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2006年所写。这时他已经坚持跑步23年,成为职业作家24年。
村上君用一种近似散文的笔调,记述了自己提前五个月准备一场纽约马拉松比赛的过程,其间回忆了自己如何开始跑步,坚持23年天天跑步,以及自己是怎样开始写作,成为职业小说家,也谈到了长跑对于写作的积极影响。
书中同时穿插有三条线索。第一条线索记录了村上提前五个月来到夏威夷考爱岛,准备参加十一月份的纽约马拉松比赛,从赛前准备开始,到最后结束整个比赛的全过程。第二条线索是讲跑步,他写了自己如何开始长跑,怎么做到数十年如一日不间断长跑以及很多跑步心得。第三条线索是写作,他写到自己怎样开始写第一本小说《且听风吟》,怎样决定做一个职业小说家,还有很多写作感想。
看这本书的收获,除了跑步和写作两方面外,还有几处。
语言运用特别精准传神。比如写到跑完长跑的感受,“可是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爽性感”比较好理解比较正常,而“自暴自弃”就很少见,刚看到很吸引眼球觉得这个用词不可思议,仔细想想又觉得非常贴切,就是那种超越自己能力不顾一切不管结果豁出去做完一件事的心情。
善于创造新词。如“跑者蓝调”,如“文学憔悴”。在写到自己跑完一百公里超级马拉松后,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对跑步持有自然的热情了,在丧失了某种东西的同时,一种新的东西 在心中滋生出来,这种新旧交替的过程,村上总结了一个词,叫“跑者蓝调”。在谈到一种现象“年轻时写出优美而有力度的杰作的作家,迎来了某个年龄,有些人会急遽地呈现出浓烈的疲惫之色”,这种状态村上创造了一个词“文学憔悴”来总结。
对于写作,内心感受的敏锐觉察力和对周遭的观察力很重要。如在写到第一次跑雅典马拉松时,观察到三条狗十一只猫,路边惬意吃草的羊,坐在咖啡馆前桌子旁的老人,口渴时嘴唇有一股类似凤尾鱼酱的滋味等等。在不同公里数的不同心情,十二公里处的爽快、二十七公里处的自信、三十公里处的口渴、三十五公里处的怨气、四十公里处的厌烦、终点的安心感,一一写了出来。
写作就应该是从心而写,象这本书这样的题材,村上把它写成了散文式的回忆录。如果换个人来写,可能会是另一种写法,而且可能会写的更好或者又是另一种别出心裁,这完全是写作者个人的喜好和擅长,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还有几段话,也是我喜欢的,摘录下来分享一下。
“想就河流作一番思考,还想就云朵作一番思考,然而心中却是空空。我在自制的小巧玲珑的空白之中,在亲切美好的沉默之中,一味地跑个不休。这是相当快意的事情,哪还能管别人如何言说。”
“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
“空气仿佛打定了主意,澄静而晴朗。中央公园的树木开始染成金黄色。天空高不可测,高楼大厦的玻璃奢华地反射着阳光。从一个街区到另一个街区,似乎可以无穷无尽地一直走到永远。波道夫·古德曼百货店的橱窗里展示着高雅的羊绒大衣。街角飘漾着烤椒盐卷饼的香味。”
“我仰望天空。能看到一丝一毫的爱心么?不,看不到。只有太平洋上空悠然为飘来浮去、无所事事的夏日云朵。云朵永远沉默无语。它们什么都不对我说。或许我不该仰望天空,应当将视线投去我的内部。我试着看向自己的内部,就如同窥视深深的井底。那里可以看到爱心么?不,看不到。看到的只有我的性格。我那个人的、顽固的、缺乏协调性的,每每任性妄为又常常怀疑自己的,哪怕遇到了痛苦也想在其中发现可笑之处的性格。我拎着它,就像拎着一个古旧的旅行包,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我并不是因为喜欢它才拎着它。与内容相比,它显得太沉重,外观也不起眼,还到处绽开了线。我只是没有别的东西可拎,无奈才一直拎着它。然而,我心中却对它怀有某种依依不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