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1日 星期四 sunny。
事件描述:
昨晚,儿子没带钱,叫我去接他,还说有事告诉我。在车上,他说:“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今天这么早放学吗?今天B老师让我们留下来,除了100分的同学,结果A老师悄悄放我们走的,B老师不知道。”他很兴奋说:“A老师给我们说了她快乐的童年,她觉着B老师太没人性。”我感受到他的心情,快到家,他还问我:“B老师为什么要帮我们。”我还没说话,他自己又说:“她可怜我们。”我说:“就是,她可以做些她可以办的到的事。”接着,他又说:“没想到,马同学好狠,竟然当B老师的帮凶,B老师让他打同学手板。”我就问他:“那你今天也被打啦!”儿子说:“计算扣了2.5分,打了15下。XX同学,被打了150下,都是马同学打的。”我和他开玩笑,“那有没有嗷嗷叫的。”儿子说:“有啊!”我笑着,“那你们数学课很有意思,有啪啪的声音,还有嗷嗷的声音。”儿子听了,也嘿嘿笑了。
事件带来的觉察:
1、我的情绪:我昨天打完卡后,我就觉着我做为家长,我不应该介入孩子和老师之间,而我应该让孩子看到老师背后的要求,看好的一面,那首先要充分共情他,如果能让事情变的有趣那就好了。
2、我的认定:我相信孩子知道老师的苦心,他在身体上也是可以承受这种惩罚。
3、想法和认定带来的行为:我和儿子一起愉快的聊B老师的课,没有那么沉重,我应该做的就是帮他抚平事情带给他的心理上的伤害。
4、结合这件事,我的感受:我的卡点是心疼儿子,觉着老师怎么老用这种体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真想告诉她,这是没有用的。我还和儿子讨论,B老师应该把打手板改为“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