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观影——聊斋志异(0721-0730)

0721.仙人岛

这篇讲的是与海上仙人结识、成亲的经历,再次提到明清时民间赌风很盛,这篇故事里主人公在仙人岛的时候,老家那边儿子赌博把家产房子都败光了,结果后来主人公回家一看,祖孙俩都在村头快成要饭的了。

王勉,字黾斋,灵山人。他才思敏捷,考试时屡考第一,又心高气傲,善于说俏皮话,很多人都被他讽刺挖苦过。偶然遇到一位道士,道士看了看王勉,说:“您的相貌极为尊贵,然而被您挖苦别人造的孽折损尽了。以您的智慧,如果改变念头来修道,还可能成为仙人。”王勉嗤之以鼻说:“福泽诚然是不可知的,但是世上哪有仙人!”道士说:“您的见识为何这样短浅啊?不必到别处去找,我就是仙人。”王勉更笑话他在说假话了。道士说:“我有什么神异的。如果您能跟我去,可以立刻见数十位真正的仙人。”王勉问:“在什么地方?”道士说:“近在咫尺。”道士于是把手杖夹在两腿之间,另一头递给王勉,让他也像自己这样骑上,嘱咐他闭上眼,喊一声:“起!”王勉感到手杖粗得如同装着五斗米的袋子,凌空飞起来,偷偷一摸,上面鳞甲片片。王勉心中惊异害怕,不敢再动。过了一段时间,道士又喊了一声:“止!”把手杖抽出去,他们就落在一所大宅中,只见重楼延阁,像帝王的宫殿一样。有个台子有一丈多高,台上的大殿有十一根大柱子,弘丽无比。道士拽着王勉上了殿台,让童子准备筵席招待客人。殿上设置了数十桌筵席,铺张得让人眼花缭乱。道士换上华贵的衣服等待着。

一会儿,客人们从空中来了,有的骑着龙,有的骑着虎,有的骑着鸾凤,各不相同,每人还携带着乐器。有女的,有男的,还有光着脚的。客人中有一个漂亮女子,骑着五彩凤凰,作宫中打扮,有侍女帮她抱着乐器,这乐器有五尺多长,不是琴也不是瑟,不知叫什么名。开始饮酒了,各种山珍海味一样样摆上来,吃到嘴里异常香甜,同一般的菜肴大不一样。王勉默默地静坐着,只是不停地看着那漂亮的女子,心里很喜欢她,又想听她演奏乐器,暗中又怕她不演奏。酒喝得差不多了,一个老头提议:“承蒙崔真人把我们召来,今天可以说是个盛会了,自然应当尽情欢乐。请拿着相同乐器的,共同演奏一曲。”于是各自组合相配,演奏起来。丝竹之声响彻云霄。只有骑凤凰的女子,没有人的乐器能和她的相配。大家演奏完毕,拿乐器的侍女解开装乐器的绣囊,把乐器横放在几上。女子轻舒玉腕开始演奏,手法像弹筝,乐音比琴音响亮数倍,响亮得足以使人心胸开旷,柔和得使人销魂荡魄。弹了半顿饭工夫,整个殿内寂静无声,连咳嗽声都没有。弹完一曲,铿锵一声,如同击磬。大家齐声称赞说:“真是云和夫人的绝技呀!”大家都起身告别,鹤鸣龙吟,一会儿都走了。

道士铺设床榻锦被,供王勉睡觉。王勉刚看到那美丽女子时,爱心已萌,听到她演奏后,思慕之情更加热烈。又想到凭自己的才能,获取高官如同拾取芥草,富贵后什么不可得到。顷刻之间,思绪万端,乱如蓬麻。道士好像已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对他说:“您前世与我是同学,后来因为意志不坚定,才坠入尘世。我不把您看作外人,实在是想从污泥中把您拔出来,不料您误入迷途太深,糊里糊涂不能醒悟。现在就送您走吧。我们未必没有再见面的日子,但是想做天仙得遭两次劫难。”于是指着台阶下的长石,让他闭目坐在石上,一再嘱咐他不要睁眼。说完,就用鞭子驱赶石头。石头飞了起来,风声灌耳,不知道飞行了多远。王勉忽然想到不知下面的景物是什么样的,暗中微微将眼睁开一条缝,只见大海茫茫,无边无际。他十分害怕,赶快闭上眼睛,这时身体已和石头一齐从空中掉下来,“噗通”一声,像海鸥潜入水中一样沉没了。多亏自小在海边长大,略会游泳。这时听到有人鼓掌说:“跌得美呀!”

正在危险之际,一位女子把他救到船上,并且说:“吉利,吉利,秀才‘中湿’了!”王勉一看,女子大约十六七岁,容貌美丽。王勉出水以后冷得直打寒战,请求烤烤火。女子说:“跟我一起到家里去,我为你设法。如果满意了,可不要忘记我啊。”王勉说:“你这说的什么话啊!我是中原的才子,偶然碰到这样的狼狈处境,逃过此难我会以身相报,何止是不忘呢!”女子握桨划船,快如风雨,不一会儿已靠近岸边。女子从船舱中取出一把所采的莲花,领着王勉离船上岸。走了半里多地,进了一个村子,看见一户人家朱漆的大门朝南开着,进去以后走过了几道门,女子先进去了。一小会儿,一个男子走出来,大约四十多岁,向王勉作揖,请他走上台阶进入屋内,让侍者取来衣帽鞋袜,为他换上。换完以后,询问他的家族姓氏,王勉说:“实不相瞒,我的名气人们也是知道的。崔真人对我很是眷恋,招我到仙境去。我自认为取得功名易如反掌,所以不愿隐居。”男子站起来恭敬地说:“这里叫仙人岛,远离人世。我名叫文若,姓桓,世代居住在这幽僻的地方,今天有幸见到名流。”于是殷勤地摆上酒菜。又从容地说:“我有两个女儿,大的叫芳云,今年十六岁了,只是至今没有遇到佳偶。我想让她侍奉您这位高雅的人,怎么样啊?”王勉心想,一定是那美丽的采莲女子,连忙起身道谢。桓文若吩咐从邻居中请来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又让人立即把女儿叫来。

一会儿,异香扑鼻,十几个美女簇拥着芳云出来了,光艳明媚,如盛开的荷花映着朝阳。行礼毕,就坐下来。那些美女站在她的旁边,那采莲的女子也在其中。几杯酒过后,一个小姑娘从屋里走出来,仅有十来岁,姿容神态秀丽可爱,笑着靠在芳云的身旁,双眼左顾右盼。桓文若看着说:“女孩子不呆在自己房内,出来做什么?”又对客人说:“这是绿云,是我的小女儿。挺聪明,能背诵各种古书。”就让她为客人朗诵诗。于是绿云朗诵了三首《竹枝词》,声音婉转动听。朗诵完毕,又让她挨着姐姐坐下。桓文若接着对王勉说:“王郎是个天才,作品一定很多,能让我领教领教吗?”王勉慨然答应,立即朗诵了一首近体诗,朗诵完,左顾右盼,洋洋得意。诗中有两句是:

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磊消。

邻居老头再三吟诵。芳云低声告诉他说:“上句说的是孙行者离开火云洞,下句说的是猪八戒渡过子母河。”在座的人听了都拍手大笑。桓文若又请王勉再朗诵一些别的作品。王勉又朗读《水鸟》诗:“潴头鸣格磔……”念完这句,忽然忘了下句。刚一沉吟,芳云向妹妹悄声耳语,说完掩口而笑。绿云对父亲说:“姐姐为姐夫续了下句。就是:‘狗腚响弸巴。’”满座的人听了哗然大笑,王勉有些惭愧。桓文若发怒地瞪了芳云一眼,王勉神色才镇定了一些。

