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风靡一时的“佛媛”之后, “病媛”一词又登上了微博热搜。
媒体列举了一些病媛的案例。她们画着精致的妆容,笑容甜美地躺在病床上。打着分享治疗经历的旗号,推荐产品并获利。
她们声称自己患了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有的甚至还称自己得了癌症。
媒体爆料,她们通过分享病例来获取同病相怜者的关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带货祛疤膏、养生汤、按摩仪、保健品。给网友们带来一种“我用完也能痊愈”的幻觉。
一时间,澎湃新闻,健康时报,北青网,南方日报 纷纷发文谴责这种行为。网友的留言清一色都是贬低这些“病媛”们,并上升到“一提到网红这个词就恶心”。
现在,澎湃新闻中的这条新闻,已被删除。原因是一个当事女生的发声,事件反转。
这位博主还发了其他当事人的私信,大家纷纷晒出检验报告,自证患病经历。
一时间,昨天还在骂“病媛“卖货无底线的网友们,今天纷纷倒头,开始骂无良媒体痛失职业道德,发布未经核实的消息,误导公众对当事女生进行网暴,最终伤害女性,挑拨男女对立。
有网友直言,确实有很多带货的现象。他们患病是真,但很多也确实需要带货赚取自己的医疗费。
也有网友指出媒体贴出的当事人,确实有患病经历。
还有的网友为带货喊冤。
这件始发于媒体对无底线带货现象的曝光新闻,最终转变为公众对无良媒体的抨击。一时火热的话题,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不清不楚地落下了帷幕。
最终留给了公众一个这样的疑问——媒体说的现象也许确实存在,但图片中的当事人也自证了患病经历。 所以,到底是媒体造谣抹黑?还是女生们单纯的分享经历?她们到底有没有带货牟利?若图中的当事人未牟利,那么能否证明其他人也同样是真实经历?
这件的背后,透露着公众对媒体与带货主播两者信任的缺失。是在信息爆炸与带货潮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众面对海量信息,不知信谁听谁,孰真孰假的茫然无措。
就媒体而言
发布未经证实的图片,矛头直指患病女性。而后,其他官媒仍未经核实,大量转发并评论,最终引发全网群嘲并导致网络暴力。此次事件是官媒的重大失责,媒体若一味追求适应当下短频快的报道方式,只遵守新闻的新鲜性,追求快速、吸睛、流量,继而就容易违背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原则——真实性和导向性。
官方媒体应保持清醒自知,自己最大的优势是真实性和导向性。可如今传统官媒的话语权以及公众信任度,正在飞速下滑,其原因与既往只追流量,枉顾事实,甚至屡屡吃人血馒头、引导性别歧视、地域攻击的报道内容大有关联。
官媒就要有官媒的样子,一旦公众的信任缺失与瓦解,那只能沦为大众娱乐的附庸品。
就个体而言
在一个“凡物皆可带”的大环境下,如何使自己在牟利的同时,不卖假冒伪劣,不发布虚假广告虚假宣传,不违背道德底线,就是最底线的要求和考验。
其实,各路主播大多都曾有过带劣质假货的不良事迹。无论是故意为之或者环节漏洞,结果都是在降低公众信任度,进而引发公众对整个带货圈信任的崩塌与猜忌。
公众一听带货就不自觉起疑,与那些违背良心打歪心思的个体脱不了干系。前阵子郭网红二进局,一粒成本仅几块钱的减肥药卖成百上千,只为自己赚得盆满钵盈。
带货者,要分清哪些能带,哪些不能带?哪些货带了属于合法赚钱,哪些货带了属于违法牟利?在加强自身道德建设的同时,也要多学学法律知识,才能以个人微小的力量,推动整个带货圈的健康发展。
就监管部门而言
一要加强对官媒权威性、真实性的监管和处罚力度,遵守不以流量为尊的评价标准。对严重失实,导向不明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媒体,无论姓官姓私,都应严肃处罚,以儆效尤,维护清朗正气的网络环境。
二要加强对带货平台、带货主播们的管控,提升公众对货圈的信任度。对屡次制假售假,逃税漏税和带货无底线者,要进行公开警告与处罚。但凡“职业”就要遵守职业道德,没有任何职业可以脱离法律范畴,哪怕是在家带货的自由职业者。
社会上有违背职业操守的官方媒体,也有真实权威的自媒体。有无底线的带货主播,也有善良无私的路人分享。
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先以恶度人。在未知事情全貌下,不予置评。不网暴他人,不成为某一方手里的枪和子弹,不成为随风即倒的草。做一个客观的、理智的、清醒的旁观者,在网络上为真正的正义发声,哪怕有时它是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