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每次读苏东坡的这几句诗都会联想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隔着时空两位诗人的思想用诗歌来碰撞,人生就是如此,我们只负责好好飞,留不留下痕迹又有什么关系呢?
苏轼写下这几句诗时才24岁的,正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却已经把人生看得如此通透。我们只了解苏轼的人生下半场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他笑对苦难的潇洒,却不知道这样的潇洒伴随着他人生的始终,而这种通透和豁达一些源于作为哥哥的担当。
苏轼在与弟弟苏辙的互动中,思考人生,学会担当,用豁达和通透给弟弟以安全感。
明代人搞了个“唐宋八大家”排行榜,结果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上榜。这样的文学家族在历史上他们不是唯一,比如还有“三曹”,但是像“三苏”这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实属少见。
弟弟苏辙视哥哥苏轼为老师,为知己,相差两岁的他们一起长大,一起科举,然后一起考中进士,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传为美谈。
他们一生相聚在一起的时间很长,离别后则以诗文互动。有人统计苏轼的一生有一半多的时间有弟弟相伴,而他们无论相聚还是分离,互相都要用诗文唱和,所以留下的诗文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和子由渑池怀旧》就是苏轼和弟弟《怀渑池寄子瞻兄》的一首诗。
这两首诗写于嘉祐六年,即1061,那一年,一同考中进士科的苏轼与苏辙,又一同参加殿试制科策问。苏辙在文章中言辞激烈地指出仁宗皇帝不能居安思危等问题。
他的策问试卷交了之后,连自己都认为肯定不过关,考官们也是意见不一,比如司马光就想把这篇文章列为三等(当时哥哥苏轼就是三等,即最高等,因为一二等形同虚设),可是很多人反对,考官胡宿甚至想以苏辙对皇帝不恭直接让他出局,最后还是仁宗拍板说:本来就是广开言路纳贤才的,最后人家说话直就让落选,这让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
于是就把苏辙列入下等,最后任商州军事推官,而苏轼任凤翔府签判。当时他们的父亲苏洵奉命修《礼书》,苏辙就要求在京城侍养父亲。
苏轼去凤翔任职时苏辙一直送到郑州后两人才离别。苏辙想着哥哥这一去独自一人,前路艰难,于是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的诗: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这首诗中第一句交代他们分别时的地点。第二句“雪泥”一语双关,指自然之途艰险,也指人生之路上的坎坷。三四句写对哥哥的牵挂。五六句回忆往事——自己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与哥哥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七句虚写,想象哥哥如今再次经过渑池时只有一个人走,末句与李白的“萧萧班马鸣”有异曲同工之妙,写自己在哥哥离开后就像离群之马没有方向只有哀鸣。
苏辙的诗歌中有对哥哥的牵挂,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自己未来不知何去何从的慨叹。
而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时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七言律诗双句押韵的几个字——泥、西、题、嘶,和弟弟那一首完全一致。形式要求太严苛了,很多时候内容就要打折扣。可是苏轼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可以兼顾内容和形式。
这首七律开篇四句就回应弟弟的困惑,苏轼在诗歌里不是为弟弟指明方向,很多时候在一个人看不到未来时,最好的安慰方式并不是试图告诉他前方的路怎么走,因为每一个人的路都要自己走,别人说什么都不作数。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这样到处奔波像什么呢?大概像鸿雁那样吧,南来北往,不停飞翔,偶尔在雪泥中会留下一下痕迹,但很多时候鸿雁只是飞翔,留不留痕迹有什么关系呢?
苏轼其实借此勉励弟弟,做好自己就好了,像鸿雁那样去飞翔,就算少有人肯定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诗歌的后四句苏轼回忆和弟弟一起的往事——科举路上,经由蜀道,山路崎岖,骑的马死了,只好借了一个蹩脚的驴子赶路,驴子在长长的路上嘶鸣着;赶考路上经由渑池,僧人奉闲招待了他们,哥俩一起在寺庙的墙壁上题诗。
可是如今再经过渑池,僧人奉闲已经去世,寺庙里只有安放他骨灰新造的小塔;题诗的墙壁已经倒塌,旧日的题诗也已经不见了。物非,人亦非,往事在渑池已经没有了痕迹。
人生就是这样得不断和过去告别,苏轼用诗歌劝弟弟不要纠结过往,未来路很长,我们有满满的记忆和兄弟情谊,带着这些前行就好。
好风经常想如果没有苏辙,没有与苏辙的诗文互动,苏轼的诗歌还会不会如此通透?
就如同他的《水调歌头》,因思念弟弟而起,最后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结,这样的豁达中藏着一个哥哥的担当,他希望向弟弟表达自己的劝勉和思念之情,但作为哥哥,他不要弟弟伤感,所以诗文就越来越通透了。
隔着千年,我们读苏轼的诗歌,也读到了哥哥般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劝勉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参考资料: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
《宋史·苏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