桓文若又请教王勉的文章。王勉心想,这些隐居的人必然不知道八股文,就炫耀他考第一的那篇八股文,题目是“孝哉闵子骞”两句,破题是:“圣人赞大贤之孝……”绿云望着父亲说:“圣人不会用字来称呼弟子,‘孝哉……’一句,就是别人的话。”王勉听了,兴奋劲儿一下子没有了。桓文若笑着说:“小孩子懂个什么!文章好坏不在这里,只看文章本身如何。”王勉又接着往下背诵。每念几句,姐妹俩必定耳语一番,好像是评论之词,只是嘀嘀咕咕听不清楚。王勉背诵到得意之处,还把考官的评语也叙述一番,有的评语说:“字字痛切。”绿云告诉父亲说:“姐姐说:‘应删去“切”字。’”众人都不知是什么意思。桓文若怕这句话有轻视王勉的意思,不敢深问。王勉诵读完,又叙述考官的总评,有“羯鼓一挝,则万花齐落”的话。芳云又掩口对妹妹耳语,两人笑得前仰后合。绿云又告诉父亲说:“姐姐说:‘羯鼓应当是四挝。’”众人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绿云开口要说,芳云忍住笑呵斥说:“鬼丫头敢说,打死你!”众人更加疑惑,互相猜测。绿云忍不住了,才说:“去掉‘切’字,说‘痛’就是‘不通’。鼓敲四挝,那声音就是‘不通又不通’呀。”众人听了大笑。桓文若生气地训斥了两姐妹,又亲自站起来敬酒,赶忙赔礼道歉。王勉开始时还自认为才高名声大,把古往今来的人都不放在眼里,到这里,神气沮丧,只有汗颜而已。桓文若讨好地安慰说:“正好有一句话,请在座的对个对子:‘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众人还未想好,绿云应声说:“黾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芳云忍不住笑出声来,连连呵手胳肢绿云。绿云赶快逃开了,回头说道:“关你什么事!你骂个没完没了,就没事,怎么别人说一句,就不许了?”桓文若呵斥了几句,她们才笑着走了。邻居老头也告辞回去了。丫环们引导着王勉和芳云夫妻二人走进卧室,灯烛、屏风、床榻等,陈设精美完备。又看到洞房内,满架书籍,几乎无书不有。略微提个难题,芳云对答如流。

王勉到此时,才觉得自己见识鄙陋,有了望洋兴叹的羞愧。芳云喊“明珰”,那采莲的女子答应着快步走进来,这时才知道了她的名字。王勉屡次受人讥笑,担心芳云看不起自己,幸而芳云说话虽然刻薄,而在闺房之内,夫妻之间还是十分恩爱。王勉安居无事,经常还吟吟诗。芳云说:“我有句良言,不知你肯不肯听从?”王勉问:“什么话?”芳云说:“从此不再作诗,也是藏拙的一种方法。”王勉十分惭愧,再也不写诗了。时间长了,王勉和明珰渐渐好上了。王勉告诉芳云说:“明珰对我有救命之恩,望你对她能好一些。”芳云当即就答应了。每当夫妻二人在房中嬉戏时,都把明珰叫来一起玩,这样王勉和明珰的感情更加深了,不时地用眉目传情,用手势说话。芳云略有觉察,责备了他几次,王勉只是支支吾吾,极力为自己辩解。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对坐饮酒,王勉觉得不热闹,劝把明珰叫来,芳云不许。王勉说:“你无书不读,怎不记得‘独乐乐’这几句话?”芳云说:“我说你不通,现在更证实我说对了。你连断句都不知道吗?应该这样断:‘独要,乃乐于人要;问乐,孰要乎?曰:不。’”说完一笑。

正巧芳云姐妹应邻居女伴的邀请去玩,王勉乘机找来明珰,二人亲热备至。当晚,感到小腹稍有点儿疼痛,疼痛过后,生殖器肿了。王勉很害怕,告诉了芳云,芳云笑着说:“这肯定是报答明珰之恩的结果吧!”王勉不敢隐瞒,把实情讲了出来。芳云说:“自己找来的祸殃,实在无法可治,既然不痛不痒,听之任之就行了。”好几天病也不好,王勉忧闷寡欢。芳云知道他的想法,也不询问,只是凝视着他,两只眼睛如秋水般明澈,如晨星般晶亮。王勉说:“你这个样子正像书中说的‘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芳云笑着说:“你这个样子,是‘胸中不正,则瞭子眸焉’。”原来“没有”的“没”,一般读为“眸”,她故意以此戏弄王勉。王勉听了也不由得失声笑了,哀求芳云想办法治一治。芳云说:“你不听良言,这以前未必不怀疑我嫉妒,却不知这个丫头本来是不可靠近的。我原本是因为相爱,而你却把我的话当做东风吹马耳一样,所以我才故意唾弃你,不可怜你。没办法,还是给你治治。但医生必须查看患处。”于是把手伸进王勉的衣服里面,口中念叨着:“黄鸟黄鸟,无止于楚!”王勉不觉大笑起来,笑完,病就好了。

过了几个月,王勉因为家中父母年老,孩子幼小,心中十分思念。他把心意告诉了芳云。芳云说:“你回去不难,只是我们再见可不知何日了。”王勉听了流下泪来,哀求芳云和他一起回家。芳云踌躇再三,才同意了。桓文若摆酒宴为王勉夫妇饯行,绿云提着篮子进来,说:“姐姐远别,没有什么可赠送的。恐怕到海南以后没有房屋居住,我日夜不停为你们营造了一座宫室,别嫌粗陋。”芳云施礼后接受了。王勉走近细看,则是用细草编制的楼阁,大的如香橼,小的像橘子,约有二十多座,每座都有大梁出檐,历历可数,里面的供具张设的床榻,像芝麻粒一样。王勉把这些只看作是小孩子的玩具,但心中却感叹做得精巧。芳云说:“实话对你说吧:我们都是地仙。因为与你有前世的缘分,所以才陪你一起去。我本来不想到人世间去,只因为你有老父,所以不忍心违背你的心意。等父亲百年之后,还须回来。”王勉恭敬地答应了。桓文若问:“走陆路?还是乘船?”王勉因坐船风浪危险,愿走陆路。出了门车马已等候在门外了。王勉谢过了桓文若就上路了,车像飞一样奔驰。不一会儿就到了海边,王勉担心没有道路。芳云拿出一匹白绸子,向南抛去,变成了一道长堤,有一丈多宽。眨眼之间从堤上驶过,堤也渐渐没了。到了一个地方,潮水从这里经过,四望辽阔无际。芳云让停下来别走,下车取出篮子里草编的宫室,和明珰等丫环一一布置,转眼之间变为高大的宅第。大家一起进去,解下行装,跟岛上的房屋没有一点儿差别,洞房内的床榻几案等也和原来一样。这时天已黑了,就住在这里。第二天,让王勉去家中接老人、孩子。

王勉让车子直奔老家,到了一看,房子已换了主人。向村里人打听,才知道母亲和妻子都已去世,只有老父亲还在。儿子好赌博,把家产全输光了,祖孙二人无处可住,暂时借住在西村。王勉刚到家时,还有参加科考当官的念头,缠在心头总也放不下。等到家中看到这种情况,心中非常悲痛,心想富贵纵然能够得到,与虚幻的花朵有什么两样?赶着车马到了西村,见父亲衣服褴褛,衰老得让人可怜。父子相见,一齐失声痛哭。王勉问起他那不成器的儿子,原来赌钱还没回来。王勉就把父亲接回来了。芳云拜见了公公,施礼之后,准备了热水请父亲沐浴,拿来了锦缎衣服,让老人睡在香喷喷的屋里。又请来一些年高有见识人与老父一起聊天宴饮,老人的享受超过了世家大族。一天,王勉的儿子也找到这里来了,王勉拒绝见他,不让他进门,只给了他二十两银,让人传话说:“拿这些钱买个媳妇,找个过日子的办法。如果再来,就用鞭子打死你!”儿子哭泣着走了。

