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园其实也是一个竞争圈
游乐园好玩吧,现在一般不叫园,为了洋气和别致,都叫什么谷,什么城。在那里面摩天轮、海盗船、过山车、跳楼机、激流勇进、大摆锤……等等项目总有一款适合你,让人欲罢不能的。
那些设备跟人一样,聚到一块儿,一扎堆儿,就难免有了竞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的要排很长的队,有的却少有人光顾,是不是和现实中的人差不多?有的人让人觉得想亲近,有的人让人觉得乏味。
现在假设,有一个项目没有自由度,买了门票之后,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保持不动,这样的项目有人喜欢玩吗?相对于上下翻飞的过山车,哪一个更让人心向往之?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维度越多,喜欢的人越多。
按这个结论向前推一步:如果再给过山车这样的三维运动物体加到四维,能够穿越时间的话,那一定是最最令人向往、最让人疯狂的游戏。
在低维度的项目也并不是一下子就被打入冷宫,永远没有逆袭的机会。唯一的突破方向是在自己的维度上做到超出预期的努力,同样也是能够吸引到足够的关注,获得安身立命的资本。
比如跳楼机,只能上下,但也可以让人欲仙欲死的,原因就是在单一的维度里,将速度做到了极致。如此就有了核心竞争力,养家糊口不是难事儿。
把这个结论变化一下:如果跳楼机没有速度,如何成为优质项目?打开脑洞,不难想到可以把长度变得非常长,别说伸长到对流层,就算是高度是2、3公里,那也是一个不亚于过山车的优质项目。或者向下延伸个几公里,同样可以是个牛气冲天的好项目。
综合两个结论,得到两个成长方向。一个是将自己的知识维度扩展到他人的维度之外,然后回过头来用“降维”来完成压制;一个是将自己的维度中的要素延伸到绝对领先,让人仰之弥高,难望其项背。
把结论从游乐园扩展出去,很普世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必然原因的。占有的维度越多,自由程度越高,提供的可能性才越大。坐在玩具里体会到各种想不到,太意外,才能够把注意力牢牢牵引住。
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才能拥有更大的优势,才可能实现“降维打击”。那个会编段子又会画漫画的作家史考特·亚当斯(Scott Adams)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不一定要做到行业第一,但至少要在两项内容上做到行业的前25%。他建议会编程的同学,可以多练习练习演讲,自然会在团队中冒出头来。
拥有更多维度,也相应地要求有更大的控制力。以前在一个单位里可以工作一辈子,这自由度会让人变得懒散,而现在的社会提供了更多选择,让工作中的人失去了悠闲,投身于忙碌,当然要承当更大的压力,
另一种现象,自由度相同的情况下,拥有一项顶尖的选项。也是一个出路。
说来说去,古代中国人用了四个字就把这事儿讲得一个通通透透,明明白白的。这个成语是——博大精深。
要么“博大”,要么“精深”,人活于世,只有两种出路。如果不选,那只能算是没有死,不能讲是活着。
有时,我真是佩服成语的简洁与智慧,说不定开一个专题来讲一讲,原来现世的许多东西,在几百上千前就已经发生过,并被人整理与汇总出来了。此乃闲语,不再赘言。
自我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增加自己的自由度。也就是说增加自己的维度。多一种解释世界的途径和方式。我想来想去,这些基础的学习,也只有在中学阶段完成,打好基础。
首先,时段刚刚好。小学太基础,年纪太小,对社会还没有初步的认识,谈什么世界观,谈什么看事物呀。从中学开始全面接触认识世界的基础,学习计划都有人专门制定,学业进度有人专门督促。
学习计划与监督执行,太重要了。为什么我现在常常连一本书都看不完呢?就是缺乏监督。一开始的时候,为了专注我做批注,随后发现看得时候专注了,手一离开书,下一次再打开的时候,就不知道隔了多久了。
做读书笔记,用日期来每日进度来自我督促,效果很好。但用得久了也发现问题,连笔记本都找不到了,总不能再重新读写一次吧。
随后用各种电子设备,真是发现宝库了,像是阿里巴巴第一次进到强盗的山洞,发现原来这么多书可以读,然后……然后……既想看这本,又想看那一本,同时读4、5本书,终于把自己读乱了。
没有一个专门的计划和一个专门的监督机制,靠自学实在是需要高维度的智力水平才能完成的事情。
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学生们却对于学校这样监督基本上是负面的评价。以我目前多了一条经历的维度去看现在中学,反而是觉得这是难得的学习时机与氛围。
这,或许就是大人们总是觉得孩子们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原因吧。也常常成为矛盾的导火索,争吵的引路人。
只是,可惜家长们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自己有这样的感受。自己都不明白,又如何讲给孩子听,希望他们能明白父母的苦心。
在与孩子谈心之前,自己先想明白,孩子的成长方向也就是这两种方向,要么“博大”要么“精深”,自愿不自愿都是往这两个方向上走。
当然,哪一个方向都不是一马平川,还需要经历很多坎坷与波折。
引一句伟人的话来结束吧。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