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这个题目起的有点大了,其实我只是想在新的100天写作挑战开始之时,说说自己的写作,而我恰巧是个教师而已。
张文质老师在全国第三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上谈《教师如何写一本书》。其实,当时的我很好奇张老师这次会怎么说。台下的老师大都听过张老师讲座的,甚至听过多次,而我早在2011年于铜陵听过张老师的《从写一篇文章到出版一本书》。那一次的演讲,他阐述地很慢、很细致,还记得他说:“叙事的核心主题应该围绕着‘我们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师、学校、教育、社会是怎么回事?’‘人是怎么回事?’……”
而这一次的讲座采用了现场互动的方式,老师们把自己在困惑写在黑板上,张老师现场给予点拨与解答。张老师的回答和他在文字一样,是带有反思性、追问性。印象很深的是一位老师问:“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妙笔生花?”张老师反问:“你写了多久了?”答:“断断续续写了半年了”,张老师说:“半年,还断断续续,我劝你每天至少写300字,写够两年,再带着问题来找我。”还有好些老师留言关于要出书的问题,张老师也诚恳地建议老师们多沉淀自己,提升文稿质量。张老师还说:“你的练习期越长越好。落笔不要太急太快了。”……
也许,就是那句温和的“两年”击中了我!我突然想,再挑战一次不间断的100天了。
李华老师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写的时候需要思考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么写?
我并没有出书的宏伟志向,只是想精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想提升自己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杨卫平老师娓娓道来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画面感,钟杰老师充满激情而生动地讲述男女生成长课,都与她们内心对教育的真爱分不开,当然也与她们在写作是分不开的。当要把文字记录下来的时候,我们会重新梳理教育生活中的这些案例、事件,这便是一次很好的反思与提高。而在这样的写作中,我们会慢慢拓宽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然后为自己的实践寻找适合准确的理论基点。
当然,有时候,我们还需要一个写作师傅,在关键处启发与点拨。所幸,我的生命里有这样的师傅,或近或远,总在鼓励我,给予我更宽广的平台,促进我的成长。那天,张文质老师在朋友圈里说:“准备开办一期小型的教育写作研修班,你有兴趣吗?”我和他留言道:我们先自主练习,再去参加培训。
任何学习,包括写作,光有一时的激情是不够的,关键都是要转化为行动,坚持不懈的行动。这次的写作从明天(8月5日)正式开启,但这群可爱的队友们都纷纷提早行动了!
加油,新的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