王勉回家以后,不大与人来往,但是有老朋友来了,必定热情接待,谦虚的态度超过了平日。特别有个叫黄子介的,早先与王勉同学,也是个名士而遭遇坎坷,王勉留他住的时间很长,不时还和他密谈,赠送的礼物也很丰厚。过了三四年,王勉的父亲死了,王勉花了许多钱选了块好坟地,依礼把父亲安葬了。这时儿子已经娶了媳妇,儿媳对儿子管束很严,儿子也很少赌博了。到父亲下葬这天,才让儿媳拜见了公公婆婆。芳云看到儿媳,称赞她能管好家,送给她三百两银子作为购买田产的费用。第二天,黄子介和儿子同来看望,可房舍全不见了,不知到哪儿去了。

异史氏说:凡有美丽女子的地方,即使是地狱中,也有人去追求,何况还能长寿呢?地仙如果允许将美人带去,恐怕帝都之下就空虚无人了。王勉因为为人轻薄而没有得到禄位,按理说是应该的,难道仙人就不在乎他的轻薄吗?他夫人的那张嘴,是何等的刻薄啊!

0722.颠道人

讲疯癫道士的猎奇故事。

有个颠道人,不知他叫什么,住在蒙山寺中。他时歌时哭,很不正常,人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人见他煮石头当饭吃。正值九月九日重阳节,城中一位有钱有势的人带着酒登高望远,坐车打伞气派烜赫地到蒙山来。宴饮完毕路过蒙山寺,刚到寺门,就看到道人赤着脚穿着破道袍,自己打着一把黄伞,口中念着戒严的号令从寺里走出来,意思好像在戏弄登山的人。这位有钱有势的人又羞又怒,命令仆人们赶逐谩骂道人。道人边笑边退,追急了就扔掉黄伞。仆人们上去撕坏了黄伞,碎片变成了老鹰,四散飞走了。众人看了很是诧异,发现伞柄又变成了巨蟒,红色的鳞片耀人眼目,众人乱叫着要逃跑。这时一起来游玩的一个人让大家止步说:“这不过是障眼法,怎能吃人呢!”说着拿起刀迎上前去。蟒张开大口发怒地迎上去,一口把那人吞下去咽了。众人大惊,急忙簇拥着贵人跑,跑出三里地之外才敢停下来。派几个人回去探访,他们犹犹豫豫地蹭到了寺内,那里人、蟒都没有了。刚要返回去报告,听到老槐树内有毛驴似的喘息声,惊异极了。开始时不敢上前,后来偷偷地挪近,看到槐树干中间是空的,有盘子大一个孔。试着攀上树一看,只见和蟒搏斗的那个人头朝下栽在里面,而树洞大小只容得下两只手,没办法把那人弄出来。急忙用刀劈树,等树劈开了,那人已经昏死过去。过了一会儿,那人才慢慢苏醒,人们把他抬了回去。道人却不知到哪儿去了。

异史氏说:张着伞游山,俗气已深入骨髓。仙人对这贵人的戏弄,又多么可笑!我家乡的秀才殷文屏,是毕司农的妹夫,为人玩世不恭。章丘有个周秀才,出身寒贱,外出必坐轿。他与毕司农有些关系。有一次恰值毕司农母亲的生日,殷秀才估计周秀才必定会来,先在路上等候,他脚穿猪皮靴,身穿生员服,手持名帖。等周秀才的轿子一到,他就在道旁鞠躬,大声报告说:“淄川生员迎接章丘生员!”周秀才很惭愧,下轿后,和殷秀才寒暄了几句就告别了。一会儿,大家都在毕司农的客厅里聚会,满座客人都是华服高冠,一看殷秀才的装束,大家都偷偷发笑,但殷秀才傲然自若。到了席散出门的时候,客人们都招呼车轿。殷秀才也大声呼道:“殷老爷的独龙车何在?”马上有两名健壮的仆人,抬着一根扁担横放在殷秀才面前,殷秀才腾身跨上去。说了声拜谢,就飞驰而去。殷生也是仙人一类的人啊。

0723.胡四娘

这篇生动描绘了倒插门女婿在女方家亲戚中的凄凉景象。剑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部,云南省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省北端、甘肃省文县一带。

程孝思是剑南人,从小就聪明,会写文章。父母早就去世了,家中十分贫穷,没有赖以谋生的办法,他请求做通政司胡公的文书。胡公让他写了篇文章,看后很高兴,说:“这个人不会永远受穷,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胡公有三子四女,都是在幼小时就与有权势的人家定了亲,只有小女儿四娘,是小老婆生的,母亲死得早,到十五六岁还没定亲,于是招程孝思为入赘女婿。有人讥笑胡公,认为他老糊涂了才作了这样的决定,但胡公对此不予理睬。他收拾了一间书房让程孝思住,还供给他丰盛的日用物品。胡家公子都看不起程孝思,不愿与他同桌吃饭,男女仆人们也都嘲弄他。程孝思默默不语,也不计较短长,只是刻苦读书。众人在旁边挖苦讥笑,他读书不停;众人又敲钲打鼓地扰乱他,他就拿着书本离开,到卧室中去读。

当初,四娘还没定亲时,有个神巫能预知人的贵贱,遍观胡家人,没有一句奉承话,只有看到四娘时,才说:“这是真正的贵人啊!”等程孝思入赘以后,四娘的姐姐都嘲笑地称呼她“贵人”,但四娘端重寡言,对这些嘲笑置若罔闻。渐渐地丫环仆妇们也都喊她“贵人”。四娘有个小丫环名叫桂儿,对此很感不平,大声说:“怎知我们姑老爷就不能做大官呢?”二姐听到这话,嗤之以鼻地说:“程姑爷如果当了大官,你把我的眼珠子挖去!”桂儿气呼呼地说:“到那时,恐怕您就舍不得眼珠子了!”二姐的丫环春香说:“如果二小姐食言,就用我的两个眼珠子代替。”桂儿听了更加生气,和春香击掌立誓说:“准叫你们变成瞎子!”二姐气她冒犯了自己,立刻打了桂儿两个嘴巴。桂儿大哭大嚎起来。胡夫人听到了,也没说什么话,只是微笑了一下。桂儿吵吵嚷嚷地将这事告诉了四娘,四娘正在纺线,没生气也没说话,照旧纺线。在胡公生日这天,几个女婿都来了,献上的寿礼摆满了庭院。大嫂嘲笑四娘说:“你家带的寿礼是什么啊?”二嫂说:“两个肩上扛个嘴!”四娘听了,坦然处之,没有一点儿惭愧的表现。人们看到四娘遇到任何事情都是这个态度,好像傻子,就更加戏弄她了。只有胡公的爱妾李氏,是三小姐的母亲,一直对四娘以礼相待,往往照顾体恤。她经常对三小姐说:“四娘内心聪慧,外表朴实,聪明浑然不露,这些人都在她的包罗之下,她们自己还不知道。何况程姑爷昼夜苦读,难道是久为人下的人吗?你不要跟她们学,要善待四娘,将来也好相见。”因此三小姐每次回娘家,都特意对四娘表示友好。

