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睡前,老大躺在床上翻了几翻,小声地对我说:“妈妈,我有点心事想和你说。。。”
我和老大的关系一向比较亲近,她有什么事都愿意与我分享,我也努力把我们的关系往老闺蜜方向发展。
于是我温和地回复:“你说。”
老大组织了一下语言:“同学A很热情,很喜欢我,我和她一开始也是很好的朋友,但几年相处下来,熟悉了后,我不想和她继续做朋友了,我应该怎么和她说?”
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心里的第一反应是:来了!随着孩子地慢慢长大,家长与孩子的话题从简单对话渐渐深入到各方面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乍听到这个问题我有点愣住,有点不知所措,怕我的草率回答带偏老大以后的交友观,为了给自己留更多的思考时间,我反问:“A同学做了什么让你不想继续与她做朋友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感觉她的性格和不太合。”老大回想了一下,有点迟疑地开口:“比如我和其他朋友聊天聊得正投入正开心的时候,她会强行插入我们的对话,对她指出她也会继续我行我素,直到我们都理她为止。”
老大说不出太多的例子,但我已经想好了怎么回答她:“首先你是班长,为了做好班级工作,你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太偏向某些同学;但是你也代表你个人,你有权力表达你喜欢谁不喜欢谁!”
房间的灯已经熄灭,窗帘没有拉上,借着窗外隐隐的亮光能看到老大的身形,她向左侧躺,我向右侧躺,中间隔了一个床头柜的宽度,类似酒店标准间两张床之间的距离,因为暗,这么近我也看不清她的表情。
我说完这句话停顿了一下,能感觉到她在思考。我继续:“人在成长就会变化,喜欢与否也在变化,这是非常正常的。比如你的成长速度很快,你的朋友跟不上你的节奏,你们之间共同话题越来越少,自然你们的关系慢慢疏远,反之亦然。”
“对的,同学B本来我不喜欢他,觉得他太调皮,总是打人甚至弄伤别人,但这次我和他一起上了几节画画课后,觉得他还不错,我有点喜欢他了。”听到了我的肯定,她有点松了一口气,语气欢快得提到了另一位男同学,老大认可了我的观点:人会成长,喜欢自然而然就会变。
就着她的话我斟酌着补充:“对的,在相处中熟悉认识对方,再确认对方是否与你合拍做朋友。其实朋友分很多种,比如普通朋友、好朋友,闺蜜你懂吗?”我带着笑意问了这句话。
老大飞快地说:“我知道的,就是特别特别好的朋友!”
“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有很多很多普通朋友,但可能只有4个、3个、2个甚至只有1个闺蜜,普通朋友你也不用不理人,只需要点头打个招呼,但好朋友你就会和对方述说你的心事、你的开心、你的小秘密等等,这些都是你对待不同关系的朋友的方式。”我边说边思考,生怕我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到位。“最后,你要感谢对方的喜欢,无论你接受与否,都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和对方说。关键你们要继续同班,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不理人也不现实啊,顺其自然地相处就好了。”
老大如释重负地吁了一口气:“把事情说出来好受多了。”她欢快地翻了个身,抱住小枕头,盖上被子,准备睡觉,开心迎接明天的秋游!
事情到这里已告一段落,事后回想整个对话对自己的表述比较满意,我尽量保持住了客观性,从事件本身去分析,不是直接告诉老大如何做,而是引导她自己去思考怎么做。我平时也比较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尽量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决定自己的事情,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码现在看来老大的能力还不错。
让我们努力做老闺蜜吧(୨୧•͈ᴗ•͈)︎ᶫᵒᵛ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