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大家聊聊最近五年的经历,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虽然限于眼界经历,很多见识免不了浅薄,权当抛砖引玉。
一、初入移动互联网,踏上产品路
2011年,大四的我拿到了一个大公司A的Offer,虽然年薪很不错,但是由于当时更看好移动互联网,而且刚好有一家做手机免费短信App的公司B来校招,我就想去试试。
当时公司B才几个办公室,四五十人,和公司A的气派没法比。我跑去面试开发工程师,结果被刷了。但我不甘心,就在新浪微博上找到他们官微和CEO方老大,提了一些产品建议,结果引起了方老大的注意。之后又熬了一个通宵把建议系统地整理好,和简历一起邮件发给方老大,被方老大招到公司做产品经理。那时候产品经理不像现在这么火。我甚至都不知道产品经理是干嘛的,就到网上到处查资料,去图书馆借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两本书,花两天时间啃完,就懵懵懂懂上路了。
虽然当时只是拿着800块钱一个月的实习工资,但工作热情还是十分高涨的,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思考如何让产品体验更好。有时候在半夜里也会和方老大发短信,打电话争得面红耳赤。方老大的反应非常快,口才也好,所以当面提产品建议的时候往往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反驳了,但回去仔细想想自己的建议还是正确的。后来我就学聪明了,有建议先整理成文字,用短信或者邮件发给他。这样我就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了。
毕业时,我面临两个选择:去环境更稳定,待遇更好的公司A,或者留在待遇较低的创业公司B。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虽然两家公司给的待遇相差很大,而且因为签了第三方协议,我还需要缴纳2000块违约金。方老大当面对我说,违约金公司可以承担。我笑了笑,没接话。当时父母挺不能理解,一个是稳定的大公司,一个是初创的小公司,而且大公司给的薪水还那么多,无论怎么选,让谁选也都应该选择大公司啊。所幸父母还是比较开明的,虽然不理解我的做法,但最终还是尊重我的选择。这点让我感激至今,也让我将来在做出更多有利于自我成长的决定时不至于面临太多家庭方面的阻力。
微信出来后公司面临转型,转做2B(注:B2B——Business-to-Business即企业对企业)的安卓推送解决方案。开发工程师任务很重,只要团队里有一个成员在熬夜赶项目,我就要求自己留下来陪他。即使什么都帮不了他,帮他买点吃的打打杂也是好的。那段时间我是下班最晚的。加班报销很麻烦,我就把发票要来,替他们处理,哪怕这并不是我的工作内容。
晚上六七点钟大家还在加班,我就下楼去买些零食,自费买来给他们吃。多少个日夜大家一起通宵加班过来,项目中也曾遇到过委屈,尴尬,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未向任何人抱怨。磨难往往让一个人成长,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我一直认为:人生在于体验。体验一切爽的、不爽的、快乐、痛苦、磨难。这些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后来我因为表现突出,获得了期权奖励,应该是入职一年的员工当中唯一一名获得期权奖励的,很多老员工都没有获奖。可当时我觉得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同时公司转型做2B产品而我对2C(注:C2C——Consumer-to-Consumer即消费者对消费者)更感兴趣。2013年5月,我选择了离职。
二、放弃股票年终奖,艰难的抉择
2014年找到了一家公司C,在这家公司做小说产品,当时的公司C现金流很充沛。员工不到30人,福利待遇都不错。作为核心员工,公司为我预订了去海南的机票,去三亚团建。2015年1月份,我打算离职,去一家做户外的创业公司D做产品。要知道,当时离过年发年终奖只有十几天,离职的话意味着我要放弃有好几个月工资的年终奖,放弃公司股份,放弃海南三亚的游玩,还要搬家到杭州滨江区。
我并不打算故作潇洒,说自己如何如何毫不犹豫地放弃。恰恰相反,当时我犹豫了。第一次提出离职时,老板给我涨工资,增加股份挽留我。待个一两年,股票套现有两三百万的收入。不是所有人都能毫不动心的,至少当时我动心了!另外公司D给我开的工资太低了,面试我的联合创始人小白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所以找了个借口回绝了小白。所以,你看我当时做事情很不成熟,优柔寡断。
虽然回绝了小白,但因为14年一次疯狂的骑行经历,让我对户外充满了兴趣。当时答应小白免费给他们做产品方案。白天忙公司的事,晚上通宵做产品方案。隔两天就和小白交流,每次自以为很满意,他总能给我指出不足。他带我去见公司的客户,帮我分析职业规划。那时候我哪能禁得住他的忽悠,哈哈,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他能给予我在产品经理岗位上的指导和成长。于是,在被他 “追求” 了一个月后,我最终还是和老板提出了离职。后来小白告诉我,他面试了十几个产品经理,甚至有一个腾讯的产品经理专门从广州飞到杭州来,最终选择了我。
三、不涅槃,何以重生?