这年,程孝思凭借胡公帮助进入了县学。第二年,学使举行科考,这时胡公去世了,程孝思如儿子一样守孝,没有参加考试。孝满以后,四娘给了他一些银子,让他参加录科考试,以便进入“遗才”的名册,四娘嘱咐说:“以前长久住在这里,所以没被撵出去,只是因为老父亲还健在,现在是万分不可能了!倘若你能考中,回来时大概还会有个家。”临别,李氏和三小姐赠给他很多银钱。程孝思进了考场,对考卷细心思考研究,以求考中。不久放榜,竟然榜上无名。程孝思愿望没能实现,心中郁闷,难以回家,好在钱还不少,就带着书箱子来到京城。当时妻子家的亲戚好多在京城当官,他怕被这些人讥笑,就改了名字,假说了一个籍贯,托人在大官家中找点儿事谋生。东海的李御史见到程孝思后对他很是器重,把他留在府中当幕僚,供给学习费用,还为他捐了个贡生,让他参加顺天府考试。程孝思连考连中,被授予庶吉士的官职。这时他才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讲出来。李御史借给他一千两银子,派仆人到剑南去,给他购置宅第。当时胡家的大儿子因父亲死后家中经济困难,出卖一所很好的田宅,仆人就替程孝思买下了。房屋安排好后,就派车马去接四娘。

在此之前,程孝思科考登第以后,喜报到了家中,胡家的人都不愿听到这个消息,又发觉喜报上的名字不符合,把报喜的人呵斥走了。这时正赶上胡家三郎结婚,亲戚们都来吃喜酒,众姊妹都在,只有四娘没有受到兄嫂邀请。忽然一个人骑马跑来,送上程孝思写给四娘的一封信,兄弟们打开信一看,都傻了眼。这时酒筵上的女眷们才来请四娘相见。姊妹们都惴惴不安,惟恐四娘恼怒不来。不一会儿,四娘竟翩然而至。这些人有的向四娘道喜,有的拉着四娘入座,有的过来说客气话,满屋子闹闹嚷嚷。耳朵听着的是四娘,眼睛看着的是四娘,口中说的还是四娘。但四娘端庄凝重一如以往。众人见她并没有说短道长,这才安下心来,争着给四娘斟酒。正在谈笑饮酒时,门外突然传来了哭喊声。大家都奇怪地询问。不一会儿,只见春香跑了进来,满脸是血。大家一起追问,春香哭着说不出话来。二小姐大声呵斥她,她才哭着说:“桂儿逼着要挖我的眼珠子,不是我挣脱了,几乎被她抠去了!”二小姐特别羞愧,汗把脸上搽的粉都冲下来了。四娘若无其事,满座中静悄悄没一个人说话,客人也开始告别离去。四娘身着盛装,只与李氏夫人和三姐行礼告别,然后出门上车走了。这时人们才知道买宅院的人就是程孝思。四娘刚到新买的宅院,日常用的家什缺少,老夫人及哥哥各以丫环、仆人和各种器具相赠,四娘一概不接受,只有李夫人送来的一个小丫环她留下了。

过了不久,程孝思请假回家扫墓,车马随从如云。到了岳父家,先去拜岳父的灵柩,然后参拜李夫人。胡家弟兄们穿好礼服来见他,他已经坐上车走了。胡公死后,胡家的几个公子天天争家产,不管父亲的灵柩。过了几年,停放棺木的房屋就漏雨了,渐渐地变成了掩埋棺木的坟丘。程孝思看到这情景,心中很悲伤,他没有和胡家公子们商量,选个日子把棺木下葬了,事事依礼而行。下葬这天,很多有地位的人都来送葬,家乡的人都赞叹不已。

程孝思当了十多年清廉显要的官,凡是乡邻们遇到困难,没有不竭力帮助的。胡家老二这时因牵连人命的事被逮捕了,主管这个案件的官,是和程孝思同榜考中的,执法甚严。胡家老大央求其岳父王观察写信求情,没有回信,胡家更加害怕。想去求四妹,又自觉没脸开口,于是拿着李夫人的亲笔信去了。到了京城,不敢贸然进家,暗中看着程孝思上朝去了,才来求见妹妹。希望四娘看在手足情分上,忘记以前的睚眦小怨。门人通报以后,就有从前的老女仆出来,把他领到大厅内,准备了酒饭,也不过是简单的饭菜。吃完饭,四娘出来了,面色温和地问:“大哥那么多事情要忙,怎么有空万里来看我啊?”胡老大匍匐在地,哭着述说了来意。四娘将他扶起来笑着说:“大哥是个好男子,这是什么大事,值得这个样子?妹子只是个女流之辈,什么时候看见我呜呜对人哭过?”胡老大这才拿出李夫人的信。四娘说:“各位哥哥的夫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各个去找找她们的娘家,就可以了,何必大老远跑到这里来?”胡老大无言对答,只是一再哀求。四娘变了脸色,说道:“我以为你跋山涉水是来看望妹妹,原来是为了一场官司来求‘贵人’的啊!”说完一甩袖子进里屋去了。胡老大又羞又怒地走了。回家详细说了见到四娘的情况,一家大小无不骂四娘无情,李夫人也认为四娘心太硬了。过了几天,胡老二被释放回了家,大家都很高兴,讥笑四娘不会做人情白白遭人怨恨辱骂。不久四娘派仆人来问候李夫人。家里把仆人叫进来,仆人呈上了金币,说:“我家夫人为了二舅爷的事,让我尽快来,没来得及写信。只是带来少许银钱,聊表问候。”众人这才知道,胡老二平安归来,原来靠的是程孝思的努力。后来,三小姐家逐渐穷了,程孝思对她的报答超出了常规。又因为李夫人没有儿子,他们把她接到家中赡养,如同对待母亲一样。

0724.僧术

讽刺小气的人,我看这和尚跟骗子似得,这主人公扔了1/10够大方了。

黄生原是大户人家的儿子,很有才学,平素志向高远。村外有座寺庙,居住着一位和尚,一向与黄生交情很深。后来和尚外出云游,去了十多年才回来。看到黄生,感叹说:“我还以为你早就飞黄腾达了,你现在还是个普通百姓啊?想来你的福分太薄了。请让我替你去给阴间主管福禄的神送点儿礼。你能筹备一万钱吗?”黄生回答说:“不能。”和尚说:“请尽力预备五千钱,其馀的我帮你借借。三日内准备好。”黄生答应了,又当又借地尽力凑足了钱数。

第三天,和尚果然拿来五千钱交给黄生。黄家原有一口吃水的井,很深,井水从不枯竭,有人说这口井通着江海。和尚让黄生把钱捆好放在井沿上,告诫说:“估计我回到庙里,就把钱推到井里。过半顿饭工夫,有一个钱漂上来,你就磕头拜谢。”说完就走了。黄生不知这是什么法术,又想到有没有效验还不肯定,把一万钱扔到井里太可惜了,就藏起了九千,只把一千钱投入井内。不一会儿,井里冒起大泡,“嘣”的一声水泡破了,就有一个钱浮了上来,有车轮那样大。黄生大惊。拜完,又取出四千钱投下去。落下以后,发出碰撞的声音,被大钱挡住了,沉不下去。天黑了,和尚来了,责备他说:“为什么不全扔进去?”黄生说:“已经全都投进去了。”和尚说:“阴间的使者只拿到了一千钱,你怎么说谎?”黄生把实情告诉了和尚。和尚叹息着说:“吝啬鬼绝对成不了大器。你命中注定只能当个贡生了,不然的话,进士都能取得啊。”黄生特别后悔,请求和尚再次作法,和尚坚决拒绝,然后走了。黄生看到扔到井中的钱还浮着,用绳子把这些钱钓上来,大钱才沉下去。这年,黄生考了个副贡生,结果与和尚说的一样。

异史氏说:难道阴间也有捐纳之科吗?用一万钱可以得一个进士,也太便宜了。然而一千钱才给一个副贡生,又太昂贵了。可贡生如果考不中进士,一文钱也不值呀!

