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的风吹得呼呼的响,各式各样的血压计、血糖仪、体重秤加了个蓝牙和APP就堂而皇之以智能之名登上了电商网站的货架。今天先不去谈它们,先谈一谈销量的排头兵-智能手环。
回顾往昔(其实也没几年),第一支现代意义的智能手环来自JAWBONE,TED演讲的舞台上出现在大众面前,那是2011年。
随后跟进的Fibit推出首款产品已是两年之后了。但经过奥巴马的亲身广告后来居上,占据了主场优势。很快,各大科技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
三星的Gear fit,索尼的Smartband,微软的Band。当然不能忘了小米手环,借助超高性价比,销量那是好的一塌糊涂。华强北沸腾了,千军万马挤上了独木桥。后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手环为什么普及的好,因为它便宜又便携,而且日常能持续使用,白天计步,晚上测睡眠,不管白天晚上还可以监测心率和体温。这么个小小的身体里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实力呢?当然全靠它背后那几个亮晶晶的传感器。
最常用的计步功能涉及到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比较低端的产品就只有陀螺仪,拿手里摇一摇都会计步,高端的就是两者结合,会准确很多。
当然各家的软件算法不同也会对结果有影响。所以,经常看到那种横评,不同手环的步数差距很大。有些手环附带的卡路里消耗功能就是靠计步功能算出来的。
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心率监测。一般来说,心率监测的原理通常分三种:
一种是光电透射测量法,原理上来说就是手环与皮肤接触的传感器会发出一束光打在皮肤上,测量反射/透射的光。因为血液对特定波长的光有吸收作用,每次心脏泵血时,该波长都会被大量吸收,以此就可以确定心跳。不过缺点是耗电量大,同时会受环境光干扰。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环或手表监测心率的功能多是采用了光电透射测量法。
还有一种方法是测试心电信号的方法,手环的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心肌收缩的电信号来判断使用者的心率情况,原理和心电图类似原理。缺点是电路比较复杂,占PCB空间比较大,易受电磁干扰,同时传感器必须紧贴皮肤,放置位置相对固定,所以很难有手环采用这种测量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振动式测量,最近才有产品出来。因为每次心跳都会引起身体的震动,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捕捉这种震动,再经过信号处理可以得到心跳,一般来说,智能坐垫或智能按摩器一类的产品多会采用这种测量方法,手环则比较少见。
第三个功能就是睡眠监测了。
主流是通过监测运动量变化判断是否入睡、醒来,深睡眠、浅睡眠。误差也比较大。
还有少数手环号称可以检测血压,也是光电传感器,通过计算血液流速得出血压值。同样这个传感器也可以通过合适的算法获得血氧数据。
最后还有一个实现的比较久了,就是测体温。别说这种接触式的电子体温计了,就算非接触的也早就普及了。但接入这个功能的手环产品还真不多。
得出的数据林林总总,但总体来说准确度不高,硬件是一个方面,软件算法则更关键。正因为准确度不高,所以各家数据差异就大,完全不能统一结论。虽然大量的用户使用形成了物理意义上的大数据,但只有厂家掌握了这个数据。医生获得和分析数据并不容易。偶尔有病人在门诊把自己的数据导入Excel表格拿给医生看,但医生也只能随便瞄瞄再开个Holter了事。
每天你的手环一刻不停地努力工作,记录数据,同步给手机,但这些数据真的有用吗?你每天走了三万两千步,哇!了不起!但除了在微信运动排行榜炫耀一下,得到一堆虚拟的赞,还有什么用?你说当然有用,我消耗了多余的能量,获得了健康!但你不带手环就不锻炼了?就不健康了?也不完全是,但终归作用有限,从大量手环两个月后都僵尸化就知道了,科技可以作为助力,但不能改变人格。
总的来说,手环数据可以通过数字化更具象的方式以及社交手段督促自己增加锻炼,注重健康;给自己提个醒,发现突然变化的异常可以及时就医;用长期的变化趋势给医生做个参考。除此外,用处不大。但就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也足够了。未来随着传感器的升级换代,新传感器的发明,算法的改进,得到数据的准确度必将大幅提高。尤其是数据共享方式的转变,医生获得数据和组织分析数据更加规范和便利,手环的作用自然会得到应有的认可。本人有一专利,“可感测压力的医用石膏”,可以即时监测石膏与肢体间压力,避免压力过高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从实验来看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我们相信,将更多的传感器用于临床,智能手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医学的发展。
对智能硬件,对医用传感器有什么想法,欢迎给我们留言!也别忘了关注和推荐新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