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因为兼职的关系接触了不少孩子和家长,家长看到我们大都会对身边的孩子说:看,以后要像哥哥一样上大学,多好啊。
我们喜欢和这些小花朵聊天,我们以为的可以畅玩的美好童年貌似对于他们有些奢侈,七岁的孩子要准备各种才艺竞赛,每晚的阅读任务,周六日满满的补习课,总之不是读书就是学习。出去玩的条件也变成了这些:咱们比赛通过后,成绩提高了,得到老师的小红花我们再去玩好不好。
好好读书,好好写字,家长对于孩子最多的嘱咐~
我也询问过一个家长这是不是他们单方面的意愿,让孩子的学习生活如此繁重。孩子家长通常会抚摸着孩子的头说:这是他们喜欢的,我们从不会强迫孩子。我也问过小花朵们这个问题,孩子的回答总是那么温暖单纯:因为爸妈看到我这样,他们很喜欢很开心,会给我买好吃的,会经常陪我,带我玩。
一直在思考上学的意义,其实真的不是为了毕业的高薪工作,而是从小到大学这个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主动学习能力,发现自己的天赋,发现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以便进入社会以后,仍然可以实时的更新自己发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来适应变化创造价值。这里说到主动,而兴趣是主动的来源。孩子的兴趣就是玩,玩可以挖掘出孩子天赋实力的。
进入公司,看着一些很厉害的人,都很想知道他们的成长进化史,而回答也是有很多的共同点:小时候很皮各种挨打,很爱玩,经常叫家长,不是老实孩子,不服从工作安排,有过自己辛酸的野蛮成长过程。
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不止一次的感叹:名牌大学培养出了很多的利己主义者。其实我想这不全是名牌大学的锅,而是从小的教育就是如此,表现好就应该获得表扬,表现好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才会喜欢,所以不需要考虑其他,表现好,获得自己目标想要的就可以了。
教育家说:父母的价值观都不一定是对的,而父母能教给孩子的是普遍正确的事,而不是自己经验感觉正确的事。恐怖的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教育。
而有些家长也是这样做了,只教大面上的,唯恐教错孩子。他们为了更好的帮到孩子,会去看一些名人书籍,去学一些大师教育孩子的办法,比如有一套教育就是这样的:先培养孩子财商,因为有财商以后才能对钱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捕捉到很多机会。再培养孩子情商,高情商可以帮孩子获得很多的除学习以外的乐趣。最后培养孩子智商,从小培养孩子的框架思维和逻辑思维很重要,可以帮助他们理性应对一切。这套教育可以说不错,现在孩子确实很缺少财商。但是适应不适应自家孩子可就不一定了,而因材施教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如多给孩子一些玩的机会,让他们野蛮生长。碰到问题告诉他们,这个你可能可以从一本书里找到答案,你要不要看一下。允许他们在玩中犯错,鼓励肯定。让他们感觉从玩到学习这个过渡很舒服。这个探索的经历很开心。那么兴趣引导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玩这个过程可以帮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天赋点,而这两个点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
这里并不是说培训班不好,如果我将来有女儿也会鼓励她去学跆拳道和芭蕾,如果她不愿意学就通过玩来引导一下(至于怎么玩,父母可以在家里偷偷地学着跳一段芭蕾,然后带着孩子一起跳)看看孩子愿意么,如果还是拒绝,那就要了解一下为什么不愿意学,解决根本问题所在,如果还不愿意学,可能也就真的没有任何兴趣点。那就算了,挖掘别的天赋。父母和孩子不就是这样一个相互成长的过程么。
做很会玩的父母,生活会变得精彩而且很有活力,带给孩子的价值观影响更是直接的,这比让他们完成多大量的阅读任务要好的多得多。
玩,也是学习,很会玩的孩子大多都会有出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