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友人送了一本《把时间当作朋友》给我,对李笑来老师,了解不多,听过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再就中国比特币首富和曾经新东方的英语老师。
大家都有看书名而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也没能免俗,从书名就私自将它划在时间管理类书籍中。等到慢慢研读时才发现,李笑来老师的性格还是比较反鸡汤的,本书提出不少精辟而一针见血的观点。
标题就取自书中,越是勤奋的人越输不起,越是输不起的人越勤奋。近似绕口却让人汗颜,看了之后竟然有点扎心,话虽糙但道理不糙。
花了三个早晨将近六个小时的整块黄金时间,我将本书做了分析阅读,收获颇丰。
我想说的是,本文无意作为读书笔记,但部分观点引自原书,不少言辞不算平和,心态较差的同学做好被怼的准备。
鸡汤喝多了,难免需要一些中药,虽然难喝,但赤裸的真话总能戳醒沉浸幻想的我们。请,我先干了这碗毒鸡汤!
01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做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相信不少农村来的孩子对这点深有体会,因为家境不好,父母花很大代价将我们送入大学。本以为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才发现竞争刚刚开始,而我们面对那些城市来的孩子,显得无知的多、浅薄的多。
眼界高了,欲望就大了,想要改变现状的意愿就产生了。但这个概念模糊,只是隐约觉得要出人头地,让父母免受辛苦。
摆脱现状的欲望越是强烈,就越是焦虑;越是焦虑就越容易失去方向;越是失去方向,就越弄巧成拙。
为了赚点生活费而去兼职很多底层工作,为了一份体面工作而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放弃更长远的规划。
等到回头再看,才发现,当初的很多短视行为反而阻碍了自己摆脱阶层的枷锁,没学到更多知识,没提升更高的格局,没规划更长远的未来。
这些得不偿失的行为最终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里成倍付出。
你真正要认清楚的是,有些东西,即便带不来切实的利益,却能在以后带来更大的收益,比如学习,比如思考。
这些短期不见成效的事情,就像复利,点滴积累造就雪崩般的吹枯拉朽之势,让成功的惯性势不可挡!
复利的力量与神奇在于,尽管本利的增长在最初一段时间里相当缓慢,甚至让人感觉聊胜于无,可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积累,就能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
02 速成绝无可能
“一方面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自我满意度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
很多人迷信速成,认为凡事只要找到方法总有捷径可寻,总想弯道超车、捷足先登。
从学习语言到学习技术,从行动成功学到时间管理学,凡是带有速成、快速、高效的关键词,都会激起强烈的收藏欲望,而真正从中获得成长的,寥寥无几。
李笑来认为,渴望速成一方面是因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不懂有些阶段无法跨越。
而现在这个社会,因为信息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大家都很浮躁,也很容易焦虑。
越是浮躁就越容易对现状不满,越是对现状不满就越容易浮躁。
要知道,速成绝无可能,踏踏实实才是王道。明白并且认同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已属不易。
你只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同量级的积累。而不是一味寻找捷径、速成,企图用极少的时间获得极大的回报,抱着这种投机心理,只会让自己一事无成。
成功就像生孩子,看起来是那么几小时的事情,实则要通过十月怀胎的努力过程。你肯定没听过今天怀孕明天就生产的事情,我也没听过。
告诉自己:我有不足,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然后脚踏实地。
03 交换才是硬道理
“每个人的地点不同,有些人的地板是另一些人的天花板。”
这里的交换指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说出“我要”的时候,想想“我有”什么,而不是单纯的“我要”。
“我要”代表着欲望、追求、渴望;“我有”代表着现实、能力、经验。“我要”只有通过我有进行等价交换,才能慢慢实现,最后被通化成我有。
很多人两者之间并不匹配,“我要”的很多,“我有”的很少,于是就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欲望,随着欲望的增加而无法得到满足,就会陷入狂热的浮躁当中,以至于占用了原本用以努力的时间,陷入死循环,无法挣脱。
认清楚“我有”什么,然后明确“我要”什么。
如果二者不匹配,不要着急,把“我要”切分成若干步骤,同时努力增加我有,然后通过自身努力,一步步将我要转换成现实。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
你可以拿出纸和笔,试着将“我要”的和“我有”的都列出来,划掉那些不现实的,努力获取能拿到,然后脚踏实地,让我有的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我要的,也都是迟早会变成我有的。
04 完美永不存在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有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因为他们不懂,所以他们不现实。因为他们不现实,所以他们脆弱。”
有人会说: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人就是这样,装的久了,就装得像了;装的太像、太久,不管事实怎样,自己倒是先信了。
因为没有切实落地自己的想法,所以往往会低估实际操作过程所遇到的困难,认为很多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达到完美。
这种灾难性思维是极具破坏性的,在你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思维模式的时候,情况尤其严重。
它在日常的表现经常会演化成一种冠冕堂皇的行为:做不好的事情我就不做。
说起来像那么回事,追求的是完美主义,并没有错。然而,却往往用这样的借口迟迟不肯尝试,别人在做的时候,他还会表现出一种优越的轻蔑:这事要是我做的话,一定比他做的好。
然而,他就是不做!
因为没有实操而不现实,因为不现实而容易极度乐观或极度悲观。他们会认为事情可以轻松做好或者永远做不好。
这里的做不好其实是不能一下子做好,而很多事情往往都不能一下子做好,而需要做足基本工作,才能在最后一击的时候看似轻松。
那些所谓完美主义的成功者,准确的说应该是:她们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比如王家卫、卡梅隆,追求完美主义,出的作品少,但往往一出便是精品。
你要认识到,完美永不存在,没有人能做到完美,至多是接近完美。多少都会有些波折和风浪,这是极其正常的。
05 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与时间做朋友最终是要认识到,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无论是勤奋、努力、上进还是懒惰、消极、失败都是人的主观状态,时间永远不快不慢的往前走。
你觉得时间过得飞快,那是因为你太过投入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时间的流逝;你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那是因为你无所事事,觉得无聊,太过在意时间本身。
《暗时间》作者刘未鹏说: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
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解决焦虑、浮躁的核心只有一个:积累。而你要明白的是:学习是投资率最高的行为。
既然管理时间不可能,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进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想尽办法是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换句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