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非理性行为
现代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因为在农业社会,孩子是投资品,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动力,所以,人们愿意生;而现在,孩子是消耗品,养孩子不划算了,所以生育率就降低了。
经济学通常关注的是人的理性行为,它推崇的是理性人的经济学假设。也就是说人类的行为,总是会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合理的决策。
日常生活的很多问题大多超出了理性范畴,现有的解决方法已经不那么适用了。我们只有从非理性的行为规律入手,抛开种种假象,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
经济学经常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反直觉”,虽然在人的活动中理性起着主导作用,但是非理性的因素一直在起着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理性和非理性处于一种有机协调的状态,人的活动才是合理的。因为我们的大部分认知是建立在个人的生活经验上的,人们只能面对系统的一部分,只能接触到少部分的系统参与者。
所以,在真实的商业世界,当我们明白了,很多经济行为是建立在不理性的基础上,我们要想更容易理解经济学的观点,要想更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就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观察整个环境,而不是单纯地把我们能看到的经济规律套用在看不到的地方。
《鱼价引爆经济学》金句:所谓的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资本运营的游戏法则
资本运营是资本和资产的交易,投资是用资本来换资产,融资是用资产来换资本。
商务模式把投资者分为实业投资者、金融投资者和证券投资者三种类型。
实业投资者是买鸡卖蛋,把投资购买的项目当做鸡,指望这只鸡不断下蛋,“蛋”就是这个项目产出的产品。
金融投资者是买蛋卖鸡,投资购买的是半成品的蛋而不是成品的鸡。他们要把蛋孵出小鸡,然后再把小鸡养大后,去市场卖掉,赚取孵蛋的工钱和养鸡的升值溢价。金融投资者大多是中视者,他们关注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要买的不是现货而是期货。他们除了会为你带来资金之外,还可能提供管理经验和融资渠道。
证券投资者是买鸡卖鸡,在鸡的价格下降时买入,在价格升高时抛售,赚取中间的差价。但大部分人不可避免地陷进了高买低抛的陷阱。证券投资者属于资本家中的投机,投机者本身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他们是资本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没有他们承担风险,真正为项目创造附加值的金融投资者就会望而却步。
根据自身的需求对投资者的商务模式进行优劣对比,权衡自己的得失,明确自己准备付出什么代价去交换投资者所带来的资源。
只要了解了其中的技巧,谁都可以掌握资本运营游戏的法则。
《资本的游戏》金句:资本运营简单说就是资本和资产的交易,用资本来换资产就是投资,用资产来换资本就是融资。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思想和政治舞台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也是20世纪西方世界应对内外危机的枢纽型人物。
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学术味道的社交圈子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凯恩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凯恩斯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剑桥大学精英的秘密组织“信使会”,哲学是凯恩斯生活的基础,他研究经济学是在接触哲学之后的事情,关于生活目的的哲学优先于关于生活手段的哲学,也就是经济学。
在30年代,凯恩斯发起了一场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根本转变的革命,也就是“凯恩斯革命”,在这一时期,他出版了凯恩斯革命的核心文献《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西方学者评论凯恩斯时说他“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
凯恩斯的理论在上世纪末逐渐被引入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实际操作,中国将凯恩斯主义与自己的国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济理论模式。
经济学是一种讲究效率、研究需求满足的思维方式,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改进生活、认识世界的武器。了解基本的经济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行为的效率、思考的目标性,更好地从个人的成本收益角度衡量自己的得失,让生活更轻松。
《凯恩斯传》金句:“长远”是对当前事务错误的指导,因为从长远来说,我们都会死。
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
2008年1月美国白宫推行了一项带有凯恩斯主义色彩的财政刺激计划,这将为一揽子临时减税1500亿美元计划提供支持,该计划有助于抵消私人需求萎缩的影响,没有新增加的政府支出。该妥协方案直接将大部分减税措施指向了工薪家庭,包括为不缴纳所得税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税收抵免,这是对经济放缓所做出的温和回应,虽然仅占GDP的1%,但却是国会有史以来批准得最迅速的款项。这也证明了立法程序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尽管如此,危机仍在蔓延。那些预感到危机的公司包括所谓的单一险种保险公司,它们已将市政债券保险的传统业务扩大到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和担保债务凭证提供收费担保。单一险种的损失导致投资者开始怀疑他们承保的其他证券,包括市政债券。美联储在帮助所有遇到抵押贷款风险的公司时遇到了巨大的压力,并没有做逆回购。
2008年3月,美联储推出了定期证券借贷工具,这项创新计划最终将向非银行机构提供流动性,允许五大投行用流动性较低的抵押品换取流动性较高的抵押品,稳住金融系统。
自1936年以来首次动用《联邦储备法》的紧急贷款权利,所以需要运用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刺激手段来帮助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