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年假,从省城回家乡小镇。
火车是晚上十一点的,工作一整天六点左右下班后回家收拾了行李即便动身去火车站,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车,上车以后就和司机师傅闲聊,看起来大我二十岁左右的样子,问我去哪?我说了家乡的名字以后他随口来了一句小姑娘你怎么没口音啊,你可不能忘本啊,在外面待几年这样子可不行啊……
哎,我说!
我就是普通话学的比较好,参加了一些演讲比赛,主持过一些晚会把这项技能提升了一些,外加工作需要我自然而然转换的比较好,怎么到您这里我就变成了“忘本”?是,通常来说,我们那里的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鼻音颇重,特征明显,为此上大学的时候我没少躲在角落里偷偷练习发音,下了很多功夫才把普通话练好得以参加各种比赛,普通话测试我是一级甲等,辛辛苦苦习得的技能在师傅这里变成了“忘本”……
但是,普通话没教我普通,我在心里默默反问师傅,什么才叫不忘本?您是哪里人,您做的这个服务行业载过这么多客人是不是大家都觉得你服务态度特别好,而没人说您咬字不清吗?这样的以偏概全,以音取人就是您所谓的不忘本?话到嘴边我还是没问出来,出于尊重我笑了笑说我就是改的比较好,回去了自然是家乡话。
真正的忘本有两种解释:
1. 忘记根本。
《礼记·乐记》:“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 孔颖达 疏:“淫酗肆虐,是流湎以忘根本也。”
《新唐书·哥舒翰传》:“谚言‘狐向窟嘷,不祥’,以忘本也。”
《夜谭随录·冯勰》:“祖贯 松江 ,鼎革后,入籍 汾阳 ,名纸称乡眷,不忘本也。”
2. 谓境遇变好后忘掉原来情况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蜃中楼·乘龙》(清 李渔):“我和你成就姻缘,都是神仙的法力,为人不可忘本,还该望空拜谢了他。”
《狠透铁》(柳青):“人不应该忘本啊!良心到什么时候都是要的。”
小时候喜欢爸爸写的毛笔字,春联都是爸爸自己写的正楷,贴在大门上别提多耀武扬威了;喜欢妈妈纳的手工千层底,穿在脚上结结实实,四平八稳;还喜欢听爷爷讲的三国演义,曹操周瑜诸葛亮,魏延关羽司马懿,我的英雄主义都来自这些人物的潜移默化;一上课啊,师长们个个博学多才,精通各门学科我都佩服的五体投地,多希望长大后我就变成你们。长大后,吃的多了,看的多了,见的多了,才发现妈妈的手工鞋底简单至极,爸爸的对仗也有失工整,爷爷的三国演义更是漏洞百出,老师的知识面也是有些狭窄。
不过,我没有因为自己见得多了懂得多了就鄙视以前那些东西,我没有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俯视那些曾经的美好,因为他们在特定的时间都滋养了我的身心,正是这些构建了我的人格,充实了我的生命,我的很多兴趣,自尊很多都来自于此。
是的,当我们明白的道理多了,我们以为见得世面大了,我们就容易好为人师,我们觉得别人狭隘。我们觉得父母跟不上时代,我们觉得老家的人们观念跟不上,我们觉得以前的习俗落后,我们想改变他们。其实是我们狭隘,因为我们总想把我们的逻辑套在他们的头上,时代在发展,我们虽然好像是比以前进步了,但我们不能强迫那些以前的人们跟我们一样,他们有他们的成长环境,他们在他们的环境里是和谐的生活着的。其实那也是他们的根本,那也是他们的本。我们想改变他们,究其根本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观,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这是多么错误啊,多么的自私狭隘啊!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理解师傅的善意的提醒,我们聊了一路,差点成为忘年交,探讨了一路以至于他说的津津乐道的同时忘了自己在开车,走错了路线给我绕了不少的路,差点误了火车……
好在及时赶到了,师傅帮我把行李拿提了下来,再三叮嘱我路上小心,向我挥手告别并祝我一路顺风。谢谢师傅,我没有忘本,不忘本,我认为就是一种敬畏,一种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而我,不仅敬畏他人,更加敬畏这生我养我的故乡。
你看,火车这不就载着我驶向故乡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