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扩展与变化时期
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美国,每隔9〜16年,就修订并出版《儿童心 理学手册》。把最新的那几 .个版本同旧版本比较一下,发现一个急剧的扩展与变化时期。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处于支配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 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以及皮亚杰的认 知发展理论等重大理论,正在被质疑。
在它们所占据的学术主流的位置上,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包括习性学、信息加工、社会认知和行为遗 传学等。这些观点都没有局限于一个单一的功能领域(如社会行为、人格或 认知)。它们没有过分地强调生物因素或者环境因素。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 兴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他们把游戏、同伴关系、自我系统、攻击、发展 心理病理学和学校等因素,也纳入了发展环境的研究范围。
当前发展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强调该学科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 科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具体地说,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学、儿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其他学科, 既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向前发展,也给发展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
在考察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时,我们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 加以分析。
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变化
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主要涉及发展心理研究的广度 与范围问题。近二十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变化主要表现出 两个特点。
横向整体化变化 一
新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
近年来,由于多种学科的相互作用,在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许多新的 交叉学科纷纷出现。
发展心理语言学就是近年来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的交叉学科。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尼尔 提出的。这个学科的产生源于乔姆斯基的心理语言 学,但对乔氏的理论在两个方面进行了重大的修改:
(1)把以句法为核心转 变为以语义为核心,认为语义是儿童语言的中心成分;
(2)改语言的先天获 得性为社会制约性,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受社会背景制约的。
由此,发展 心理语言学逐渐独立于心理语言学而成为独立的交叉学科。也正因如此,发 展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为儿童早期言语的内容及其背景;
其二,个体早期言语的社会化问题,并形成了一些颇富新意的理论。
发展心理生物学是发展心理学与心理生 物学的结合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乳儿的能力;
第二,智 力的遗传性问题;
第三,气质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非人类种系的智力水平 问题。
这类研究有四个主要特点:
(1)与进化论和遗传学密切相关;
(2)深 受现代心理生物学对亲子关系研究的影响;
(3)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促 进了发展心理生物学的发展,如对大脑神经系统的理化分析等;
(4)重视对 早期经验的研究。
除了上面提到的发展心理语言学和发展心理生物学之外,近二三十年来, 发展心理学领域还出现了其他一些交叉学科。
横向整体化变化二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向人生的两极延伸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人们更习惯地称发展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学, 那时,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儿童、青少年期。然而,近二十年来,发展 心理学家已经以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其研究的对象,人们对个体从胎儿期直 到衰老、死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人的研究。而且在研究的重点上,突出地 强调研究个体早期和中老年期的心理特点。
近年来,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个体的早期阶段,他们采用精心设计的现代化方法,着力研究婴幼儿认知能力的表现与发展、社会性 的表现与发展,环境与早期智力发展、与早期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关系,以及 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等问题,使这方面的研究日益繁荣起来。
对个体中老年期研究的重视,直接来源于发展心理学中生命全程观的影 响。“生命全程观”作为一个术语,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主流趋势。之所以如 此,原因有三。
(1)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质量不 断提高,老年人的数量剧增,老龄问题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 求心理学家对此作出自己的贡献。
(2)学科发展的需求。随着发展心理学的 发展,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对中老年的研究就成为必然。
(3)邻近学科, 如老年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发展,对此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正因如此, 发展心理学家们就中老年期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最深人的探讨,并形成了 许多极具特色的研究和理论。
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化变化
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化变化,是指发展心理学研究重点 的变化。人们逐渐把着眼点转向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方面,努力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这其中尤以下列方面为代表:
(1)对胎儿发育和优生问题的研究;
(2)早期智力、早期经验及早期教育的研究;
(3)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4)青少 年生理变化的心理适应问题的研究;
(5)中老年智力特征的研究;
(6)中老 年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研究;
(7)实现个体性别化的研究;
(8)电视与 个体发展的研究;
