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云蒙漏泽春”苏轼与杜甫畅游沂蒙山时就曾留下了这样的豪情壮语。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沂蒙山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成为了人民群众与革命的红色纽带。
沂蒙山“红嫂”的故事可谓是人尽皆知。红嫂以乳汁救伤员的故我革命故事,感动人心。在舞剧《沂蒙颂》中,便给人以深刻的体会。
在舞剧第一幕中,一开始由男子群舞登场,动作豪迈大气,把整个舞剧气氛带动了起来。体现了男子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气概。与此同时,配上闪烁的光效,呼呼作响的风声音效,很形象的模仿了战场上与敌方厮杀的场面。此类舞美和演员们的动作相结合,以简介的手法告知观众主要的故事情节,重在意会,以情入景,从而达到叙事的效果,推动剧情的发展,是很好的一点。在这一幕最后,红嫂出场救助伤员,引出故事发展的主线。在塑造男子军人形象的角度看,还是颇有成就的。
关于红嫂这个人物:据广大群众的一般印象,红嫂应该是一位孩子的母亲,这一点从她第一幕以乳汁救伤员可以看出。但纵观整个舞剧片段,直至舞剧最后,除了在第三幕有少量的模仿干农活和拍围裙布一小段动作,红嫂的直观印象是更偏向于一位美丽的少女,并未给观众传达出农村少妇的形象。以至于自始至终,观众入不了戏。这就涉及到了编舞当中的形象捕捉未到位,以及演员的模仿能力问题。也可以看出更深一层,即舞剧是否深入到当地采风,是否从当地进行素材收集,人物形象是否准确定位,是否从人民角度出发,思考整个舞剧编排。 如果能沉下来,更深层次的去探究人物动作的模仿与形成,那么女主人公的形象应会较为形象。而不是在舞剧中,会产生在描绘“爱情”的错觉。
在动作素材选取上,舞剧第三幕当中,在战士和大嫂们相会的场景中。男子采用了鼓子秧歌的动作元素,女子群舞采用了胶州秧歌的动作元素。这点可以较好的体现出北方民族的特性,也显现出了我国浓厚的地方特色。做到了中西结合,为我所用。但在后来的舞段中,女子群舞又采用了古典舞元素,实为不解。首先,古典舞段确实承担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但首先,就其形式而言,与人物形象塑造差之千里;其次,“古典舞”就其本生而言,追溯于宫廷文化产物,放在民间庆祝的场合,实为不妥;最后,在同一舞段当中,舞种转换过于频繁,给人以为了填补剧情而填充动作,并非从动作本身出发进行编创。
纵观整部舞剧,即是芭蕾舞,又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那它必然以是一种兼收并蓄的面容呈现出来。然后,兼收是有了,并蓄有些差强人意。更希望的还是不要一味的在叙事编排上“讨巧”,不要为了推动剧情而去选择动作,更不应觉得“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各种舞蹈动作的选择应谨慎些,从深层次去思考舞剧的定位,以及人物塑造的意义。不要出现这种“东北乱炖”的舞蹈现象。
——何路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