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整本书,我感觉有些恍惚。维特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让太多人感动,可我却为这样充斥着感情色彩的悲剧感到不值…
凡是让人幸福的东西,往往又会成为他不幸的源泉。
维特与夏洛特所谓的感情纠葛相对于斯万与奥黛特的爱情来说“更胜一筹”,维特对夏洛特的痴迷让我意识到爱情竟然能可怕到这般境地,就如他自己在信中所说:这样的爱让他彻底迷失了自己,郁闷和不快在他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而且逐渐占据他的内心,烦躁和激愤使他产生了最糟糕的情绪。
追求爱情无果的维特离开了夏洛特去谋职,但他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他对贵族阶级和庸俗之人的厌恶(以那个公使为例),他对自由人性的追求,这样的维特是值得欣赏的…然而在那个圣诞节的前夜,他与夏洛特作最后的诀别,为她朗诵悲歌…最终他用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喜欢这样凄美的故事以书信的方式娓娓道来,终于让我不用咬文嚼字啦… 老实说故事情节有些玛丽苏,但看完心中却万分感慨,又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凡是以悲剧结尾的故事总能让人印象深刻不是吗?
歌德为何会写出这样的故事,我搜了一下,才发现这是歌德的真实经历。歌德曾经也爱上了已订婚的绿蒂,欲求不得,为了摆脱无望的爱情痛苦,所以选择了不辞而别,返回法兰克福…后来他通过文字来倾吐自己的痛苦。
维特的一部分其实就是歌德自己,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后他将维特凄美的爱情在最疯狂的瞬间定格成永恒,才有了这个故事的不朽,这正是歌德的高明之处吧…
维特和夏洛特、阿尔贝特三人之间的复杂感情让我想不明白,既然夏洛特已订婚,为什么还要对维特处处施以温情让他越陷越深呢?阿尔贝特又怎能容忍另一个男人对自己的未婚妻虎视眈眈、大献殷勤呢?我既同情维特,也欣赏他的真性情,虽然夏洛特说他总是一喜欢什么就变得热情奔放,难以克制。
有人曾说: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但当情到最深处,当绝望、嫉妒等情绪压不住的时候,真的能克制吗? 其实不然。
我觉得,维特自杀的一部分动力源于年轻农夫的行为对他的打击…还记得那个倾慕女主人的农夫吗?他因为表露真心被辞退,为了爱情杀了要与女主人结婚的另一个农夫,我还记得他对维特说的那句话:不许有人娶她,也不许她嫁人。在维特愤怒而疯狂的心中,不也经常构想着这样一个可怕的念头吗?
看,爱和忠诚,这些人性最美好的情操,已经变成了暴力。这样的伏笔,让我认为维特的死便是必然了…
故事虽然沉重,但我觉得还是需要保持对爱情的憧憬,带刺的玫瑰才绽放得更美丽不是吗?它不仅是关于爱情,更是一个关于追求的故事,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愿我们都能做到不放弃、不妥协…
“One must submit ,like a traveller who has to ascend a mountain ,if the mountain was not there,the road would be both shorter and pleasanter ,but there it is,and he must get over it.”
写于201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