0725.禄数

古代称糖尿病为“除中”“消渴”。

某大官做了许多不法的事情,他的夫人经常用因果报应的道理来规劝他,可他就是不相信。恰巧有个算命先生,能知道人的官运,某大官就去见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看了他好一会儿,才说:“大人再能吃米二十石,面四十石,寿禄就终结了。”大官回去告诉了夫人。算了一下,一人一年只能吃面二石,还有二十多年的寿禄,做坏事怎么会折人的寿禄呢?依旧横行不法。过了一年,忽然得了糖尿病,吃得很多,但一会儿又饿了,一昼夜要吃十几顿饭。不到一年就死了。

0726.柳生

古代算命尊称为“袁许之术”,汉朝许负和唐朝袁天罡。这是篇讲算命神准的爽文,看个乐呵。

周生是顺天府官宦人家的后裔,和柳生是好朋友。柳生得到异人的传授,精通相面之术。柳生曾对周生说:“你命中不能当官,要想发财致富,还可以想想办法。但你的夫人是个薄命相,恐怕不能帮你创立家业。”不久,周生的夫人果然死了。从此家中萧条冷落,无依无靠。周生于是去找柳生,想让他给算算婚姻的事。进了柳生住的地方,坐了好长时间,柳生进了里屋不出来。叫了很多次,他才出来,对周生说:“我每天都在替你物色好配偶,今天才找到。刚才在屋内作个小法术,请求月下老人给你们系上红绳。”周生高兴地问找了个什么的样人,柳生说:“刚才有个人拿着口袋出去,你遇见了吗?”周生说:“遇见了,穿得破破烂烂像个乞丐。”柳生说:“这是你未来的岳父,你应该礼貌地对待他。”周生说:“因为咱俩交情很好,才把婚姻这样隐秘的事和你商量,为什么要这样戏弄我!我即使再倒霉,还是世家大族的后代,何至于和低贱的市井小民去联姻呢?”柳生说:“不是这样。杂毛牛也会生出纯毛仔,低贱的父亲也会有高贵的儿子,这有什么妨害?”周生又问:“你曾见过他的女儿吗?”柳生回答:“没有见过。我素来和他没有交往,姓名还是刚问过才知道。”周生笑着说:“你连杂毛牛都不知道,怎能知道牛仔?”柳生说:“我是依照命中的定数相信的。这个人凶恶又下贱,但命中注定要生个有福气的女儿。然而勉强结合必有大难,容我再作法求求。”周生回家以后,不肯把柳生的话当真,到各处请人说媒,一直没有成功。

一天,柳生忽然来了,说:“有一位客人,我已替你下请帖邀请来了。”周生问:“是谁?”柳生说:“暂且不要问,请快做饭。”周生不明白什么原因,按柳生的吩咐准备饭。不一会儿客人来了,原来是姓傅的兵卒。周生内心不高兴,表面虚与应付,但柳生对这名兵卒却十分恭敬。过了一会儿,摆上了酒菜,里面夹杂着一些粗劣的食物。柳生站起来对姓傅的说:“周公子仰慕您已经很久了,每每托我代为访求,几天前才得以见面。又听说您不久就要远征,所以立刻相邀,可以说是仓猝之间做了东道主。”饮酒中间,姓傅的担忧他的马生了病,不能再骑了,柳生也低着头替他想办法。不久客人走了,柳生责备周生说:“即使用千金也不能买来这样的朋友,你为什么这样轻视他?”说完借周生的马骑着回家,而且假托是周生的意思,到姓傅的家中把马送给了他。周生知道后,心中有点儿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了。过了年,周生要到江西去,投奔按察使衙门去当幕僚。行前找柳生占卜吉凶,柳生说:“大吉!”周生笑着说:“我没有更多的打算,只想有点儿收入,能娶一个好媳妇,希望你以前说的话不应验,能吗?”柳生说:“都能如愿。”到了江西,正遇上强盗叛乱,三年回不了家。后来稍稍太平,就择日上路,中途又被土匪抓住,一起遭难的有七八个人,钱财都被抢走了,土匪把别人都放了,只把周生带回了匪巢。匪首盘问了周生的家世,于是说:“我有个亲生女儿,想许配给你当媳妇,不要推辞。”周生不说话。匪首发怒了,立即下令要将他砍头。周生害怕了,心想,不如暂时答应他,以后再慢慢想法把她丢弃。于是对匪首说:“小生所以犹豫,是因为自己是个文弱书生,不能跟着队伍打仗,恐怕增加岳父大人的累赘。如果能让我们夫妇一块儿离开,那恩情就无比了。”匪首说:“我正担忧女孩子拖累人,这有什么不能答应呢。”把周生带到内室,让女儿打扮好了出来相见,只见女孩子有十七八岁,长得像天仙一样美丽。当天晚上二人成了亲,找到这样的女子超过了周生的愿望。仔细问了姓氏,才知道她的父亲就是自己当年遇到的拿着口袋的人。于是周生又讲述了柳生的话,两人感叹了一番。

过了三四天,将要为他们送行,忽然官军围上来,全家都被抓住了。有三名军官监视,已将妻子的父亲砍头,接着轮到了周生。周生自料已无活命的可能,这时一名军官仔细打量了他一会儿说:“你不是周生吗?”原来姓傅的兵卒因立了军功已升为副将军了。他对同僚说:“这人是我们家乡出身世家的名士,怎么会当土匪。”替他松了绑,问他从什么地方来。周生撒谎说:“刚从江西按察使衙门娶亲回家,不想途中陷入盗窟。幸蒙搭救,使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但是妻子离散了,请借助您的威望,使我们苟且偷生。”傅将军下令将俘虏带上来,让周生自己寻找,周生找到了妻子。傅将军请他们吃了饭,还资助了路费,说:“从前受过您赠马的恩惠,日夜不忘。但战乱期间不能讲究礼节,请让我用战马二匹、银子五十两,帮助您北上还乡。”又派了两个骑兵带着令箭护送。途中,妻子告诉周生说:“我那固执的父亲不听忠告,母亲为此死了。早就知道会有今日的下场,所以一天天苟且偷生,是因为小时候相面的人曾说我,有望他日能收葬父亲的尸骨。有个地窖里埋藏着很多金银,可以取出来赎父亲的尸骨,其馀的带回家去,还足以维持生计。”周生嘱咐护送他们的骑兵在路上等着,夫妻二人回到原来住的地方,房屋已被烧毁,在灰火下用刀挖掘了一尺多深,果然发现了金银,全部装入口袋,又沿原路返回。夫妻二人用一百两银子贿赂护送的骑兵,让他们帮助掩埋了其父的尸首,周妻又领着周生到母亲坟上行了礼,才开始走上返家的路。到了直隶地界,又重金谢了护送的骑兵,让他们返回去了。周生很久没有回家,家中仆人以为他已经死了,任意侵吞他的财物,粮食、布匹、器具,全都没有了。仆人听到主人回来,十分害怕,全都逃走了,只有一个老仆妇、一个丫环和一个老仆人还在。周生因为自己是死里逃生的人,就不再追究。去拜访柳生,也不知柳生到哪儿去了。妻子操持家事胜过男人,她挑选忠厚老实的人,交给他资本让他去做生意,挣来的钱对半分。每当周生和众商人在房檐下算账时,妻子都在帘子后听着,一个算盘珠子拨错了,她都能够指出来。里里外外,没有人敢欺骗。过了数年,与他家合伙经商的人超过了百人,他的家产达到了数十万。于是派人为父母迁坟,以厚礼安葬。

异史氏说:月下老人可以贿赂收买,那么人们把媒婆和市上的牙侩看成同样的人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盗贼也会有这样的女儿吗?小丘长不出松柏,这是无见识者的论调罢了。对妇人、女孩子都看不清她们的命运,何况来相天下的士人呢!

