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豆瓣高分国产剧《隐秘的角落》你看了吗?
作为一个学心理学的妈妈,我在追剧的时候除了被紧张的剧情吸引,为那些逝去的生命叹息,还特别留意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最后黑化的不是经常偷东西、从孤儿院逃出来的严良,而是成绩优异、没有父母在身边也能照顾好自己的乖孩子朱朝阳?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了解孩子。我们眼中孩子的样子,只是他想要让我们看到的样子。
就像剧中的朱朝阳,在妈妈眼中他是乖巧听话的学霸儿子,会照顾自己,自觉地学习,除了看书没有其他爱好,买了什么都会记账,单纯又懂事。
但真实的朝阳却会记假账,藏私房钱,偷偷让朋友在家留宿,要出门时谎称是丢垃圾,和妈妈以为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作为父母我们要明白,和孩子呈现出来的样子相比,他隐藏起来的内心世界才是我们更需要去了解和触碰的。否则,孩子很可能在乖巧、沉默的伪装下,慢慢滑向危险的边缘。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孩子人格和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都像朱朝阳的妈妈一样,希望孩子不要受到“坏”的影响。那是什么决定了孩子是否会变坏,又是什么让朱朝阳这样的好学生变坏的呢?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两个问题。
01 父母的忽视,让朝阳活成了一个孤岛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最基本的3种心理需求分别是自主需要(能自己做决定)、能力需要(能体验到胜任感),以及关系需要(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归属感)。
其中第3种心理需要——关系需要,指的是我们需要获得来自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
这种需要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乃至未来的人生走向都至关重要,而在剧中,朱朝阳最缺失的恰恰就是关系需要。这也是导致他一步步黑化的重要原因。
正常情况下,朱朝阳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能够从父亲、母亲、老师、同伴、长辈,甚至是偶像那里获得归属感,使关系的需求得到满足。
然而现实却是,在严良和普普出现之前,朱朝阳的人际关系非常简单,简单到充满了孤独感。
在学校,朱朝阳没有朋友,经常被同学们欺负,一个人默默忍受着孤独和嘲笑。但他并不是生性孤僻,在父母离婚前,他也是个爱交朋友、爱说话的孩子。
严良曾经是他最好的朋友,但重逢后,严良发现朝阳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鞋子被妹妹故意踩脏,他也只会忍气吞声,怕爸爸觉得他不懂事,还说已经“习惯了”。
可见父母离婚后经历的种种给了他太多的失望,让他只想守护住这仅有的一点亲情。
朝阳之所以专注于学习,不再和同学交往,是因为他相依为命的妈妈教育他,“学生就是要以学习为主,其他都不重要。”
优异的成绩让朝阳体验到了能力的需要,起码在学习这件事上,他是有成就感的。但这并不能弥补他内心的极度孤独。
他努力迎合妈妈,妈妈说只要管住成绩就行,他就只顾埋头读书,不和其他人交朋友。妈妈说要多喝牛奶,他就一次次接过妈妈递来的牛奶一饮而尽。
就连去看爸爸,朝阳都会先征求一下妈妈的意见,不是说“我想去”,而是问妈妈“你想让我去吗?”
虽然朝阳已经尽力压抑自己的感受,努力扮演妈妈心目中的好儿子,但妈妈并没有回馈给他足够的爱。
朝阳的妈妈在景区工作,每次一走就是好几天,留朝阳一个人待在家里。她和儿子交谈的内容不是好好学习,就是多喝牛奶,几乎没有触及心灵的内容。
婚姻带给她很大的伤害,但她却没有在这段关系中保护朝阳,而是把对前夫的不满化作对朝阳的极度控制,控制他的饮食、零用钱、人际交往,甚至是他的想法。
当她和马主任偷偷约会的事被朝阳发现后,她没有安慰孩子,而是强迫孩子喝刚热好的牛奶。朝阳怕烫,小口小口地喝,妈妈就生气地抢过杯子,喝了一大口,喝完还说,“这不正好吗?你怪妈妈没有照顾好你是吗?”
妈妈之所以会这样逼着朝阳喝牛奶,是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孩子只有顺从自己、依赖自己,她才能确定孩子是爱她的。
朝阳在妈妈的步步紧逼下终于喝完了牛奶,却因为妈妈想要给他擦嘴时他做了一个闪躲的动作,而再度惹怒妈妈。
在这段短短的剧情中,妈妈的情绪被3次激怒,出现了多次转折,从开始的愧疚,到朝阳违抗她时的愤怒,再到对丈夫的怨恨,对可能失去儿子的恐惧,最后化作更深层次的愤怒,把一切的怒火发泄到了儿子身上。
我们不能说朝阳的妈妈不爱他,在危险面前,她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保护儿子,但同时,她也在不断地伤害孩子。
妈妈有时间和马主任约会,却对儿子的内心感受毫不在意,表达爱的方式永远只有做一顿好菜。这怎么能让孤独的朝阳感受到爱和安全感呢?
