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的时候,是母亲的大娘接生,她是当时远近有名的接生婆。
这个大姥姥接生的孩子无数,直到后来有了医院,她的“职业”生涯才算是结束。
大姥姥有四个儿子,四个女儿,也算是多子。那个时代,生个十个八个孩子似乎都很正常。
大姥爷当时是村里的村支书,算是有头有脸。并且一家人因为这个光环在村里受人尊重。
大姥姥虽然是旧式思想,但是不顽固。也很好求,别人有什么事情找到她,她都很热心。
特别是女人生孩子这一“大事”,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半夜三更,她都痛快应承。
她接生的孩子都很稳妥,没有一个死掉,或者出现意外。
她自己这大半生都在迎接新生命诞生,也算是功德的善事,然而却不料想,去世的时候很悲惨,没有得到善终。
2
这事情还得从她生命垂老开始,因为老年病,她被四个儿子轮流照顾,在农村,这种照顾就算是很普遍,差强人意的直接把你扔到一个茅屋里就不闻不问了。
一个儿子家呆十天,然后换下一个。按理说十天时间也不多,总不至于太过分吧,结果却真是好儿子不如好儿媳妇,更甚者是儿子媳妇“齐上阵”。
在二舅家和老舅家能够舒心些,在大舅和三舅家就会鸡犬不宁。
二舅早就去世,二舅妈守寡,拉扯俩孩子,很不容易,直到舅妈儿子娶媳妇,才多年媳妇熬成婆。
她有一颗善心,待大姥姥很细心周到,端屎端尿。
老舅妈也很好,特别爱干净,又很温柔,待大姥姥也没得说,洗洗涮涮不嫌脏,不嫌累。
每次到这两儿子家,媳妇都精心,她的状态也很好。说到底儿子伺候娘很少,都是媳妇管的多。
然后到大舅家,就是别有洞天,另一番景象了。大舅妈骂骂咧咧,天天不给好脸,还带着不给做饭,不给烧炕,污言秽语那就是家常饭。
她年轻时候也是很开面的人,当过妇女队长。又被当时是村支书都大姥爷相中,才嫁给大舅的。
按理说这样一个有“身份”的人,不至于对孝老爱亲的道理不懂吧?可是偏偏就是让人“刮目相看”。
三舅当村官时候,三舅妈还算收敛,等后来不当村官了,那就原形毕露了,耀武扬威,颐气指使,对着大姥姥吆五喝六,甚至动了手。
大姥姥虽然80多岁了,但是她不糊涂,谁对她好谁对她孬,她心里明净似的。
对她好的她也顺心,也不闹腾,对她不孝顺的,大姥姥也“作”,于是满屋的臭气熏天,甚至故意把屋里弄的乱七八糟,哭天抢地,又喊又叫,邻里不安,叫他们也不安生。
这样矛盾激化,导致最后水火不容的境地。两个儿子也是和媳妇一个鼻孔出气,对大姥姥睁一眼闭一眼的。
3
大姥姥临终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她在大舅家去世的,死因大家都没有去追究,必定是人已垂老,死亡也是不足为奇,但是她其实是摔死的。
我的舅舅到现场一看,她整个一半脸都是血色淤青。并且张着嘴,眼睛也没有闭合,脸色扭曲,想必很痛苦。
这还不是令人感到难过的,最叫人觉得难受的是她死后的半上午,竟然没有人给她穿衣服,赤裸裸没有一件遮羞布,来往的亲人一到现场,是震惊,是难过、是痛心 、是害怕、是同情……
她的样子极具恐怖,睁着眼,张着嘴,胳膊半抬,花白头发,光着身子,身材枯瘦,那种场面想想都叫人忍俊不禁。
大舅两口子恨不得一时把她给埋了,谁要多说一句,他们就叫人哑口无言,并扬言多管闲事不嫌麻烦的,可以把死人拉他们家去安排。
这种状态谁还会管,况且他自己就是长子。儿女们似乎都很淡漠,哭的人都寥寥无几。
阴阳先生的话不绝于耳,这老太太可都是六十岁以下的人的救命恩人(那时候她可是接生婆,并且远近闻名),接生过的女人都不计其数。
话虽如此,却淹没在无情无义的冷漠中,自己儿女尚且如此,何况外人?
她的后事草草了事,她的儿女被人们一次又一次谈论。她的生平被人尊重,被人称赞。
但是死后却留下唏嘘不已的一个场面。
4
我记得小时候听到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儿子不善待老母亲,母亲又瞎又聋,所以他就给母亲吃带沙子的米,用一个破旧豁口的碗盛饭。
媳妇也一样恶毒,有一天竟然推着一个破板车,把婆婆推到山上,想着叫她自生自灭。
小孙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和母亲一起抛弃奶奶的那一刻,他对母亲说了一番话,等你老了,我就用那个豁口碗给你盛饭,也用这个破板车推你……
媳妇一听大惊,吓得赶紧把婆婆推回去,并且开始善待老人。
她是亡羊补牢,及时回头。而有些人即使是错的,也不愿意回头。
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真正的缺失是人性的泯灭,不是思想的觉悟。
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每一个人都是应该孝顺父母,这是作为人的最基本道德素养。如果给予你生命的人都可以放弃,那么这个大大的人字将要为其改写。
你做的就是儿女的榜样,将来儿女如何对你那都是今天埋下的根。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连善待自己亲爹亲妈都做不到,那么这一世就是枉为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