0727.冤狱

这篇的亮点是蒲松龄在故事后面大篇关于诉讼程序复杂拖沓甚至刑讯逼供对平民百姓的伤害。

朱生是阳谷县人,年少轻浮,爱开玩笑。因妻子去世,去找媒婆提亲。路上遇到媒婆邻居的妻子,一看很美,他就对媒婆开玩笑说:“刚才看到你的贵邻居,实在是年轻貌美,你如果给我做媒,这个人就可以了。”媒婆也开玩笑说:“请杀了她的丈夫,我就给你想办法。”朱生笑着说:“好吧。”过了一个多月,媒婆的邻人出门去讨债,被人杀死在野外。县官把被害人的邻居都抓起来,打得皮开肉绽逼取口供,但始终没有头绪,只有媒婆说出了和朱生开玩笑的话,因此怀疑朱生是杀人凶手。把朱生抓到县衙,朱生百口不承认。县官又怀疑被害人的妻子与朱生私通,又对她用刑,各种刑罚都用遍了。被害人的妻子不堪忍受,只好违心招认。又审讯朱生,朱生说:“女人细皮嫩肉经受不住酷刑,她所招认的都是假的。她既受冤而死,又加上不贞节的罪名,纵然鬼神无知,我又于心何忍呢?我从实招来就是了:我想杀死她的丈夫娶她为妻子,这些都是我干的,这个女人实在不知真情。”县官问:“有什么凭证?”朱生说:“有血衣可证。”县官派人到他家搜查,竟找不到血衣。又拷打他,打得死去活来好几次。朱生才说:“这是我母亲不忍心拿出证据让我送死啊,可以让我自己去取。”于是押着朱生回家,朱生对母亲说:“给我血衣,是死;不给,我也是死。结果是一样的,迟一天不如早一天。”母亲哭了,进屋好一会儿,取出血衣,交了出来。县官审查确实是血衣,判决朱生斩刑。又再三覆审,朱生还是原来的那些供词。

过了一年多,离行刑的日子不远了。县令正准备审查核实囚犯的罪状,忽然有一个人径直走上公堂,瞪着县令大骂说:“像你这样的昏官,怎能治理百姓!”数十名衙役拥上来,想抓这个人。这人振臂一挥,衙役全都摔倒了。县官害怕了,要逃。那人大声说:“我是关老爷跟前的周将军!昏官敢动一动,我就马上把你杀掉!”县令战战兢兢地听着。那人说:“杀人的乃是宫标,与朱生有什么关系?”说完,倒在地上,好像没气了。过了一会儿醒了,面无人色。问他是什么人,原来正是宫标。一拷打,全部招认了他的罪行。原来宫标平素就是个不法之徒,知道媒婆的邻居讨债归来,心想他身上必然带着许多钱,等杀了人以后,竟然一无所得。听说朱生被屈打成招,暗自庆幸。这天他来到公堂上,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县令问朱生血衣是怎么来的,朱生也不知道。叫来朱母一问,才知道是朱母割伤自己的胳膊染上的血。看了看她的左胳膊,刀痕还没有长好。县令对此也很惊愕。后来县令因此事被参奏免了官,罚他交纳金钱赎罪,并在被羁留期间死了。过了一年多,媒婆邻居的母亲想叫媳妇改嫁,媳妇感激朱生的义气,就嫁给了朱生。

异史氏说:审理案件是当官的首要任务,积阴德,丧天良,都在这件事上,不可不慎重。性情急躁,贪污凶暴,固然与天理不符;拖拉敷衍,态度消极,也会伤害人命。一个人告状,就会连带几个农民耽误农时;一个案子审判,就会牵连十家荡产,难道是小事吗!我曾对当官的人说,不要胡乱接受诉状,这就是积了大德。如果不是重大的案情,不必将人拘禁起来等候判决;若是没有疑难的事情,何须犹豫不决?即使有邻里间无知小民,或山村中爱闹事的村民,偶尔因小事发生争论,以致引起诉讼,这不过是借官长的一句话,为他们评定一下而已,不必全部人员到庭,只需原告被告两方传到,板子、鞭子立刻加身,他们之间纠缠不清的矛盾立刻就能解决。所说的料事如神的长官不就是这样的吗?我经常看到现今的办案官员,传票一发出去,好像就忘记了。奉命捕拿犯人的人收的贿赂还不丰厚,就不撤销见官的传票;刀笔吏得到的好处不足,就不肯悬挂听审的牌子。如此蒙蔽拖拉,动不动就成年累月,不等登上审判庭,油水已被榨干了!但那些俨然高居于民上的父母官,却悠然高卧在床,漠然无事。怎知水深火热的牢狱中,有无数的冤魂,伸着脖子苟延残喘,等待搭救呢!当然对待那些凶顽的刁民,是没什么可怜惜的;但是善良的百姓受到牵连,他们怎能忍受呢?何况受到无辜牵连的,往往是奸民少而良民多,而良民受到的伤害,比奸民受到的伤害加倍酷烈。为什么呢?因为奸民难以凌虐,而良民则易于欺压。衙役们殴打辱骂,官差们伸手勒索,都看他们是良民而敢于对他们施以暴行。这些良民一进官府大门,如同进入火海。早一天结案,就早一天安生,有什么大事,能看着公堂上那些奄奄一息待审的人却不理不睬,好像惟恐深山沟样的贪欲不能很快填满,而故意拖延时日!这种做法虽然还说不上残酷暴烈,而所造的罪孽是一样的。我曾经看到一份案卷,其中急需审问的要犯,不过三四个人,其馀都是无辜的老百姓,都是被无辜陷害的。这些人也许是因往日一些细微的矛盾而产生仇怨,或因目前有些钱财被人嫉恨而获罪,所以告状的人用全力来谋求主案的解决,顺便歹毒地报小仇。如果名字被写在状纸的末尾,就如同患了深入骨髓的毒疽;在衙门受尽各种罪,竟成了切肤之痛。人家跪,自己跟着跪,就好像群乌集在一处;人家出来,自己也出来,如同拴在一起的猿猴。而审问官问不到他,小吏也问不到他,其实对断案一无所用,却足以让他倾家破产,让衙役中饱贪囊,典妻卖子,让小人泄泄私愤而已。我深愿那些为官的人,每当一个人犯投案时,略一审问,该放的就放,不该放的就处罚。这样做,只不过是用笔蘸蘸墨、动动手腕的事,却保全了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培养了多少正气。执政官员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哪里只有绳索刀锯能够杀人害人呢!

