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的脚步,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网络不发达、通讯不便利的过去,探索脚下的路的方式一种是考地图,一种是靠自己慢慢摸索,还有一种便是靠嘴巴问。或者说问路是一种最高效的寻路方式。但是现如今,网络高度发达、智能手机极其便利,探路已经不需要通过纸质地图或者询问的方式来解决了,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信息获取信息。当然信息便利只是其中的一种原因,另外一种原因则是匆忙。感觉打断别人匆忙的脚步是很不友好的行为,甚至是会心生愧疚。
时间已经有点晚了,我在匆匆出站,人很多,每个人都在埋头看手机。我在抓住上班前仅有的几分钟自由的时光,在观察五光十色的世界,突然和一双眼睛对上了。是一双着急的眼睛,目光对上的那一刻,她快速朝我走来。
“您好,我想问下这是望京西吗?”她问。
“不是”我快速且冷静的回答。
一组简短的对话结束后,我转身离开出站了,没有回头,也没有去看那双着急的眼睛还在不在,还有没有继续询问别人。
突然之间心生愧疚。如果是我,我这么着急的问,肯定不希望得到这样的回答。如果是换做从前,我不会这么简单的结束对话,我会告诉对方,这里不是望京西,以及如何才能去望京西,大约用时多久等等,但是今天我没有选择这么做。因为当我听到她的问题时,大脑的第一反应是问路技巧真的很重要。我很清楚她想要得到的答案,也很清楚,一个很简单的提问,就可以一步到位。但是被她的一个发问,增加了问路的成本,也算是为自己的智商交税了。自己会不会太机械化了?
毕竟现在地铁站的标识很明显,而且也很清晰明了;毕竟现在的手机很先进,什么都能查得到;毕竟地铁站里早上有很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他们会提供很详细的服务;毕竟自己还很年轻,完全可以靠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么多解决方式中,她却选择了最低效的一种。
既然选择了最低效的途径,那么也可以通过高效的内容--提问来弥补抵消选择的后果。她想知道的是如何能到望京西,她却问这里是不是望京西,很明显这个问题是一个是与否的答案,是选择题,而不是解答题。
她可以问怎么能去望京西?这么问的话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因为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即便再简短的回答,都能给到最核心的答案。
她也可以问我从这里去望京西要搭几号线?这样的话目的性就会很强烈,会直击问题的本质,也会得到最直接的回答。
她还可以问从这里去望京西会有几站地?正常推断回答的问会讲要从15号线换乘到13号线,有五站地,很自然的会带出来路径。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很奇妙,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组很简单的问答,便透出了很大的信息量。说话的技巧是一门艺术,突然又发现了新的兴趣点,开启了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