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父亲最近的电话打的更勤了一些,当落实了我回家的日期之后,便心满意足的笑着挂了电话。
1、农村的年味
农村的年味似乎要比城市的年味来的稍早一些,一到腊月间,有猪的杀猪,有羊的宰羊。生意人忙着进货,怕年前下雪,道路不通;庄稼人春种秋收,一年到头了,期盼着能过一个丰足的好年;外出的人忙着抢票,赶大年三十儿到家,和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该存的柴火多存一些,火要烧得更旺;该买的年货多买一些,多买一些水果糖果糕点,各家小孩来串门儿,给孩子的口袋装得满满的;多买一些鱼,多买一些菜,过年要挨家挨户换着请客呢。
2、城市的年味
城市里的年味总是姗姗来迟,可以看到超市里各色新年大礼包、新年酒、新年糖。街道两旁装扮的非常漂亮,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各种灯光亮起来,灯光璀璨,很是耀眼,五颜六色,很是好看。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其他大的变化。该上班的依旧上班,该堵车的时候依旧堵车。
可是,等到大年三十前后两天,变化就大了。出租车不用抢;公交车变得冷清,甚至可以享受一个人包了一辆车的感觉,司机一路哼着小曲儿开到了终点;地铁不再拥挤,一个人可以包一节甚至几节车厢;哦,对了,停车也很方便,诺大的停车场,零散的几辆车。已经过年了。
3、小时候的年味
当我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那时候我最喜欢过年了。最高兴的是过年有新衣服穿,过年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美味佳肴。平时不会穿到新衣服,也不会有很多好吃的。
除夕那天,我便开心的帮助父母大扫除,我最喜欢的是将旧的对联撕下来,虽然父亲总是说不用撕的那么干净、那么仔细。父亲负责贴对联,挂灯笼,母亲负责煮肉、做饭,我负责扫地。三十晚上高兴的睡不着,初一一大早便会一骨碌爬起来,穿上新衣服,看父亲母亲在那敬天敬地,放鞭炮,俗称“出天星”。父亲每次总是起的最早的一个,必定挨个儿把我们都叫起来,然后一起出天星。
当然,讲究也比较多,过年前三天有很多讲究。不能动剪刀,这个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不能扫地,因为会把财气扫走;不能往门外倒水,怕庄稼会被水冲;还有,不能睡懒觉,如果初一早上睡懒觉,一年都会昏昏沉沉。讲究很多,大家也很遵守。新年新气象,图个吉利,图个好兆头。
小时候,家里人多很热闹,外出的人过年都会赶回家,一大家族人,一起吃饭。三十晚上在我家吃年夜饭,初一早晨在大叔家吃饺子,下午在二叔家吃炒菜,初二上午在三叔家喝酒,初二下午在小叔家吃炒菜,初三到外婆家去拜年,然后挨个儿去给大舅二舅小姨拜年。小孩子一起玩鞭炮,看电视。到了初六,大家陆陆续续开始忙了起来,外出打工的人喜欢选择初六、初八乘车,图个吉利。庄稼人会赶早儿拿上锄头,在地里忙活起来。
4、长大后的年味
长大了,成家了,感觉年味也越来越淡了。过年有时候在娘家,有时候在婆家,有时候在城里。
在娘家过年的时候,初一早晨父亲不再挨个儿叫起床了,独自一人便把天星出了。对穿新衣服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平时总会买一些衣服。相比大鱼大肉,更喜欢包谷糊糊的清香。
有时候在婆家过年,早晨起来只是粗糙的放一挂鞭炮,便自由活动,也没有太多讲究,想睡觉就睡觉,没人管。
在城里过年,城里人大多回老家去了,外面停车场几乎看不到一辆车,空空荡荡,内心也空空荡荡的。去看一些灯会,回来发个朋友圈,发现你今天发的却是他昨天发的,再一看,定位都在一个地方,这种心情,你懂得。虽然如此,总还是乐此不疲。
5、年是相聚的味道
年,越来越近了,内心并没有太多波澜,年的期盼不再是穿一件新衣服,不再是吃吃喝喝。有的只是,上了一年的班,终于有了一个小长假,一家人在一起,幸幸福福,团团圆圆。放下疲惫,放下烦恼,一起,聊聊天。年过了,就是新的一年,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年过了,为了生活,需要继续努力。长大后渐渐懂得,年味,原来是一种相聚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