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连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与伟大成就,让我们更加有理由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
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构成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是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历史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文化自信源自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高度认同、当下的正确认识和未来的科学认知。
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具有突出的包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要求我们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守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从历史长河中看待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在时代大潮中发挥文化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体现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中华民族正在努力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民族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付出更为艰辛、艰苦、艰巨的努力,越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越是需要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要通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地服务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我们必须坚定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