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伊朗,对女性一定是考验。
干燥上火的天气、乏善可陈的食物、注意风纪的头巾或过度热情的小伙…
经不住考验的姑娘往往会选择结伴,但原因往往不是以上,不是担心被其他男人骚扰,也非是想骚某这个男人。而是,她需要一个移动wifi;还要解决vpn翻墙,让微信可以发图片、秀自拍;如果这个移动wifi还能体贴的带上充电宝并随时满电量;那就perfect了。
我对网络的需求远没有姑娘们大,互联网着重连接、即时分享,去中心化的理念。本质类同女性思维。从遗传基的角度上看,我和男性原始人差不多,讲话数量只有女性原始人的1/6。所以没有Facebook、Line、Wechat…聊天分享症。只是沉默太久,需要告诉关心我的人还活着时,似乎有些麻烦。
:[人呢?],[几天没消息,你安全吗?],[在?],[喘气]……
:在,信号不好
【今天心情不好,你能陪我聊会吗?】
:不行
【为什么?】
:网络差,发个字像阳痿,搓半天硬不起来
【这都什么比喻!】
发的蛋疼
【还没完了?汉字如此优美咋就绕不开呢】
二、
汉字是否优美,等会说。但的确有些绕不开。
手边的故事原本构想两条暗线,一条推动,一条牵引。到现在仍只有些模糊的推动编织,牵引线仍没有着落。
原设想的还有四条明线,现在看清仍还是两条,交织并行着,已经让自己有些错乱。旧信息散乱,新信息在叠上来,一层压一层,没办法及时处理。一边需要整"旧"理记忆,一边需要每天新的"触景生情"唤醒记忆,每时每刻排列组合都在变化。好想下次过安检时,把自己塞上传送带,看看他们在脑子里怎么挤的。
角色一旦设置出来,就好像有了他们自己的想法。每天他们都碰到新朋友,交换信息,有了主意,发生变化。写一个他,仿佛画他的肖像即使时安静坐那,光线一直在变化,是可以涂几笔再涂几笔,以至于却无法完成。
如果,故排按一二三单线编排辑,符合常规,也比较符合阅读习。but,但我想尝试揉在一块,在某个点时并,又在某个点分线线。尝试某种链,某种非穿越式跨逻辑接,呈现某种复却而简单的可能性。就象这些天看的伊斯兰建筑里的穆克纳斯(Muqarnas)。
三、
穆克纳斯是一种依附于穹顶内表面的三维空间结构,其单元组合的复杂性就远胜过简单重复的二维几何图案。因此呈现出自然界常见而建筑界罕见的分形(Fractal)结构,它的基本单元拱在每个不同的层级都会发生尺寸变化,但同时又完美地自我复制并相互联结。这使得穆克纳斯具有了奇幻的视觉效果。
no zuo no die,我尝试把当地下午三点左,以看到日月同辉照耀下的清真寺,庭院墙壁上的阿拉伯文。,那文字即是图画,图形即是文字的些规律重形因其背后的数学逻辑,得以展现出精确而均衡的几何美感。汇集于内部穹顶空间,深深的静谧又由祈祷者诵读经文里的音乐而律动,与透过彩色玻璃光线交织在一起好像缠绵悱恻着舞蹈,延伸再次汇聚在穹顶处好似万花筒,又引起烟花绚烂般的观感。描述成:踩着Radif滑步文字几何涂画穹顶绽放亿万花火。
这样压榨出的文字会优美吗?
从语言听读的角度来说,显然拮据拗牙。从书写的角度,楷书和隶书可能没有行书或草书适合。从会意的角度,还是有人解读出信息,并添加上他自己关于"西域"的回忆,从"意"这个角度讲勉强准确美"。
四、
分形(Fractal):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质。伊斯兰建筑通过这种最小单位的"粒子"状复制、延伸,衍化出穆克纳斯。这种风格与西方艺术在审美创造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伊斯兰艺术重想象和思索,而西方艺术则重科学与思考。
伊斯兰艺术的源泉并非表象或体验,而是非具象的想象,不讲传达而在表达。这点和中国的内省参悟,我们人不讲内容如何精确,先讲究谈话如何愉快有更亲近的思维关系。
意识维形态上,汉字比拼音字母更有建造文字领域的"穆克纳斯"风格的可能性。
五、
汉字如砖,方方正正。很便于做砌墙的"粒子",它更适应眼睛面状的视野,比拼音文字线性书写有更高的阅读效率。
汉字的构造原理是"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具有关联性,方便"望文生义"。
汉字是象形文字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正是表意性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单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
通过数理语言学中著名的齐普夫律律(ZIPF’SLAW)核算。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
法文:3.98比特
西班牙文:4.01比特
英文:4.03比特
俄文:4.35比特
中文:9.65比特
汉字有着区别于世界其他各种语言的根本特点,这就是汉语语法自身的特殊性即意合。造词组句首先考虑语意的配合,而不是语法形式的使用。结构独特,灵活多变,颇多隐含,着重意念,有利于在阅读中运用意会的方式来进行感知和理解。
汉字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它的超方言特性及超语言特性。无论广东人还是东北人,即使是日本人。把它念成什么腔,听不懂,但看得懂。
六、
以上特点使汉字在感知、理解的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速度和效率,但每个又由于周边文字环境发生着变化,对于读者来说又基于各自体验产生不同理解。而因为会意的较高阅读效率,造成一目十行,看字不仔细的习惯容易终失之一字,谬以千里。
比如:
"学而时习之。"习是指练习,意思是学了还要多加实践。却被曲解成学了还要多多复习。再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原话的意思是对长辈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后来曲解为——没有后代就是不孝。
汉字有着复制便丧失准确的特点。但丧失准确却未必影响它的优美比如"我想和你一起看朝阳"就丧失了"打一炮"的精确表达。而至正种准确的丧失丫小子它获得了各种可能性的优美
。也许将字与字的跨度架上一根思维弧线,会比较便于理解。那句与句,段与段,篇与篇的跨度用什么…图片片???
七、
当,读图畅行。随着互联网及手机照相的普及,那些清晰直观,或逼真或夸张的电子视像、照片、图片、表情、卡通,越来越挤占了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得到群众的青睐。
声、光、音、色的直观、便捷、精美似乎更容易描述一个真相。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直"用借位还是HDR合成呢?"小楼一夜听春雨"配个cospla侠士y怀抱宝剑独坐亭阁?"白发三千丈"弄个长发已及腰的待嫁美女还是耄耋老呢?"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无的的文字背后,蕴藏着多少细腻、曲折、深沉的情感体验可要怎么配啊。
老子说“大象无形”。文字便是那“无形”之“象”,因“无”而成就其“大”。“无”意味着不拘一格、幻化无尽、深不见底、恣肆无涯。一切都是未定之定、无形之形,生命有多少可能,想象就有多少空间。
八
文字的优美与文字的准确似乎是对矛盾,我几乎无法用准确复制文字分形的方法得到优美的穆克纳斯。
当有姑娘问我写故事的感觉是怎样时。我回答说:"唉,好累好累啊,完成一小段象射了,休息一会又会期待下一次高潮…某个时候,会特别特别想做爱。"
姑娘说:"呸!流氓"
我说:"我只想告诉你真实的感受。"
姑娘回了个字:"滚"
我截屏了一张图,想证明有引用海明威写作时感受的原话。网络慢的根本不可能,于是打成文字申辩,点击发送………终于成功。
回复很迅速:消息无法发送,你们还不是好友!
好吧,有人能告诉我"蛋疼"怎么表达,会优美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