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契科夫写于1897年的一部反映当时俄国农民生活的中篇小说。讲述了在莫斯科某旅馆打工的平民尼古拉突患重病,无法继续打工维生,只得携带妻女投奔故乡父母家的故事。他们本来满怀希望,以为可以和亲人团聚,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家乡的衰败和家庭的极度贫困让他们始料未及,赤贫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很快就把他们的憧憬划成一地碎渣。再加上乡村愚昧落后的民风,到处是一派死气沉沉,大家族三代男男女女混居一处,乌烟瘴气,令人窒息。尼古拉一家三口没钱出走,不得不一天天在绝望中苦熬。故事结尾,尼古拉病死了。妻子奥莉加带着女儿萨沙毅然决然地离开故乡,重新踏上了去往莫斯科的遥远路途。
第一遍读这个故事是在今年年初,那时没太看懂。最近又反复读了多遍,觉得它写得实在太好——远远看去平淡得像杯白开水,端起来一饮而尽,放下杯子那一刻,才发现嘴里尽是苦咖啡的余味。这篇小说里人物塑造非常精彩,具体有四类:老人、孩子、妇女和醉汉。借用一句中国农村的流行语,这些人全都是“3861部队”的。
一、故事主角:尼古拉和奥莉加夫妇
这两口子是莫斯科“北漂”,也是处于莫斯科底层的平民。尼古拉在一家旅馆做仆役,奥莉加当女仆。由于长期“北漂”,适应了大都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定自己就是莫斯科人了。所以当他们回到真正的故乡茹科沃时,才发现自己彻底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方式了。在他们心里,莫斯科就代表着文明社会和上流人士。殊不知, 对莫斯科来说,像他们这样的外地打工者多的是,他们只是夹心人,莫斯科从来不缺外地劳动力,他们走了,还会有新人来顶上,就像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少了谁,莫斯科都照样是莫斯科。
整部小说中,有很多能体现出尼古拉夫妇“身在茹科沃而心向莫斯科”的纠结心态的细节,还穿插进他们大量的心理描写,反映从城市返回乡村后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比如:
1.尼古拉一家刚进父母家后,被破败肮脏的居家环境(脏乱差,苍蝇乱飞)惊到了;
2.尼古拉在山坡看日落时,情不自禁地想起旅馆这个时间正是开饭点;
3.父母家的茶有鱼腥味,糖是人咬过的,餐具上到处是蟑螂;
4.奥莉加给乡亲们讲她在莫斯科怎样当女仆的;
5.奥莉加在和嫂子聊天时,说自己不是莫斯科人,但很快就强调自己八岁就去了莫斯科(潜台词:我就是莫斯科人);
6.做弥撒时,教堂进来地主一家人。奥莉加看着他们漂亮的服饰,断定他们是上流社会的优雅人士,很感动;
7.尼古拉感恩当年带他去莫斯科打工的老乡,认为“多亏他提拔,我才成了上流人”;
8.奥莉加向乡亲们炫耀女儿识字,并让女儿朗读福音书;
9.当自己的女儿因为没看好菜园子,被奶奶打骂后,尼古拉为了女儿和亲妈吵起来。他说“您不能打她!您根本没有权利打她!”他以莫斯科文明人的方式看待家乡亲人,结果收到的是亲妈恶毒的诅咒“得了吧,你就待在炉台上等着咽气吧,你这病包儿......鬼支使你们上这儿来的,你们这些吃闲饭的!”
10.重病的尼古拉不想待在老家继续受辱,可又无钱离开。他对妻子说“哪怕让我再看一眼莫斯科也好!哪怕让我再梦见它,也是好的,亲爱的!”