0728.鬼令

真是酒鬼的故事。

教官展先生为人洒脱,有名士风度。但一喝醉了酒,就不讲究礼节了,每当喝醉酒归来,就骑马在县学文庙殿前的台阶上奔驰。台阶上有很多古柏树。有一天,他纵马跑入树间,头撞在树上碰破了,自言自语地说:“子路怪我无礼,打破我的脑袋了!”当天半夜就死了。县里某人,做买卖来到展先生的家乡,夜间住在古庙中。更深人静时,忽然看到四五个人带着酒进庙里来喝,展先生也在其中。酒过数巡以后,有人用字行起酒令来,他说:“田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赢一钟。”另一个人说:“回字不透风,口字在当中。口字推上去,吕字赢一钟。”还有一个人说:“囹字不透风,令字在当中。令字推上去,含字赢一钟。”又有一个人说:“困字不透风,木字在当中。木字推上去,杏字赢一钟。”最后轮到展先生,凝思许久也想不出来。众人笑着说:“既然说不出酒令,就该受罚。”送来一大杯酒。展先生说:“我想出来了:曰字不透风,一字在当中。”众人又笑着说:“推上去是什么字?”展先生喝完最后一口酒说:“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钟!”大家都笑了起来,不久出门走了。某人不知展先生已死,还以为他是被罢官回到了家乡。等他回到县里一问,才知道展先生已经死去很久了,这才醒悟所看到的是鬼。

0729.甄后

将狐狸精与三国时期的甄后、刘桢、曹操、曹丕、曹植、铜雀伎杂糅。挺没劲的。

洛阳人刘仲堪,从小愚钝,但特别喜爱读书,经常闭门苦读,不与人交往。一天,正在读书,忽然闻到满屋充满了奇异的香味,一会儿,又听到玉佩等首饰相碰的声音。刘仲堪吃惊地一看,有一个美人进来了,簪子、耳环发出闪闪的光彩,跟随她的人也都是宫中的装束。刘仲堪赶快匍匐在地上,那个美人上前扶他起来说:“你怎么从前那么倨傲而现在如此恭敬呢?”刘仲堪更加惶恐,说:“您是何处的天仙,一向未曾拜识。以前什么时候对您有过不恭啊?”美人笑着说:“相别才多少时间呀,你就这么糊里糊涂了!直挺挺坐着磨砖的,不就是你吗?”于是铺好了锦绣的被褥,摆上了美酒,拉着刘仲堪对饮,和他谈论古今的事情,知识异常广博。刘仲堪茫然不知如何对答。美人说:“我只到瑶池赴过一次宴,你经历了几世,聪明劲儿全都没有了!”就让侍者炖水晶膏给刘仲堪喝。刘仲堪喝完以后,忽然觉得心神清澈。不久天就黑了,跟随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他们二人,熄了灯解衣睡觉,欢愉非常。天还没亮,宫女们又来了。美人起了床,装束打扮和昨天一样,头发一丝不乱,不用重新梳妆。刘仲堪依依不舍,苦苦追问她的姓名,美人回答说:“告诉郎君也不妨,只恐怕更增添你的怀疑罢了。我就是甄氏,你是刘公幹的后身。当年因为我使你获罪,我实在于心不忍,今天的相会,也是为了报答你的痴情。”刘仲堪问:“魏文帝在哪儿呢?”甄氏说:“曹丕,不过是他那贼父的庸子罢了。我不过偶然和这些富贵的人们游戏了几年,过后就不再挂怀了。曹丕前些时因曹操的缘故,长久滞留阴间,现在的情况就不知道了。反而是陈思王曹植给上帝管理文书,不时还能见到。”接着刘仲堪看到一辆龙车停在院中,甄氏赠给他一个玉脂盒就登车告别,驾云而去。

刘仲堪自此以后写文章的才能大为长进。然而成天想念美人,凝思沉想像傻了一样,几个月以后,身体渐渐瘦弱。他母亲不知道原因,很忧愁。家中有个老女仆,忽然对刘仲堪说:“少爷心中在想念什么人吗?”刘仲堪因为她说中了自己的心思,就把事情告诉了她。老女仆说:“少爷不妨试着写封信,我能给你送去。”刘仲堪又惊又喜,说:“你有神术,过去没有发现。果真能办到,我决不会忘记你。”于是写了封信折叠好,交给老女仆立即去送。到了半夜,老女仆回来了,说:“幸好没有误事。刚到门口时,守门的以为我是妖精,要把我捆绑起来。于是我拿出少爷的信,他就把信拿进去了。不一会儿喊我进去,夫人也不停地叹息,说不能再相会了,要写回信。我说:‘少爷瘦弱不堪,不是写封信就能治好的。’夫人沉思了好久,才放下笔说:‘麻烦你先回去告诉刘郎:马上给他送去一个好媳妇。’我临走时,夫人又嘱咐我说:‘刚才我说的话是为了以后长远打算,只要不泄露出去,就可以永久在一起了。’”刘仲堪高兴地等待着。

第二天,果然有个老太太带着一位姑娘来到刘仲堪母亲的屋里,姑娘的容貌美丽无双。老太太自我介绍说,姓陈,姑娘是她的女儿,名叫司香,想许配给刘家做媳妇。刘母很喜爱这个姑娘,就商量聘礼,老太太什么也不要,一直坐等举行了婚礼才走。只有刘仲堪知道其中的奥秘,他暗中问司香:“你是夫人的什么人?”司香回答说:“我是铜雀台的歌妓。”刘仲堪怀疑她是鬼,司香说:“我不是鬼。我和夫人都名列仙籍,偶然因犯了过错贬谪到人间。夫人已恢复了仙位,我因期限未满,夫人请求过天神,暂时让我服侍夫人,我的去留都由夫人决定,所以能长期在您身边服侍您。”一天,有个瞎老太婆牵着一只黄狗到刘家乞讨,打着竹板,唱着市井俚曲。司香出来看,还未站稳,黄狗挣断了绳索来咬。司香受惊逃跑,衣襟被狗咬断。刘仲堪急忙用棍子打狗。狗还大怒,乱咬扯下的衣襟,衣襟顷刻间成了碎片。瞎老太婆抓住狗脖子上的毛,用绳子把狗拴住,牵上走了。刘仲堪进屋去看司香,司香仍惊魂未定,刘仲堪问:“你是仙人,怎么怕狗呢?”司香说:“你不知道,这只狗是曹操变的,他大概恨我没有遵守当年守节的遗令吧。”刘仲堪想把黄狗买来打死。司香不同意,说:“上帝惩罚他变成狗,怎么能擅自杀死呢?”过了二年,见到司香的人都惊叹她容貌美丽,打听她从何处来,说得又恍恍惚惚,于是都怀疑她是妖怪。刘母追问刘仲堪,刘仲堪也稍微透露了一些司香的来历。刘母非常害怕,告诫儿子要和司香断绝关系,刘仲堪不听。刘母暗中找来个术士,在院子里施展法术。刚在地上规划好神坛,司香面容凄惨地说:“本希望白头偕老,现在受到婆母怀疑,我们的缘分断绝了。要我走,也不是难事,但恐怕不是咒语就能打发走的!”于是拿起柴草点上火,扔到台阶下,瞬息之间,浓烟遮避了房屋,对面看不见人,有声音像震雷。接着烟灭了,只见术士七窍流血死了。刘仲堪进屋一看,司香已无踪影。招呼老女仆来问,老女仆也不知去向。刘仲堪告诉母亲说:“老女仆可能是狐精。”

异史氏说:最初嫁到袁家,最终嫁给曹家,而后来又留情于刘公幹,仙人不应该这样。但平心而论,奸雄曹操那篡夺汉朝江山的儿子,何必有贞节的夫人呢?曹操变成的黄狗看到铜雀台上的旧歌妓,应该使他对自己让夫人姬妾守节之痴有所醒悟,但他怎么还是妒意不消啊?唉!奸雄无暇哀怜自己,而后人却在哀怜他啊!

