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树上的蝉儿兴奋地鸣叫着,片片树叶闪耀着刺眼的光芒,一切都被烤着。我烦闷地走进办公室,一股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风扇“嗡嗡”的声音给烦闷添加了烦闷。一大堆的工作没有完成,我却没有意愿去做,这又给烦闷添加了烦闷.....烦闷的n次方等于烦躁,内心的烦躁,无法控制地延伸开去。也许是习惯了忧伤,坐在办公桌前的我看着窗外火热的太阳莫名其妙的就感到了忧伤。我非常清楚,克服忧伤的最好方法就是不顾一切地学习,用丰富的知识化解忧伤。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题的工作,我下载了n篇论文,每天早上逼着自己去读枯燥的论文,把生活过成了干巴巴的样子。
终于,我还是自己给自己放了个假,允许自己痛快地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太阳依然炎热,然而内心却能渐渐地平静下来。
静下心来,在文字中慢慢感悟,在感悟中修正自己。
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说到:“阅读,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要去读人性之复杂 ”,在书中读懂人性,读懂自己。我读秦始皇、隋炀帝,知道了不能只用“暴君”二字片面地去评价他们,不能站在这个时代去评价那个时代的不是,他们处在战乱的时代里仍能做到统一天下、统一文字、修筑长城、开凿运河......功在千秋,值得我们包容他们的过错。我读刘邦,知道了刘邦能战胜项羽主要是善于用人。启用张良、韩信、萧何、樊哙等能人,让刘邦从一个市井小民登上皇帝的宝座。不过,等刘邦的天下坐稳之后,他却想着要杀了那些曾经的功臣。刘邦出于自私,想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拥有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于是杀死了自己的好几个功臣。刘邦的忘恩负义源自于他的自私,而这种自私的品性在你我身上都具有,换成我们处在他那个位置也会这样选择,所以我们没资格评价他的不是。再说,建国后功臣们权利过大、又自持功高,必然会不断地膨胀,对权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国家会有再次战乱的可能。功臣们的这种贪心,在你我身上也都有,同样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们的不是。刘邦杀了功臣,实现中央集权制,使得国家保持和平、稳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从长远来看,是对的。
范雎为了给秦昭襄王献策举了一个例子:“一群狗在一处,卧的卧,立的立,走的走,停的停,不会互相争斗。如果投一块骨头过去,每只狗都起来抢夺,并且互相撕咬,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块骨头,彼此都起了争夺之意。”我们跟周围人相处,没有利益冲突时,大家能和平相处,一旦出现了利益之争,我们也会互相“撕咬”。我们总会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自己有一万个理由可以获得这个“利益”。不断地诋毁别人,期望周围人都肯定自己而否定别人。这是人性丑陋的那一面,不单你会这样,我也会这样。在一个“利益”面前,看到了别人丑陋的一面,也把自己丑陋的那一面展示出来了,值得吗?
我们身边的人都没有绝对的坏人和绝对的好人,都是坏中有好、好中有坏 。我们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是对的,还有很多不对的地方。读人,读懂了前人的人性、读懂了周围人的人性,在这个基础上,人重要的还是要读懂自己,认识自己,发扬自己的优点,修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在往后的生活里才能安心地做好自己。
放下贪念,内心自然会平静下来。
静下来,在炎热的夏天里,仍能品味到那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