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二小姐是我的亲妹妹,按长幼排序,故戏称她为黎家二小姐,简称黎二小姐。
黎二小姐的昵称是木木。这个昵称是她自个儿取的。话说十年前,互联网正从各大城市辐射至乡镇,QQ成为一种新时尚,小伙伴们为拥有一枚高等级的QQ号相互追逐,给自己取各种个性十足的网名,狂加好友增加好友量,互加QQ后第一时间先看看对方的等级是否有颗小太阳。
木木的QQ号9开头9位数,赶在10位数出现之前,网名叫王木木,琳字拆开。木木有昵称情结。很久以前,她无意中透露,她一直很羡慕我有个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皆晓的好听的昵称。我的昵称是珊珊,珊珊不好听,普通又矫情。巧在我家人喊我的音调不是shan的第一声,喊的是第四声,像“善”的发音,方言的发言听起来就像“善善”,确实蛮好听。大抵是我出生后大家就随我爸妈这样喊我,久而久之,就固定化了,稍有变化的是我成年后,叫我“善善”的人少,叫我“善”的人多。可能岭门镇的街坊甚至是与我家常有来往的叔叔婶婶们并不知道我的全名,但大家都知道我叫“善”。
木木很喜欢王木木这个昵称,我也喜欢,文艺,清新。那会儿起,我就喊她木木了,为小姑娘实现拥有一个身边人皆晓的好听的昵称的小心愿加把劲。木木小时候跟着妈妈生活,与我分离,相聚后她非常喜欢粘着我,我与她相反,我很排斥她很讨厌她,不喜欢和她呆在一起。大概是离家外出读书了才渐渐懂得姐妹情深的意义,出于愧疚也出于爱护她,内心深处一直想着要照顾好她,帮助她满足大大小小的需求实现大大小小的心愿。记得后来有一次,一朋友打电话给我,我不在,木木接的电话,对方说,是木木吗,你姐姐不在阿。把小姑娘乐得屁颠屁颠的,她很开心我的朋友也随我叫她木木。
木木去广州念书前,我替她备东西,行李箱、衣服、u盘、钢笔、吹风筒等等,根据我的生活经验,所需要的都备上。并提醒有昵称情结的木木小姑娘,专业与英语相关,得给自己取个英文名字。她左思右想,决定叫Aileen,有琳的读音。去报到后,发现同班同学里有人也叫Aileen,对方名字就叫爱玲。她琢磨要叫别的名字,Kitty就是这么来的。Kitty的最大好处是便于别人记住,暑假她和两个小伙伴在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工作,几天下来,校长很快记得她叫Kitty,未完全记得她小伙伴的英文名字。被人记住并非一定是好事,Kitty你去登记这个,Kitty你去把这个表制好,Kitty你去做什么什么,来回被使唤。
Kitty是继木木之后的第二个昵称,这个英文名字被大伙儿快速接受。
第三个昵称是babywang北鼻王,王宝宝。我与木木几回一起外出,小姑娘的毛病就在于爱美和磨蹭。因为爱美,所以磨蹭,几乎是所有小姑娘的通病,包括我自己处在她那个年纪的时候。不是指大姑娘不爱美了,大姑娘也爱美,不过不再会对着镜子照上大半天,大姑娘在心底愉悦地接受了“再多照几个半天还是同一张脸”的真相。我理解这样的小毛病,但次数多了,我怕我在念叨中会出现不愉悦的语气,因此,我喊她babywang,目的在于提醒我自己这是我的亲妹妹我的baby,不能失去耐心和宽宥。
在Kitty和babywang之间,还出现过两个小昵称,她的好朋友Nancy打趣叫她K姐,我打趣叫她老王。
我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只有关于她的内容,纯碎是当时觉得有意思有意义,便记下来。我和木木在样貌上并不像,但很多人认为我们很相像。可能是因为我管束了她,她对许多问题的认知来自于我,我倚靠自己从各种错误选择中梳理出来的生活小体会和从别人获取的较为符合我们价值观的生活经验,矫正她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她大部分衣物由我购置,我不让她穿花里花俏的东西,休闲的舒适的素色的为佳,所以,当我好朋友的男朋友告诉我木木的穿衣风格和我的很相似,这不是巧合或意外。
我一位师兄留言说,你妹妹是不是升级改良版的你?这个表达是对的,她的确是数次升级数次改良版的我,她的身上有我的影子,并具备着许多我所没有的优点,越来越有个人魅力。坏在与我一样,重度不自信患者,我长期跟她说,you are so great,you are so
beautiful,I am so proud of you,好像对增长她的自信作用不大。
不知道木木往后还会有什么昵称,如果一个昵称象征一份爱,愿这份爱长久又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