0730.宦娘

这篇讲女鬼帮主人公暗中撮合婚事。原因是女鬼认为主人公弹琴好听,女鬼很任性。

温如春出身于陕西的世家大族。他从小喜爱弹琴,即使外出住在旅馆中也不忘带琴。一次到山西去,经过一座古寺,他把马拴在门外,暂时到寺中休息。进入寺内,看到一位穿着粗布道袍的道人在廊下打坐,一根竹手杖靠在墙边,还有一个花布口袋装着一张琴。这触动了温如春的嗜好,因此问道:“你也善于弹琴吗?”道人说:“弹得不太好,想找个弹得好的学一学。”于是解开花布口袋把琴递给温如春,温如春一看,琴的纹理特别好,略微拨一下琴弦,发出的声音清越异常。温如春高兴地弹了一支短曲。道人微笑了一下,好像并不赞许。温如春于是把他的琴技全部使出来弹了一曲。道人笑着说:“还好,还好!但还不足以当贫道的老师。”温如春觉得他的话有些夸张,就送过琴请道人弹一曲。道人接过琴放在膝上,刚一拨动琴弦,就觉得和煦的风微微吹来,过了一会儿,百鸟成群飞来,院中的树上都落满了。温如春惊异万分,忙拜道人为师,向他请教琴技。道人教了他三遍,温如春全神贯注,侧耳倾听,稍稍领会了琴曲的节奏。道人让他试着弹弹,指点纠正不合节奏之处,说:“你现在的琴技,在人世间已没有对手了。”温如春从此更加精心琢磨,练成了绝技。

后来在归途中,离家还有数十里,天黑下来,又下起了暴雨,无处投宿。温如春见路旁有个小村,赶快跑过去。顾不上仔细选择,看到一个门,就匆匆忙忙进去了。进屋后,静悄悄没有人。一会儿,一个姑娘走出来,大约有十七八岁,长得貌似天仙。姑娘抬头看见客人,吃了一惊,转身回去了。温如春当时尚未成亲,对姑娘一见钟情。过了一会儿,出来一位老太太,问客人来意,温如春说了自己的姓名,并请求借宿。老太太说:“借宿可以,但是缺少床铺,如不嫌委屈,可铺些草睡。”不一小会儿,老太太拿了蜡烛来,又把草铺在地上,态度很热情。温如春问她的姓氏,她回答说姓赵。温如春又问:“那姑娘是谁?”老太太说:“她是宦娘,是我的侄女。”温如春说:“我也不怕自己寒酸浅陋,想和您家结亲,怎么样啊?”老太太皱着眉说:“这件事不敢答应。”温如春追问是何缘故,老太太说难以说明,温如春怅然若失,只好作罢。老太太走后,温如春一看铺的草又湿又烂,不能垫着睡,只好端坐弹琴,来消磨这个长夜。雨停后,温如春就冒着淋雨的可能赶快回家了。

县城有位退职的部郎葛公,喜欢结交文人雅士。温如春偶然去拜访他,应主人之请弹琴。这时门帘内隐约有女眷在偷听,忽然风吹开了帘子,看到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美丽无比。原来葛公有个女儿,小名叫良工,善于填词作赋,长得美丽出了名。温如春心里产生了爱慕之情,回家告诉了母亲,请媒人去提亲,而葛公因温家家势衰微,没有答应。但是良工自从听到琴声以后,心中也暗暗爱上了温如春,每每盼望再听到他那优美的琴声,但温如春因求亲不成,心情沮丧,再也不登葛家门了。

一天,良工在花园里捡到一张旧信笺,上面写着一首《惜馀春》的词,词云:

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刬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良工吟诵了好几遍,很喜欢这首词。她揣着信笺回到屋里,拿出印花信笺,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遍,放在书桌上。过了一阵儿去找,没有找到,以为被风吹走了。正巧葛公经过女儿闺房门口,捡到了,还以为是良工作的词,嫌恶词句轻浮,烧掉了而不忍心责备女儿,急于给她找个婆家。临邑刘布政使的儿子正巧来求亲,葛公觉得这门亲事不错,但还想看看刘公子本人。刘公子身着盛装来了,仪态面容端雅清秀。葛公十分高兴,盛情款待。刘公子坐了一会儿就告别了,座位下丢下一只女人鞋子。葛公顿时厌恶刘公子的轻薄,叫来媒人告诉了这件事。刘公子极力辩白这事和他无关,葛公不听,这件婚事就告吹了。

原先,葛家有一种绿色的菊花,秘不外传,良工把绿菊养在自己的闺房里。温如春院中的菊花忽然有一二株变为绿菊花,朋友们听说都到他家来观赏,温如春也很珍惜这种绿菊。凌晨时跑到院中去看,在花畦旁边捡到写着《惜馀春》词的信笺,他反复阅读,不知信笺从何处来的。因为“春”字是自己的名字,更加疑惑,放在书桌上逐字逐句细加评点,评语有些轻薄。正巧葛公听说温家的菊花变绿了,很惊讶,亲自来到温如春的书斋,看到了这首词,就拿过来看。温如春觉得评语太轻薄了,一把夺过来揉成一团。葛公仅看到一两句,原来就是在女儿房门口捡到的那首词,他十分疑惑,连绿菊的品种,也怀疑是良工赠送的。回去将此事告诉了夫人,让夫人逼问良工。良工听后哭着要寻死,而事情又没人看见,不能证实。夫人恐怕这事被外人知道,心想不如把女儿嫁给温如春。葛公也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给温如春透了个信,温如春高兴极了。当天就请来客人举行绿菊之宴,在宴会上温如春焚香弹琴,直到深夜才结束。就寝后,书童听到琴自己发出声音来,最初还以为是其他仆人弹着玩儿的,后来发现无人弹奏,才告诉了温如春。温如春亲自来听,果然不假。琴声梗涩,好像在模仿自己的弹法但还没有学好。他点着灯猛地冲进屋中,什么也没有看到。温如春把琴带走,直到天亮也没发出声音。温如春因此猜想这是狐狸,是想拜他为师学艺的,于是每天晚上为它演奏一曲,并放着琴,任它去弹,像老师一样,夜夜都潜伏着偷听琴声。到第六七夜时,弹出的曲调,足以让人聆听。

温如春结婚后,夫妻二人都说起了往事,这才知道结成夫妻的缘由,但不知那首词是从哪里来的。良工听说琴不弹自鸣的怪事,就去听琴,说:“这不是狐狸,音调凄楚,有鬼声。”温如春不太相信。良工说她家有古镜,可以照出妖怪。第二天,派人去取,等到琴声响起,拿着古镜马上进屋,点灯一看,果然有个女子在屋里,慌慌张张躲到墙角,再不能隐藏。仔细一看,是赵家的宦娘。温如春大吃一惊,不停地追问。宦娘流着泪说:“为你们做媒,不能说对你们没有恩德吧,为什么这么苦苦地逼迫我呢?”温如春让把古镜拿开,与宦娘约好不要躲走,宦娘答应了。于是把古镜收了起来。宦娘远远地坐着说:“我是知府的女儿,死了已经一百年了。从小喜欢弹奏琴和筝,筝已经比较熟练了,只有弹琴没有得到真传,在九泉之下也深感遗憾。您光临我家时,得以聆听您美好的琴声,对您倾心向往。又很遗憾身为鬼魂,不能侍奉在您身旁,暗中为您撮合理想的配偶,来报答您对我的眷恋之情,刘公子座下的女鞋,《惜馀春》那首俗词,都是我干的呀。我对老师的报答不可谓不辛苦。”温如春夫妻听了这番话,一齐向宦娘拜谢。宦娘说:“您的琴技,我已经学到一多半了,但是没有学透神理。请再为我弹弹。”温如春按她的请求弹奏起来,还详细地讲解弹奏的方法。宦娘非常高兴地说:“我已经完全学到了!”于是起身要走。良工本来善于弹筝,听说宦娘也善于弹筝,想叫宦娘弹奏一曲。宦娘也不推辞,她弹的曲调和乐谱,都是人世间没有的。良工打着节拍欣赏,又转而要求向宦娘学习。宦娘让人拿笔来为良工写了十八章乐谱,又要起身告别。温如春夫妇苦苦挽留,宦娘凄然地说:“你们夫妻感情那么好,彼此又是知音,我这个薄命人哪有这个福气。如果有缘分,来世再相聚吧。”说着拿出一个卷轴交给温如春说:“这是我的小像。如果不忘媒人,请把它挂在卧室,高兴时点上一炷香,对着像弹上一曲,就如同我亲身领受了。”说罢,出门就不见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