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帝任命四弟南徐州刺史、长沙王萧晃为中书监,当年,高帝临终前,将萧晃托付给武帝,特别嘱咐要让萧晃留在京城中或京城附近任官,不要派他去边远的地方,又说:“宋氏如果不是亲骨肉之间互相残杀,外姓人怎么会有可乘之机?你们应该深以为戒!”
当时朝廷制度规定:亲王们在京都时,只可以带四十名武装侍卫。萧晃喜欢武士的威仪,离开南徐州时,他私下带着几百件个人用的武器返回建康,被负责防禁的部门发觉,扔进了长江。
武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打算将萧晃绳之以法。豫章王萧嶷叩头哭泣说:“萧晃的罪过,诚然是不可饶恕,请陛下想想父王对萧晃的疼爱呀!”武帝也低下头哭了。从此,武帝对萧晃不再有杀机,也没有信任和宠爱。
武陵王萧晔多才多艺,但性情直率,也得不到武帝的宠爱。有一次,他参加皇宫御宴,喝得酩酊大醉,倒在地上,帽子边上的貂尾都沾上了肉汤。武帝笑着说:“肉汤把你的貂尾都弄脏了。”
萧晔回答说:“陛下您喜爱这些羽毛而疏远骨肉。”武帝很不高兴。萧晔把钱财看得很轻,喜欢施舍,所以,他自己没有积蓄。他把自家的后堂山叫做“首阳山”,就是抱怨自己生活贫困和武帝的薄情。
高帝萧道成共有十九子,五子萧晔当时不过才十几岁年纪,以下诸王更为年幼。武帝对这些幼弟管理得极严,诸王除了五经之外,只能看孝子图而已,又规定诸王年纪不到三十的,都不得娶妾。后来议论朝事的人都说,武帝要比魏文帝曹丕好些,但不如东汉明帝刘庄。
益州的大度獠人自恃占据着险峻,骄横狂暴、为所欲为,朝廷先后派去了许多刺史,但都不能制服他们。等到陈显达接任益州刺史时,他派遣官吏去催缴田赋捐税,獠族首领说:“长着两只眼睛的刺史都不敢要我缴纳租调,何况这个独眼刺史。”于是,杀掉了陈显达派去的官差。
陈显达不动声色,分别安排将领官吏,声称要出去打猎,在夜里突然发动袭击,将大度獠地区的男女老幼全部斩杀了。
自从东晋以来,益州刺史一向都是由著名的将领来担任的,从武帝开始任命十弟、刚刚十四岁的始兴王萧鉴为益州刺史,将陈显达调回建康,担任中护军。
之前,盗匪头目韩武方聚集着一千多名党羽,截断水源,横行霸道,地方官府无法阻止。萧鉴赴任走到上明时,韩武方向萧鉴投降,部下都请求萧鉴杀掉他,萧鉴说:“杀了韩武方,就失去了信用,也无法规劝别人改过从善。”
于是,萧鉴向朝廷报告,请求饶恕韩武方。因此,在巴西一带从事抢劫的残暴蛮夷也都闻风投降。萧鉴继续进发,走到新城时,路上纷纷传言,说:“陈显达正在大肆招兵买马,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
萧鉴于是停在新城,派典签张昙晳前去观察形势。不久,陈显达派来的使者来到萧鉴停留处,手下人都劝萧鉴逮捕使者。萧鉴却说:“陈显达高风亮节,尽心效忠朝廷,一定不会有这种事。”
过了两天,张昙晳返回,详细说明:“陈显达已经带领全家人离城,早晚都希望殿下能到达。”于是,萧鉴才继续赶路。萧鉴喜欢文学,生活简朴,他所使用的器具和服饰都和普通士大夫一样,因此,蜀地的人民都非常高兴。
武帝的十几个弟弟中,他最信任的就是同母弟弟萧嶷。就在这一年,武帝颁下诏书,命令将豫章王萧嶷的封邑增加到四千户人家。
在刘宋元嘉时代,亲王进入宫内的斋阁内,可以穿便服拜见皇帝,只有到太极殿四个厢房时,才穿正式官服。元嘉以后,这种制度也就取消了。
