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特哈尔塔》看的电子版,也不知道是哪个译者。上网搜索了一下,新版的书名是翻译成了《悉达多》,先入为主的观念,看着满屏的悉达多就好像说的是另一个故事。看书其实从来不关注译者是谁,慢慢也发现好的译者才能更好的展现故事。
席特哈尔塔从婆罗门贵族青年到离开家追寻信仰,成为沙门,成为富商,后又当上摆渡人。
他的一生都在追逐,寻找,心底的某种声音一直在催促他的前行。走过条条弯路,经历种种波折,终于看透迷雾,找到内心的安宁。
席特哈尔塔劝服父亲的方式就只是站着,一动不动地立着。正是所谓的没有赢过孩子的父母。也如同小席特哈尔塔脱离席特哈尔,跑进森林去找他自己的路。席特哈尔塔也同自己的父亲一样担心儿子的前景。
有人说小席特哈尔塔是他看透尘世前的最一道考题,也许是这样吧。只有脱离了父母的保护,也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荡,才能成为独立个体找到内心的平和安宁。
戈文达,席特哈尔塔的朋友。两人生命的前段,一直都是形影不离,席特哈尔塔说服父亲走上寻找之路,戈文达也就快步跟上。成为沙门,他的领悟没有席特哈尔深刻,透彻。转向追逐活佛,他也以为两人还会一起,不过他的朋友选择了另一条路。只剩下自己一人,剩下的路也得继续走下去。戈文达是个不能参悟真义的普通人,不过也一直在路上。追寻的路上,有同伴那很好,没有,那也不要紧,自己总得在路上。
卡玛拉,名妓,可以说是席特哈尔塔的爱人吧。如愿怀上了孩子,带着儿子前往参拜活佛途中死去,不过也见到了她的爱人。她是懂得席特哈尔塔的人,知道他终有一天还将出走。
瓦苏代瓦,船夫。一生总在倾听河水的声音,河水总能告诉你要的答案。谁能知道默默不语的船夫竟是最为玲珑透彻的人。
精神和肉体总得有一方在路上,席特哈尔塔找到安宁停了下来,船夫瓦苏代瓦却上路了,还有一直在路上的戈文达。
我也只是一个看故事的普通人,没有过曲曲绕绕的追寻之路,或者有些许的迷惘困惑,走不出那样曲折丰富的路途。用一生在追寻真义,最终得义于自然,得道滔滔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