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auline
个人成长-第十二天
6月11日,晴天
随着六月考试季的到来,暑假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当然孩子们一定是特别的兴奋,可有一群特殊的家长们刚摆脱一场焦虑却又陷入了另一场深深的焦虑中… 说到这里大家猜到了吗?是的,那就是小班新生家长和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他们刚刚在一场择校的压力下缓了口气,却又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孩子能否独立的在新环境中适应。
作为一个即将结束小班生活的学生家长,我非常能够感受和体会这种心情。在众多焦虑中可以排到前三位的一定有这么一条#我的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这一条延伸出去就包括:孩子被打了,孩子抢不到玩具了,孩子受委屈了,孩子被冷落了,等等这些让孩子没感受到“爱”的情景。
我的孩子吃亏了,我该不该插手
前阵子,网上一段视频火了。大概内容是:游乐场里一个小男孩被一位稍大的小女孩踩了一脚,小男孩的妈妈要求小女孩道歉,小女孩有没有道歉听不太清,但小女孩的妈妈到是一个劲的道歉,可小男孩的妈妈似乎并不领情,之后上升到了肢体冲突。
我们一起想几个问题:
* 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件?
* 类似的事件发生后,事态的发展由谁主导?
* 事件发生后,有几种处理方式?
我们先看,视频中的这一幕:
* 事件:孩子之间碰撞
* 事态发展主导:双方家长都有
* 处理方式:家长插手了,不但插手了还使事态往越来越严重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想说不管前因后果到底是什么,单看结果,这样的处理方式肯定不可取,所以这也没有再讨论的必要。
说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在小区里大人们聊着天,突然一个小男孩哭了起来,大家回头看,发现一个高大的男孩子出手打了小男孩一下,把小男孩给打哭了。
家长们会做些什么:
1,上前阻止,当场教育大孩子,不可以打人,不能欺负弟弟。
2,上前关照小男孩,打疼哪里了吗?别哭了,别哭了。
3,站在远处观察一会儿,当场不做评论,回家询问事情真相,聊感受。
前两种是我们常见的家长在遇见孩子间冲突时会发生的情形,作为本能和礼貌,我们会去这么做,而第三种是我想在此文中倡导的关于家长在遇到孩子“吃亏”之后应该有的心态和行为。
一个人成长的道路有三种:一,高人指路,可遇不可求;二,自己顿悟,自我觉察;三,生活的教训,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感受与历练 -----洪新老师(我的九型人格老师)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于是处处创造“爱”,可孩子长大却发现现实不是人人都爱我,这时怎么办?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被欺负,于是处处帮他“摆平”,告诉他人与人是平等的,可孩子长大却发现现实中是会有很多不平等的,这时又该怎么办?
孩子吃饭我们帮他带上围兜,吃脏了直接卸下,衣服依旧如新,我们没有让孩子有机会体验因为不想弄脏衣服而需要小心翼翼。冬天进入室内,会帮孩子感受室温脱去外套,我们没机会让孩子知冷暖。
孩子的幸福童年是做父母千方百计要给的,而如果因此没有机会体验什么是痛苦,就失去了第三种成长的机会,长大后就有可能无法抵抗更大的挫折。幸福童年是父母想给的,但我们一定不想看到我们的孩子去经历艰辛的中年和悲惨的老年。
智慧的父母们,让我们站的离孩子远一些,看着他们顺其自然地成长,在必要时给予扶持,多问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从体验中反思,累计处理事件的经验,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