武帝因为对萧嶷极其友爱,凡是宫内歌舞宴饮,都允许萧嶷按照元嘉时代的制度穿戴。萧嶷坚决辞谢,不敢这样做,只有武帝来到他的家里,他才敢穿上便服陪宴。
他将自己平时的衣服、器具的标准,连同自己的一举一动,全都向武帝汇报,从不独断专行,开支都务求节俭,武帝对萧嶷的做法并不赞成。
萧嶷一直担心自己的地位太高,权势太大,多次请求解除他扬州刺史的职务,改授给竟陵王萧子良,武帝始终也没有答应,还对他说:“扬州刺史这个官你要当一辈子,不要再多说什么。”
武帝又将萧嶷任命为大司马、竟陵王萧子良为司徒,将萧映、王俭和王敬则三人一并加授为开府仪同三司。
萧子良起用范云担任郡守,武帝对萧子良说:“我听说,他在你面前经常卖弄才能,朕没有追究和惩罚他,应该宽宥并把他调到边远地区去。”
萧子良解释说:“事实并不是这样,范云经常对我进行规劝教诲,他写给我的谏书,我仍然保存着。”说完,萧子良就拿出来呈上,大约有一百多张纸,言辞十分恳切直率。
武帝看后不禁叹息,对萧子良说:“没有想到范云能够这样,你正需要这样的人辅助,怎么能让他去边远地区镇守呢!”
太子萧长懋曾经到东田观看农夫在田间收割时的情况,他回过头对随从的宾客们说:“收割是一件很值得一看的事。”大家都纷纷点头称是。
只有范云在旁边说:“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这三个季节的农田劳作,实在是一件长时期劳苦之事,只愿殿下能够了解耕种和收获庄稼的艰难,不再贪图一时的享乐!”
刘宋以来许多庶族地主,为了能成为世族以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世族户籍中加入伪造的父祖爵位,高帝时期就命令门下黄门郎虞玩之等人重新校订户籍。
武帝即位后,又另行设立校籍官,设置令史,限定令史每天每人都要查出几件违法的奸诈之事,那些被认为是伪造的户籍,一律退回本县改正,称为“却籍”。这样连续几年都没有停止,百姓为愁苦不安、怨声载道。
外监吕文度就此启奏皇上,武帝下令凡是撤销户籍的,都要发配远方戍守边疆,百姓大都畏罪逃亡。富阳百姓唐寓之趁机蛊惑人们起来叛乱,攻陷了富阳。三吴一带被撤销户籍的人纷纷投奔富阳,人数多达三万。
吕文度和茹法亮、吕文显三人,都凭借奸邪谄媚受到武帝的宠信。吕文度身为外监,独揽禁军大权,而使领军成为挂名的虚职。茹法亮担任中书通事舍人,权势更盛。王俭经常说:“我虽然身居高位,现在掌握的权力又哪里比得上茹公呢!”
唐寓之攻陷了钱塘后,吴郡各县县令大多弃城逃走。唐寓之于是在钱塘称帝,封立太子,设置文武百官。接着,派他的大将高道度等人攻陷东阳,杀死东阳太守萧崇之;又派大将孙泓进犯山阴,孙泓走到浦阳江时,浃口戍主汤休武击败了他。
武帝派几千名禁军,几百匹战马,往东进攻唐寓之。禁军抵达钱塘,唐寓之手下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对骑兵都十分惧怕,双方刚一交战,唐寓之全军崩溃,禁军抓住了唐寓之斩首,进而平定叛乱的各个郡县。
胜利后的禁军对百姓进行了大肆奸淫掳掠,班师后,武帝听到了这一情况,就下令逮捕军主陈天福将他绑赴刑场斩首,免除左军将军刘明彻的官职,削除他的爵位,发配到东冶做苦工。
陈天福是武帝平时最宠爱的大将,他被处死,朝廷内外无不感到震惊。武帝派刘系宗前往禁军去过的郡县安抚百姓,走遍了遭到叛民进攻的郡县,对于被胁迫而参加叛乱的百姓,一概不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