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方终于“击退”夏日的光腿,还有一些在做最后的挣扎。
天空很蓝,但是没有白云,零星的飘着几个风筝。仲年理发出来抬头看了一眼还算刺眼的太阳,用手遮挡了一下。扭头对着路边的车窗双手向后捋了捋头发,点上一支点儿8中南海,朝自己的住处走去。
秋风拂面,小区门口的五星红旗迎风飘展,发出阵阵声响,浑厚悦耳。
不知道是哪一家在做饭,弄得整个单元楼道全是味道,而且是韭菜馅的。
韭菜馅,这是在全球可能都会被diss的味道了,就连法兰西的顶级香水都不能与之媲美,对比起来输的一塌糊涂。
但是这一次的韭菜馅相信大家都不会排斥,散发出来的气味滋润着鼻孔的每一个细胞,从嘴里到胃里,一直贯穿到全身每一个神经,因为这里面有着母亲的味道,也许只有母亲才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仲年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母亲做的蒸饺,韭菜豆腐馅的。还记得上一次吃韭菜馅的食物还是某一年的春节,当时是韭菜盒子,做好后母亲招呼大家趁热吃,仲年磨磨唧唧不吃,后来被父亲“怎么着,让我给你端来?”一句话KO,灰溜溜的小碎步赶紧去灶房吃。
仲年一直不太喜欢吃韭菜盒子,并不是因为韭菜的味道,在以前能吃上这个已经很不错了,还挑三拣四,是因为之前母亲做的韭菜盒子不舍得放油,一锅好几个韭菜盒子就放一丁点油烙,出来后的韭菜盒子还能看到白白的面,一点都不金黄。
以前穷啊,家里的电费,每月电工都不来收,都是一整年或者好几个月才收一次。后来听电工说,你爸舍不得用电啊,每月你家的电费都不值得我跑一趟,几毛钱几块块钱还不如“攒”够一次“大钱”再来收。
现在好了,韭菜盒子母亲就差放在油里炸了,父亲还是上厕所不开灯。
蒸饺这个东西在以前并不是寻常人家能吃的,在大家的印象里吃蒸饺意味着就可以吃肉了。
的确,这是事实。
但是有些人家为了解馋,就吃韭菜豆腐馅或者韭菜鸡蛋馅。即便如此,还是会被邻里乡亲认为“哎呀,你家今天改善伙食啦,吃肉啦”。有些人家可能是真的吃肉了,那一定是家里发生了好事情,比如闺女、儿子或者至亲回来了,或者家里有人过生日,还有可能就是家里有人身体不好。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但凡吃蒸饺,一定是在自己家里吃,绝对不会出门的。以免被人“怀疑”吃肉了。
陕西人吃饭有个习惯就是爱端着饭串门。到了饭点,大家就跟商量好似的,聚集到某家的门口,农村的门口是有个小院子或者小场子,还有小石桌的。
一边吃一边谝闲传,不时的还会听见某家的孩子或者内人站在自家的门口喊“还要不要?”这样的话,一听声就知道是自家人。有些家可能饭还没做好就已经坐一起谝了,饭好了后,就会听见“吃饭”、“爸额妈叫你吃饭”这些话,不喊名字,“主人”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自己的内人或者自家的崽子。
起身朝自己家走去,嘴里说着“吃饭吃饭,吃完饭受罪,吃完饭上阵~(干农活的意思)”。
当然这样的事情仅限于大人,小孩子吃饭端出去串门不成体统,会被大人说的。
吃不起肉的就只能吃韭菜豆腐的解馋,稍好一点是韭菜鸡蛋,顶级VIP就是韭菜肉的了。韭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丁,放上各种调料,再加几个鸡蛋搅匀,蒸饺的皮要用烫面的,这样蒸出来皮薄馅大,还有些透明,可以看到里面的韭菜豆腐,清清白白。
包好的蒸饺放在篦子上,蒸饺与篦子之间还有一层布,薄薄的,类似纱布那样,这样蒸饺就不会粘在篦子上。放入锅中,架好笼屉,大火15-20分钟,最好是木柴,大火后小火再5-10分钟就可以出锅。
蒸蒸饺的同时要把配菜-蒜汁弄好。大蒜捣碎,有些家会有专门捣蒜的家伙,有些家没有,没有的话就把剥好的蒜放在小碗里,用刀的后把怼(捣蒜),一直捣,捣碎,越碎越好,蒜本身的汁也会出来,然后放入一点辣椒面,盐、味精,最好再用热油泼一下,香气扑鼻,最后倒入醋、酱油,滴几滴香油,这个配菜-蒜汁就算好了。
蒸饺出锅后有两种吃法:文明一点就是放在盘子里,蒜汁碗里放个勺子,大家围坐在一起,每人一个小碗或者小碟子。蒸饺自己没咬之前可以在公共的蒜汁碗里粘一下,咬了之后就要用蒜汁碗里的勺子自己往蒸饺里灌,这样是不是显得有仪式感?其实也没有这么多讲究,都是一家人;另外一种就是每人盛一盘或者一碗,浇几勺蒜汁进来,记着,浇蒜汁的时候要逆时针转着圈的浇,蒜汁越多越可口,如果你不嫌辣也不怕酸。
仲年还是觉得韭菜豆腐比较好吃,清清白白,吃起来带劲。
哦,对了,陕西临潼的石榴熟了,有需要的可以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