(9)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10)认知 神经科学的研究等。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 迅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些研究方法上的进展 又加速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系统科学方法是指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 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的方法,即从整体与环境、整体与部分、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使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研究特定 对象及其发展的方法。
系统学方法对发展心理学的指导作用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系统科学原理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个体心理发展观。系统的方法要求将个体的 心理看做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 另一方面它本身就包含着许多子系统,以及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序 列的亚系统,高层的系统整合着子系统,但不是子系统特点的机械相加。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个体的心理通过信息的组织、转换和自我调节,不断 地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又从无序经过涨落到更高的有序状态而向前 发展着。这样就使得个体的心理发展表现出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动 态性的特点。
其次,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并确立自己的位置的。
在心理学的传 统研究中,人们崇尚精确的实验设计、严格控制的实验方法,但这种研究 倾向对于作为复杂系统的人类的心理结构而言,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正 因如此,近年来,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兴起了生态化运动,强调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真实情境中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这可以 说是系统科学原理在发展心理研究中的突出体现。
最后,系统科学原理对发 展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和方法有重大的影响。从研究方式上说,考虑到个体心 理系统的从属与包含关系,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仅仅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 远远不够的,必须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联合,共同探讨个 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从研究方法上说,单变量的设计、单一方法的运用,显 然不足以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多变量综合设计、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成 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共同趋向。
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
强调研究的生态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西方发展心理学 与教育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趋势。生态化运动 ,是指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条件下研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个 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其心理发展与变化的 规律。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个体是在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其心理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特点和变化,都是该系统 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实验室实验由于情境系人为创设,且变量控 制严格,孤立考察某个或某些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而难以揭示自 然条件下个体的真实心理和行为。为此,就要求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离开 实验室,走向现实环境,把实验室研究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现实环境中去, 在其中揭示变量之间、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在生态化趋势的影响下, 发展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先进的研究设计方式和研究方法,这其中最典型的 当属准实验设计。
重视纵向(或聚合交叉)的研究
近年来,国际发展心理学越来越重视纵向研究,这是由于:
(1)随着发 展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重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的研究,对此, 传统的横断研究已无法满足需求;
(2)随着研究的深人,人们日益重视心理 发展过程中因果关系的揭示(如先前经验、经历、水平对以后发展的影响),这也只有用纵向研究才能解决;
(3)人们重视对发展机制的探讨,回答诸如遗传、成熟、经验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这也是纵向研究受到重视的原因;
(4)长期以来,人们采用相对容易的横断研究方法,但是要扩大研究领域就 遇到困难;
(5)现代统计方法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纵向研究结果 的分析更加科学,可以揭示更多的信息,这也是今天纵向研究方法得以广泛 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
然而,作为追踪性质的纵向研究,为了克服在时间上太长这个缺点, 人们开始重视聚合交叉设计。聚合交叉设计是一种把纵向研究设计和横断研 究设计相结合构成的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和横断研究设计各有优缺点,独立运用都存在不少局限,因而 在发展研究中常采用聚合交叉设计。
聚合交叉设计的优点在于:
(1)克服了 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的不足,汲取了它们的长处,即发扬纵向研究 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同时发 扬横断研究设计涉及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设 计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缺陷;
(2)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 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又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以 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
