惜认识了张文远,喜欢这风流俊俏的张三郎,还把自己对黑三郎(宋江)的厌恶显露出来,这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次降温,宋江也就更不愿意见她,这是第二次“疏远”。阎婆惜跟张文远偷情,街坊们都看在眼里,谣言也就越传越开,宋江听到这风声也只是半信半疑,更不想见这贱人,这是第三次“疏远”。
阎婆
宋江有段日子没回家,阎婆来找宋江,宋江没办法只能跟她回去。这一回去,阎婆惜不仅没有好脸色反而多加刁难,为后来的矛盾爆发做铺垫,两人的感情冷到了冰点。还未等天亮,宋江难受得匆匆离开,这是第四次“疏远”。
王公
宋江遇到卖汤药的王公,想起自己出门时竟忘了拿紫罗銮带,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揭示故事的高潮即将来临。宋江回去跟阎婆惜讨要紫罗銮带,是故事的高潮部分。阎婆惜先是拒绝承认自己拿了,再来提出三个过分的要求,还对宋江的人品进行无情地践踏。读者看到此处,内心早已想抽她几个大嘴巴子。
情节步步推进,逼得宋江不得不动手去抢,当压衣刀掉出来的时候,读者的内心也悬了起来,一边会本能地说,“动手吧!这婆娘该死!”;一边又会理智地提出疑问,“以宋江的性格,他下得了手吗?”这正是施耐庵想要的效果。
当宋江一刀了结对方,拿回銮带,读者不由地松了口气,这一举动满足了读者的本能需求,一个爽字。
3
捉奸不成反被害,有谁比我惨?
说到武大跟潘金莲这对,简直是再熟悉不过。这段故事,完全是宋江与阎婆惜的2.0升级版,不仅情节相似,很多人物形象都类似。
宋江被拆成武大跟武二,武大郎长得“三分像人,七分似鬼”,身材更被写成“三寸丁谷树皮”,为人懦弱无能,不会武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矮穷挫丑。武二,武艺高强,高大威武,跟武大郎完全相反,形成鲜明对比。再说潘金莲,比阎婆惜出彩得多,有计谋,懂分寸,撒泼也不似后者般招人嫌。这样的反面人物,跟正面人物掐捏起来,才会更有意思,故事品味也相对更高。
本故事线索,分为武大、武二两条,面对潘金莲跟西门庆偷腥事件,两人能力性格不同,处理结果自然也大大不同。
武大
蒙在鼓里——捉奸被踹——含冤而死
1.导火线:王婆让潘金莲去她家做寿衣。实则她串通西门庆,让他勾搭潘金莲。每日武大郎发现妻子脸红有些不对,却没有多想。
2.发展:直到乔郓哥告知他真相,他才恍然醒悟,要去捉奸。如果他听弟弟的话,等他回来再处理,可能不会丧命。没想到,捉奸不成,反被西门庆直踹心窝,口吐鲜血,卧病在床。
3.高潮:王婆出毒计,谋害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是帮凶。特别是潘金莲喂药,武大七窍流血而亡那段,堪称经典。这段故事写得越惨,等武松回来报仇,就会感到越痛快。
武二
拒绝勾引——出差离开——报案无果——手刃仇人
1.导火线:潘金莲设酒席勾引武松,手段跟西门庆的类似,也是喝酒、挑逗、触摸(前者捏肩,后者捏脚)。不同的是,武松不吃这套。
2.发展:故事设计得很巧妙,正好这个时间点,知县派武松出差。武松临走前说了一句“篱牢犬不入”。这话说得巧,暗示武大郎留心潘金莲,也暗示了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导向,更对日后武大郎之死埋下导火索。
3.悬念:武大死后,武松回来,从郓哥和何九叔处得知真相,带着人证物证报案,没想到官商勾结,一推再推。读者看了揪心,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4.高潮:武松可不是武大郎,这口气他非出不可。既然报案无人理,那就自行解决。他杀了潘金莲跟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妇,这段就是故事的高潮。王婆这个罪魁祸首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被判剐刑。
回答开头提出来的问题,纵观三个故事,人物设定美女为妻子,旁观者为丈夫或小叔子(武松),调戏者的角色多为有钱有势之人。调戏的结果不外乎两种,就范与不就范,显然从“就范”入手,更能让读者浮想联翩。做丈夫的,也有两种选择,打或被打。
林冲看似被动,实则他一直在化被动为主动,毕竟他的对手太强大。宋江一直是冷处理,因为阎婆惜跟他没什么感情,后来被逼无路,只能痛下杀手。既然前两者都选择打,那武大郎只能选择被打,不然,故事多没新意。虽然把他写憋屈,可还添加了武松这个人物,增加了一种人物关系,丰富故事的层次感,让故事内容无比精彩。
==这篇文章,我写了一周,求质不求量,希望得到各位的点赞、打赏。得到大家的认同,是我的荣幸亦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