再看朝阳的爸爸,也许离婚前,他曾经是个好爸爸,带给儿子不少美好的回忆。但在离婚后,他已经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现任妻子和女儿晶晶。
他不知道儿子穿多大码的鞋,明明是带儿子去购物,却半路跑去给女儿买裙子,让朝阳短暂的幸福戛然而止。
正是他对妻子、女儿的偏爱和纵容,才使得朝阳一次次地受到伤害,最后导致晶晶坠楼事件的发生。
在爸爸失去女儿后,朝阳一度以为,爸爸会给他多一点的关心,毕竟他是爸爸唯一的孩子了。可让他寒心的是,爸爸还是把阿姨放在第一位。
生日时,爸爸把朝阳一个人留在餐厅。朝阳因为坠楼事件被阿姨毒打,在楼道里贴满了他是凶手的告示,爸爸却从没有关心过他,反而日夜守着阿姨,包庇阿姨的“恶”。
好不容易爸爸主动来找自己,还是为了妹妹的事想要套自己的话,说到底还是不信任他,不在意他的感受。这些事一件件,一桩桩,给了朝阳一次又一次的重击。
尽管这样,朝阳还是爱爸爸的。他在恶的路上越走越远,只是想要抓住他仅有的那点东西,维系住和父母的爱。
前面提到过人都有关系的需求。我们需要被爱,被关心,进而和对方产生紧密的联结。
这种联结能让我们感到幸福,有更强的复原力去面对逆境,即使遭遇不幸,也愿意做个善良的人,善待这个世界。
可惜朝阳很少有被爱的机会。妈妈让他活成了一座孤岛,没有好朋友可以吐露心声。最亲的父母也很难给他心灵的温暖,几乎没有关心过他的感受和想法。
所以朝阳一方面对爱极度渴求,害怕做过的错事被父母发现,会最终变得一无所有。另一方面,他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轻易付出真心,渐渐变成一个冷漠的人。
02 生命中这三道光,让严良活成一个正直的人
和朝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坏孩子”严良。严良小的时候亲眼看着爸爸被警车带走,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孤儿院,过着困苦的生活。但他的“关系需求”却被三束光照亮了。
首先是他的爸爸严文斌。虽然很小的时候严良就离开爸爸生活,但他一直坚信爸爸是好人,是被冤枉的,所以他对父子重逢有着期盼,内心深处想和爸爸一样做个好人。
其次是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女孩普普。严良曾说,他刚进福利院的时候,以为自己根本活不下去。幸好有普普每天陪他聊天,他才撑了下来。
从严良带着普普逃跑,努力给普普的弟弟筹钱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非常珍惜普普,感激普普陪他度过了灰暗的岁月。
从剧中很多细节也可以看出,普普是个温暖的人。她会帮朱朝阳擦鞋子上的脚印,在晶晶面前替他打抱不平,还会给张东升包扎手指,问他脸上的伤疼不疼。
虽然从剧情推断,普普可能并不像表面那么纯真无邪,但她善意的小举动,确实温暖了朱朝阳和张东升,更何况是一起长大的严良。
第三个给严良爱和关怀的是民警老陈。虽然严良一开始并不信任老陈,但老陈却用实际行动感化了他,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温暖。
严良想见爸爸,老陈就带他去精神病院和爸爸见面。严良不想回福利院,老陈就申请做他的监护人,打算亲自抚养他。
严良身处危险时,老陈总会奋不顾身地赶去救他,甚至因为身上有伤而丢了性命。这样的信任和付出,怎么能不打动严良?
心理学家哈洛韦尔曾在他的著作《童年,人生幸福之源》里指出,联结能够带给孩子坚实的安全感,让他们更乐观、更幸福,面对挫折时有更强的复原力,在学业和事业上更易成功,也更愿意帮助别人,做出利他行为。
孩子主要从父母这里获得联结感,感受到被爱、被理解、被重视。但即使是像严良这样无父无母的孩子,也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联结,比如祖父母、老师、朋友,甚至是偶然遇见的陌生人。
哪怕生命中只有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孩子也能获得力量,在挫折和困境中努力前行,不负这个人的期盼。
03 两个孩子给我们的启示
朱朝阳因为得不到爱而走向黑暗,严良却因爱走向光明。他们两人的故事给了我们3点启示。
1、给孩子真正的爱
作为父母,我们要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给他真正的爱和关心。
只关心孩子吃得饱不饱,学习成绩好不好,却不在意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这不叫爱。
真正的爱,是看见孩子这个人,关心他在想什么,现在是什么感觉。即使他和我们的想法不同,感受不同,也别急着去否定他,批评他,甚至因为对他的不满而把情绪肆意地发泄到他身上。
和孩子共情,耐心地倾听他,理解他,再找到合适的方法支持他,帮助他,才是孩子需要的爱。
2、尊重孩子“关系”的需求
人是社会性动物,没办法离开群体独自生活。漫长的进化历程使得我们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
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要鼓励他和其他人交往,让他有机会、有兴趣去磨练自己的社交技能。
孩子上学后,也要尊重他交朋友的需求,不能像朝阳的妈妈一样除了学习否定一切。那会让孩子很孤独,容易被排挤,将来难以适应社会,也更容易被带坏,走上歧途。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就会在学校或者社会抱团取暖,寻求同龄人的认可。当靠近他的是坏孩子,或者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时,他就很可能会在怂恿下做出无法挽回的事。
3、不要让孩子成为失败婚姻的牺牲品
离婚本身并不一定会伤害孩子。
如果离婚后父母依然很爱孩子,能尽到父母的职责,彼此之间相互尊重,不在孩子面前中伤对方,不把对对方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还是可以健康成长的。
作为父母,即使我们在婚姻中受伤,也要保护好孩子的感受,不要让他成为牺牲品。
另外,无法抚养孩子的一方一定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继父/继母无法替代孩子心中父亲/母亲的角色,阻碍另一方看孩子,只会造成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乃至今后恋爱观、婚姻观的建立。
最后,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爱守护,关系的需求被很好地满足,远离世上隐秘的角落,向阳而生。
我是小样妈,复旦学霸妈妈,脑功能培训师,专注分享0-6岁育儿、早教方法。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