(3)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 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
总之,运用 聚合交叉设计既可分析心理现象发展的一般趋势,又能挖掘心理发展的潜力 和可能性,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的心理发展,而个体所涉及的文化是纷繁 复杂的,因此,对个体发展问题的研究常常不是发展心理学一门学科所能承 担和解决的。
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探讨发展中的各种 现象,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就成为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特点。 分析起来,这种跨学科的方式有两种不同的水平。
其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与心理科学领域内的其他有关分支学科的协作。这种心理学多分支协同的研究 方式,使心理学各分支之间形成相互联系、补充和促进的动态过程,大大推 进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其二,发展心理学研究与心理学领域之外的各有关 学科的协作。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涉及的许多课题,除需要与心理学内部各分支学科加强协作之外,通常需要与心理学领域之外的相关学科加强合作研究。
以对老年期智力特征的研究为例,这是一个涉及如前所述的心理学、哲学、 老年学、思维科学、病理学、神经解剖学、生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 仅靠发展心理学一门学科是很难完成的。
随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不同文化背景 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寻求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不同年龄个体行为表 现和心理发展的类似性和特殊性,即探讨哪些心理发展规律在特定文化背景 中存在,哪些心理发展规律在各文化背景下均普遍地存在。
作为研究方式的 一种新趋势,跨文化研究涉及如何根据不同文化类型进行实验设计、被试取 样、研究和统计方法的选择以及研究结果的推论等一系列特殊问题,因而对 这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内容。
有关人类个体发 展的跨文化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对于解释人类心理 和行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弄清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需要程 度、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及其适用范围、建立发展心理学理论等都有重 要意义。对于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来说,跨文化研究也促进了发展心理学家的 合作与交流,这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复杂性。近年来,发展心理 学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综合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去研究、探讨特定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发展心理学中,可采用的研 究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过去,人们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常采 用并满足于单一方法,这样軾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结论,不易弄清心理发 展的真实规律。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将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以提高研究结果 的可靠性。
(2)强调和大量使用多变量设计。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较多地 采用单变量设计,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和手段的进 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注意采用多变量设计,以揭示个体心理发展各个方面的 相互联系、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3)强调采用综合设计方式。在个体发展研究中,纵向研究设计和横断研究设计是两种 最基本、最常用的设计类型。近年来,在越来越重视纵向研究设计的同时,研究者探索将这两种设计形式结合起来,构成聚合交叉设计。这种设计既可 以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个体心理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发 展的角度认识个体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岀现的变化和发展,可以探讨社会 历史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4)注重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近年来,研究者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开始注意定性分析的作用。他们首 先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事实、不同年龄个体心理活动的状况进行充分的观察和 了解,由此对其性质和意义作出定性分析,然后对定性分析的结果按一定维 度进行编码,作出定量化的研究。这样,就加深了对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 特点和性质的认识,获得较为全面的数据资料,挖掘出这些数据资料背后的 深层含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技术也日益现代化。 在目前相关的发展研究中,录音、录像、摄像设备以及各种专门化的研究工 具和手段(如视崖装置、眼动仪、多导仪等),乃至认知神经科学设备得到了 大量的运用。研究手段和研究工具的现代化,大大地提高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 精度与科学性水平。
以计算机为例,它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 计算机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功能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控制研究过程, 如用来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等。
(2)处理、 分析研究数据,这是最普遍的用法。
(3)模拟心理过程,在发展心理学中,研 究者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加工理论对被试的特定心理过程进行模拟,试图 对难以进行直接观察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在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是功能模拟 和思维模拟。
(4)作为训练工具,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和计算机辅助学习(CAL)。
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
