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好像对下雨这件事都不怎么反感。向来对散文和诗歌不太有耐心品读,唯一印象深刻的几篇竟然也都跟雨有关。像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你,在雨中》和戴望舒的《雨巷》,每次读它们都觉得文中的主角就是自己般的身临其境。一抹淡淡的忧伤,一抹淡淡的释然。那种感觉很难说得清楚,也许是惆怅,也许是诉说,也许是释放,也有可能是满足。总之诗中的那场雨就是落到了我的心底、体会着那一份意味深长。
年少时拒绝打伞,喜欢在雨中狂奔,大力一脚踩入积水时,水花四溅,而水中的鞋却是干干的,沾不到一点儿水珠子,反倒是蹦跶在空中的另一只脚可要注意,一不小心便会被溅出的水帘浇成落汤鸡。只有把脚抬得更高,高出溅水范围,速度够快,快到水来不及散落,才有可能确保万无一失。这样的经验让我想到“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生活中很多隔壁的斗争却没有商量地让周边的无辜者卷入其中,成为事件的牺牲品,又想到“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当我们为着世俗小事互相怪罪,相互中伤时,又怎么看得清事情的真实?弄来弄去到最后才发现,当初的起因在自己情绪爆发时所认为的“杀伐果断快意恩仇”中早已忘记。又不由得想到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心境的高度才是决定处世的态度。
是呀!有的雨是用来洗涤心灵的,有的雨却是用来浇灌耳膜的。用耳朵听雨声,最有感觉的当属类似昨天上午的那场阵雨了,毫无预兆的你便听到窗外拍拍哒哒的一阵鼓点,雨便落下来了。不急不躁的想来就来,想停便停。不纠结不迟疑,不拖泥带水。像完成任务似的离开,让人摸不着头脑,抓不住根由,又像一位侠客表演了一场高规格的恶作剧,它可不会在意你怎么想,会怎么做。但又如此真实,感觉每一滴“鼓声”都敲在了我的心底。那么的踏实而有力量。让人豁然开朗: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你都无需花太多时间去沉浸去迷恋那个中滋味,收拾好心情继续朝着目标努力迈进就好。毕竟只要不是终点,沿途的暂停都只是为了看到更好的风景。就算到了终点,回过头来,这一路上确定自己已拼尽全力,就算有遗憾,也是一种遗失的美好。
带着一场雨的情愫去感受生活中诗和远方的精彩吧!幸许,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