2015年1月23日晚,我走在小区路上,在朋友圈敲下了一行字:“不加倍努力,如何对得起自己今天的选择”。从那一刻起,我的心态和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因为当时收入还可以,买车或买房分期付款压力都不算大,另一方面因为放弃了那么多,所以我必须全力以赴。这两个原因,让我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以至于在尚未加入公司D之前,我就已经是一种创业的心态了。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决定了后面的路。当时我也并不知道,这段 “创业” 经历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在那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也经历了一家创业公司的颇多磨难,而这些磨难如今看来是如此的珍贵。
2月1日,我在朋友圈写到 “开始一段新的旅途,祝自己旅途愉快”。2月2日,入职第一天,把公司的核心产品方案拿出来讨论,因为很多地方并没有想清楚,受到了质疑。你看,入职第一天就面临了挑战。在公司D太多次因为方案考虑不够周全、深入,方案被打回来。当着那么多人被驳斥,真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何况我还是很爱面子的人,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以至于开产品评审会,都成为了我最忐忑不安的时刻。
后来前辈教我,在开会前私下和相关同事做好沟通,征询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其中。提前了解每个人的想法,开会时就可以更好地应对。那个春节放假上了13天班,唯一的休息日是参加同事的婚礼。
2月14日,情人节,年前上班最后一天,下午五点多,所有同事都回家了,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把入职13天的工作总结和感受写下来发给所有同事。
2月25日,年后上班第一天,公司全员脑暴,讨论公司方向、价值观,从早上9点半开到26日凌晨1点半,开了15个小时,真疯狂。产品的交互稿已经确定了,可开发工程师还没招到。我们就想各种办法,把女同事的艺术照拿出来,发到朋友圈去招人。我和小白说,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周内你必须找到安卓工程师。周五他说找到个安卓工程师,对方还没确定要来。
如果周一还不来,我打算号召公司所有同事加他微信,在朋友圈发动态:XXX(工程师名字),我们需要你!作为创业公司,我们的待遇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我们可以最用心。对于大公司他是一个零件,可有可无,但对我们他是独一无二。我想,程序员肯定没见过这种阵势啊。哪知道周一,我的idea还没落实,对方就确定要来了。有时候想想挺遗憾的,这么好的idea最终没有实施。
王兴曾经写过一条微博:“以前开会时一个年轻同事的一句话至今回荡在我耳边。当时大概是晚上12点,讨论接近尾声,需要有人整理会议记录,涉及流程图的部分用visio画比较好。我问她会用visio吗,她毫不犹豫地说 “我可以学”。这四个简单的字里有无穷的力量。”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被深深地震撼了,有多少人(包括以前的自己)做事前或者事情没做好、没按时完成总是条件反射地找出各种理由借口,总是强调客观环境如何如何困难,真正优秀的人会找内因。静下心分析哪些地方不足,下次能不能做得更好。这样的人才能不断进步。道理人人都懂,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暗暗下定决心,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创业公司会面临各种问题,管理、产品、方向问题,无数之前想都没想到过的问题。官网域名被人盗用篡改,导致所有客户网站都无法打开。域名在Godaddy上购买的,虽然英语不行,还有时差,但影响着几千家客户,硬着头皮和对方沟通要回域名。二维码在微信内扫描时无法下载App被屏蔽了,可运营活动的二维码已经贴出去了。二维码是在草料网上生成的,于是一方面我托朋友去联系草料网创始人和微信平台,另一方面考虑备用方案。诸如此类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每一天都会出现问题。没人时你得顶上,没办法就得想办法,没资源自己找朋友。困难很多,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项目很赶,为了让视觉设计师尽快完成任务,我甚至给她跪下了。产品经理是需要强大的内心和逗逼精神的。为了激发项目组成员积极性,我周六跑到公司找了一张纸,写下了“再多自个儿逗逼的岁月,也比不上一起牛逼的日子”,让组内每个人签下名字,按下手印、并用拍立得拍下一些难忘的时刻。我希望用这种仪式感让同事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这家公司、这个团队。