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数量化一直是心理学家孜孜以求的梦想,但在 过去,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心理学研究的数量化特征并不明显。随着科 学技术,特别是应用数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数 量化程度越来越高,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我们曾将这种数量化 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
(1)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大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这 是由个体心理结构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等所决定的,是生态化趋势的要求和反映。从另一方面说,计算机的出现对于发展心理研究中的多变量 设计和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采用,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没有计算机,靠人工 是很难完成多元统计分析任务的。
(2)建立模型成为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的 “点金术”。近年来,验证型多元统计技术的岀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检验模 型合理性的途径,因而受到一些研究者的青睐。翻阅发展心理学的权威杂志, 采用路径分析或LISREL技术验证模型的文章数量越来越多。
(3)数学领域 的一些先进的方法或思想日益得到广泛的使用,如模糊数学方法和拓扑原理 在发展心理学中的使用。
(4)用数量化的方法改进定性分析,使定性分析更 严谨、更具有可比性,这其中典型的例证就是元分析技术的出现与运用。由 此可见,数量化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对发展心理学 的研究水平的提高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心理 规律的复杂性决定了完全数量化的不可能性,某些过分追求统计复杂化的倾 向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研究理论的进展
近二十年,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进展也很快。当前的发展心理学不仅日益 关注气质和情绪等基本的心理学维度,而且日益关注高级的元认知过程,其 中,包括儿童对自己及他人之思维、情感和信念的知识,以及儿童对于自身 之认知及社会行为的监视和调节。于是,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
一般理论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正如最近版本 (2006)的《儿童心理学手册》所揭示的,在这个时期,一个支离破碎的领 域,正在让位于一系列新颖而强有力的理论模型,这些理论模型涉及多种影 响水平上的多种相互作用的变量和维度,如生物学、心理学、近端环境(家 庭、日托中心、学校和邻居)和远端环境(社区、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影 响因素。若干重要的理论正在主导着当前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其中包括生态 系统理论、毕生发展理论和交易理论。行为遗传学的观点强调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作用;新皮亚杰主义的模型接纳了神经学因素、信息加工因素、具体任务因素对于认知的影响;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强调, 社会互动与文化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力量。
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理论
随着上述的社会性研究的重视和迅速发展,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理论也有 可喜的进展,如心理理论的重视,社会道德反思品德是年龄、教育、智力以及社会文化经验的函数理论等。
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出现两种理论趋势。
认知发展理论的智力的三层级理论
卡洛尔提出了智力的三层级理论:
最高水平层由一种因素构成,即一般智力因素;
中间水平层由七种因素构成,即流体智力、晶体 智力、一般记忆容量、一般流畅性、一般视知觉、一般加工速度、一般听知 觉;
最低水平层由许多特殊的因素所构成。
德梅特里奥和瓦拉耐兹提出智力发展的三水平系统。根据该理论, 智力被设想为一个垂直的大厦,包括三个主要的水平:一个环境指向的水平, 另一个是自我指向或超认知的水平,再一个是与信息加工有关的过程水平。
认知发展理论的五种智力新理论
提出了五种智力新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珀金斯的真智力理论,塞西的生物生态理论,梅耶尔与戈尔曼 的情绪智力理论。 .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出版了《智力结构》提出了多元智力的概念。
起初,他歹!I出了七种智力成 分。这些智力彼此不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七种智力。他承认,智力 可能不止这七种。不过,他相信并支持关于七种智力的观点达十多年之久。 它们是语言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知人的智力、自知的能力、音乐智力、 身体一运动智力、空间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主义者智力和存在主义智力。
美国耶鲁大学的斯滕伯格长期从事智力的研究,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
所谓成功智力,就是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分析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思维能力是成功智力的三种成分。
美国哈佛大学另一位心理学家珀金斯于1996年提出真智力理论。
他核查了大量关于智力测验和促进智力的研究,进而提出智力 包括三种主要的成分或者维度:一是神经智力,指神经 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度;二是经验智力,指个人积 累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三是反省智力,指解决 问题、学习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广泛的策略。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塞西提出了智力发展的生物生态理论。
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天生潜力、环境(背景)、内部动机相互作用 的函数。个体的环境资源有两类:一类是近端过程,即直接环境中与客体的 持续相互作用;另一类是远端因素,由影响近端过程的形式与质量的环境维 度组成。
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 耶尔等人于1990年提出来的。
1995年戈尔曼的《情绪智力》一书的出版,对 这个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梅耶尔等人认为,情绪智力用以说明人们 如何知觉和理解情绪,具体地说,是知觉和表达情绪、在思维中同化情绪、 理解和分析情绪、调控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力包括 自我控制、‘热情、坚持性和自我激励能力。这种情绪智力原来被称为性格。
两种理论都是从内涵范围来定义情绪智力,但不同的是戈尔曼把它定义为能 力与性格或人格倾向的混合物,比如,在能力之外加入了热情、坚持性等性 格特点,而梅耶尔等反对把情绪智力定义为能力、性格等多种因素的混合物, 而坚持把它定义为传统智力中的一种。但是,两种理论也有共同点,都认为 情绪智力包含多个因素,虽然数量有所不同。总之,情绪智力是心理学研究 的一个新领域,在概念、理论等方面都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