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写了一篇文章《自律的前提是自知》这是我写文章以来阅读数量最高的一篇。
但有读者指出我文章中对于如何自知并没有做一个详细的交代,实在是美中不足。
我看了一下留言,除了我所教授的和自己谈谈这个方法之外,还有人传授了冥想、和出去做事等方法。冥想和我所说的办法差距不大,我就不提了,至于出去做事情获得更全面的自我认知,我对这个是报有怀疑的———我们大部分人在和外界接触时不会敞开心扉,只会固执己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越碰壁越偏执。
那么除了和自己谈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我还有一个方法是——和别人谈谈,或者多听听别人是怎么谈你的——因为相比之下,他人眼中的你更真实。
美国有个科学家也想弄明白这问题——到底是他人眼中的自己更真实,还是我们自己眼中的更真实?
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他找了一个班的50名学生让这些学生先评估自己交论文的时期,再预测同桌的。
结果那些信誓旦旦的自我评估到最后实现了的寥寥无几,反而是来自同桌的预测更加准确。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别人眼中的你虽然不全面,却足够真实。
哪怕别人对你的看法有偏见,也绝对不如你对自己的看法偏见多。
我们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带着美图滤镜看自己
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和认识,它们很难改变,由此衍生出的价值追求、认知方式、情感偏好也自然根深蒂固。这些东西作用于我们的认知,当我们看向外界的时候,它们是有色眼镜,当我们反观内心的时候,它们则是美图滤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的广告只能让不抽烟的人更加确信自己不抽烟的选择是对的,而根本无法让吸烟者选择戒烟。
无论你承认与否,你肯定这么想过:这件事情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能力出众。而如果别人成功,无非是环境使然。要是我失败了,那么就反之——我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信息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同时忽视那些与结论相悖的信息。
我们看待外界的偏见在所难免,但看待自己时的偏见则大可不必有这么多——哪怕这种偏见让你很爽。
想要破除这些偏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听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正所谓他人即地狱,旁观者的刁钻和恶毒一定会帮助你打破这些“自我美化”的滤镜,获得更清晰的自我认知。
很多鸡汤文都不停的在鼓吹不要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但是如果你想成长的话,最起码你不要否定别人眼中的自己,因为那个自己更客观。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把房间里的零食、电脑上的游戏、手机里的今日头条全部清出了我的视野,因为我发现在他们面前,我就像巴普洛夫的狗,只能听任条件反射的摆布。好在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我的自律能力逐渐恢复,再也不会出毫无理智的吃喝玩乐。
可惜的是这个堪称伟大的方法却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同学告诉我的——他说:像你这种没有自制力的人还敢在房间放那么多零食,电脑里存那么多游戏,你这不是要自己荒废自己吗?
我对于自己的自身能力一直是比较自信的,虽然这种自信从未被证实。我一直相信自己在满眼游戏临时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清醒,但同学的话却点醒了我——在零食和游戏面前我好像从来没有清醒过。
外有感受的刺激,内有执着的牵动,人是很难看清自己的。这时你就需要良师益友的金玉良言了。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需要勇气和心胸,但这是自我修炼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他人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是认知自我的最快途径。
出家以来我一直不太注重威仪,我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应该随性洒脱一点儿一样,像小老太婆一样的拘谨于威仪,未免无趣的很。
但这件事情就给我带来了很多麻烦,新来的同学看我走路横冲直撞。都觉得我像流氓阿飞,老同学则总在背后议论我习气深重还不知悔改,将来一定没前途。
这时候我就很冤枉了——我不过是想自由自在,难道这也有错吗?
但慢慢的我发现他们说的好像确实是对的,我蛮不讲理无理取闹的样子确实很像流氓。而在我目无尊长骂骂咧咧的习气中,也确实很难看出我将来会有前途。于是我用小本子记下他们指出的缺点,然后每个星期都检查自己有没有重犯,如今我自己把这些毛病改的差不多了,如果我不管别人说什么,继续放飞自我的话,还不知道我如今会闯出些什么祸事。
我们总是根据自己想了什么来评价自己,而他人只会根据你做了什么来评价自己,你没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对其他人来说就跟不存在一样。而且相比满脑子的胡思乱想,行动更能代表一个人的真正心之所向。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的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我要说的全部——这句话和我今天的文章,归根结底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自身和自身的信息始终处于一种不对称的状态,需要借助第三方来观测自己,才能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人不是一个固体,人一直处于流动状态。
我上一篇提到的自我观照更多只是关照一个被定格的自己,这个自己是片面的,而别人眼中的是前后更迭相续的,相比之下要全面的多——所以多了解一下别人眼中的自己,对你没坏处,不过切记不要只拣好的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