以前睡觉时为了避免辐射会关机,来这边24小时开机。晚上十一二点疲惫不堪到家,我会打开印象笔记,反思总结当天,哪些地方做得好,犯了哪些错误。
早上9点到公司,23点回家。我没有见过凌晨4点钟的太阳,但几乎每天都是皓月当空时才回家。人若无名,专心练剑,这是我练剑的阶段。没有人知道,每个周末我都很焦虑。每次写周报,虽然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但还是有太多地方做得不够好。海尔的张瑞敏形容创办海尔的每一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也是这种感受。人也好,团队也好,一般会待在舒适圈,往外是他的挑战圈,再往外一些是他的恐慌圈。在舒适圈待着很爽也不会出问题,但是你不到挑战圈,可能就感受不到变化。等进入恐慌圈,你可能就真的崩溃了。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是待在挑战圈和恐慌圈的边缘,既让你觉得这个事情好像不行,但又不至于崩溃掉。这样你受到的张力是最大的,你的成长是最快的。那段时间产品、管理、创业等都遇到了很多挑战,每到周六周日,我就一个人跑到公司看书,创业没有经验,管理能力也不行,就拼命看这方面的书。
作为产品团队负责人,管理上面临很大挑战。发现产品团队的工作效率还没自己一个人高,和下属沟通也不顺畅。当我从员工到管理岗位,大部分精力还是花在做事上,只把下属当做机器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当他做得不够好时,我会责怪对方,直接替对方做掉。这是很多人刚做管理时都犯过的错误。想要成为好的管理者,首先得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同时需要具备利他思维。看了《领导梯队》,我就把适用一线经理的时间管理、领导技能、常见错误打印出来,放在办公桌上。每次和下属交流前,就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不要犯那些错误。
我开始花更多精力到团队身上,不断思考如何唤起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允许他们试错,让他们快速成长。做管理者,面临再大的挫折和困难时,你不但自己不能慌,自己的焦虑也不能表现出来,还需要给团队打气和信心。
虽然我是产品总监,但我觉得能力尚不能胜任,所以从来不自称产品总监,而是产品负责人,什么是负责人,就是出了问题你要负责的!我也从不把自己局限为产品经理,更多当做创始人,因为我决定加入时,就对自己说:“不加倍努力,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决定。” 几乎时刻都想着如何让产品更好,公司更高效,有建议也会找创始人们聊。如果他们的做法不合适,也会私下给他们提建议,不会因为是老板我就唯命是从。
优秀的人不仅践行,还能通过行动去感染更多的人!公司分3个层次:初级的是创始人有参与感,想着如何把公司做好;第二层是员工认可公司文化;最高层次是除了创始人和员工,用户也非常认可企业文化,比如Google、苹果都有一帮拥趸。我喜欢看书,也喜欢挑战自己,可能这些特性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我的成长。10月12日,我参加了都市悠客俱乐部主办的杭州百公里毅行,当时公司参与毅行的小伙伴在五十公里处就放弃了,但我想挑战下自己的极限,所以从早上8点多一直徒步到第二天凌晨6点半,真正走了22.5小时,走完了100公里。
比赛结束一个人打车回家,下了出租车几乎连路都走不了。后来听说有朋友花了13个小时就到终点,颇为惊讶。原来他们的策略是跑的,有强大的后勤团队支持:按摩,提供水和食物。这某种程度上和创业类似,你在那儿埋头苦干,别人用好的策略和团队配合就超越你了。
一路走来,犯了无数错误,对创业的本质也有了一些浅薄的认识:
1.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修炼
《九败一胜:美团网王兴创业十年》中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说:“你问我创业这么多年的收获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世界观。这非常抽象,但它非常重要。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很多很多的想法。世界观会影响你认为世界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坚定不移地认为世界该是那样子,你会调整自己适应世界,那就是人生观。只有正确的世界观才有正确的人生观。另外,即使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还得有正确的方法论。没有正确的方法论,即使有正确的目的,也做不到。”
这段对创业的描述非常精准,创业,更多的是修行,是对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为了要做成一些事情,我们就要去研究世界、研究人性、研究社会运作的规律。然后通过结果不断修正。当初我根本没有想到,这次 “创业” 竟然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2.设计优秀的制度
美国就是用目前最好的制度设计、最好的教育体系、最丰厚的奖学金,将全世界最优秀最聪明的人吸引过来。创业做公司和管理国家相似。国家就是要设计好的制度,公平、公正、公开,保持社会阶层上升通道通畅,让努力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能够往上走。公司也一样,要有培训,要有公平的制度设计,让好的人才上去,差的人才下来。
3.快速成长
创业公司最重要的是快速发展,发展速度可以掩盖很多问题。公司发展很快,员工忙着学习、做事情都来不及,哪有时间搞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世界上哪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没有问题的?没有!但一旦发展慢,内部各种问题都会凸显出来。和国家类似,如果GDP增长速度够快,老百姓日子过得好,贪污腐败等问题也没那么尖锐。
4.人员招聘
创业某种程度上就像拔河,不是人数越多越好,前期找到志同道合且能力较强的人很重要。志同道合意味着使力方向一致,能力强的人拔河的时候力量就大,甚至一个人可以顶好几个人,还可以带领其他人一起拔河。CEO就是要告诉大家朝哪个方向使力,然后找到更多愿意往这个方向使力而且本身力气也很大的人。如果找来一个往相反方向使力的人,远比不招聘要好。往相反方向使力的还是个Leader就更糟糕了,他起的负面作用要比普通员工大得多。一个员工是否离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接上司。当意识到团队里面存在一个不合适的员工甚至Leader,是否有勇气用最快的速度开掉,这又取决于创业者创业的决心有多大。
5.原则清晰
以前做事总是犹豫不决,做决定优柔寡断,后来发现这其实就是因为自己心中没有一个坚定的原则导致的。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开始大量阅读书籍,把雷·达里奥、李笑来等人践行了几十年行之有效的原则先拿来尽自己最大可能践行。比如:不会去看朋友圈标题党的文章,甚至把朋友圈都禁用了;尽可能不去和别人争吵,说服对方,因为双发可能底层概念、价值观都不同;愿意在提高效率的工具上投资金钱/时间;去做正确或者重要的事情,哪怕很艰难也要做......
既然这些都是我笃信的原则,那就把它当做宪法一样严格执行!我专门弄了一份成长词典,记录自己成长时的概念、方法论和原则。通过拿来主义快速扩充自己的原则,同时在践行过程中也不断在完善、丰富。
最近两个老东家都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一家获得了7亿人民币C轮融资,另一家被13亿元全资收购。我在这两家公司时,要么有期权,要么有股票,朋友问我后不后悔。说实话,内心毫无波澜是不可能的,但不后悔。因为我一直认为,后来的一系列经历对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的锤炼至关重要,而我有了这些原则和武器,以后有很多机会把钱挣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