11.领居家起火,地主家的儿子(在莫斯科上学的大学生)正好路过,帮忙救火。奥莉加带着巴结的口吻赞扬他,并顺嘴说出“我们莫斯科”,并特别向他说明她女儿是在莫斯科生的;
12.尼古拉回忆莫斯科旅馆里的高级菜品“上将牛排”,无限留恋;
13.尼古拉从箱子里拿出在莫斯科时穿过的燕尾服,在身上试了试,满意地笑了。又脱下来装回箱子;
14.含蓄地用奥莉加的半梦半醒的话“是啊,自由好得多!”来说明她对莫斯科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15.小说最后,尼古拉被庸医治死后,奥莉加带着女儿逃离故乡,重新去往莫斯科打工。她们没钱,不得不沿路乞讨。她们停在一户有钱人家门口,奥莉加用教徒的方式乞讨道“东正教的教徒啊,看在基督的份上多多周济周济吧,好让上帝保佑您,让您的爹娘在天国得到永久的安息。”她身旁的女儿也重复着同样的话。
奥莉加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口头禅就是“算了算了”和“忍一忍”,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福音书。这些细节贯穿于她言行始终。从奥莉加这个人物身上,看得出契科夫对宗教本质的深刻反思。
二、故事配角:
1.兄嫂玛利亚:大字不识一个且胆小懦弱的普通农村妇女。能代表大多数农村底层妇女的形象,她的一生也是大多数农村女人的命运写照。这个人物对故事主角的意识觉醒起了很重要的衬托作用,如果奥莉加不从故乡出走,那么,她今后的命运很可能就和玛利亚一样。
对玛利亚的细节描写:
1).听见醉酒的丈夫叫她的名字,都吓得瑟瑟发抖(原文:仿佛浸在很冷的水里似的);
2).在教堂里见到地主,就像见了鬼,吓得浑身打颤;
3).邻居家被烧,其实大火还很远,但她已经吓得哭哭啼啼了;
4).小说结尾,为奥莉加母女送行,分别时,她跪地不停地哭诉“又剩下我孤孤单单一个人了,我这可怜的人啊,多么可怜,多么不幸啊......”
2.弟媳菲奥克拉:这是个粗野、恶毒,自甘堕落的农村妇女形象。由于丈夫在外当兵,她基本是守活寡的状态。每次出场都会说非常狠毒的咒骂人的话,还讽刺尼古拉夫妇“我倒要看看你们在这吃什么,莫斯科的贵人!......我倒要看看!”(幸灾乐祸的口气)。但是对这样的小人物,契科夫仍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小说中有个情节讲她被工厂的男人们欺辱后,赤裸着身体,在大半夜狼狈地跑回家,偷偷在床上哭泣的细节,写得十分动人。
3.奶奶:尼古拉亲妈,奥莉加婆婆。是个凶狠、自私、吝啬、可悲的老女人。一天到晚只知道发牢骚骂人,买来鱼只剁下鱼头熬汤,却把鱼身藏起来不给人吃;因为孙女看菜园子时没看好,被隔壁家的鹅偷吃了菜,就对孙女连骂带打;茶炊被村长抢走后,埋怨儿子尼古拉在莫斯科打工时为什么不多多寄钱回家;为了治病瞒报年龄,故意少说几岁,怕医生知道她这么老不给治......但是,当她回忆自己年轻做女奴时的情景时,却流露出少有的温柔和细腻,她很感激她女主人一家。再凶恶的人也会有柔情的一面。
4.基里亚克:尼古拉的亲哥,玛利亚的丈夫。常年酗酒,是个标准的酒鬼,生活的全部就是喝酒和打人。
5.村长:为村民救火的英雄,同时也是狗仗人势的奴才,政府征税的时候,总是欺负更弱小的村民,还强抢了尼古拉家的茶炊。
6.老头奥西普,是农奴时代将军家的厨子,奴隶制废除及将军死后就成了流浪汉。这个人物本质上和尼古拉一家是同一种人,都是夹心人,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再属于农村,游离于城乡之间,仿佛游魂。
作者对于他的刻画,也十分细腻:
1).火灾过后,看着大学生给了奥莉加一点小钱,他也迎上去,希望能讨一点钱,结果什么也没得到;
2).在尼古拉家喝茶闲聊,并为他家出头向村长索要被夺走的茶炊;
3).在结尾处,与奥莉加在别的村子偶遇,互相之间明明看见了,却各走各的路,装作不认识。尽显人与人的冷漠和无奈。
《农民》整个故事氛围阴暗压抑,到处都能体现出当地农民愚蠢、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比如:
1.姑娘孩子听见骂街一点也不难为情,显然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听习惯了;
2.村民家起火被烧,火被扑灭后,农民们说说笑笑,后悔救火太快了,应该多烧会儿,个个一幅麻木不仁的神情;
3.在议论到底是谁造成了他们农民的贫困时,他们不知道该怪谁,最后一齐把怒火指向一个空洞的概念——地方自治局,虽然他们连那地方是干什么的都不懂;
4.当地农民聊天,会当着老人病人的面,盼着对方赶紧死,好安排其他事情;
5.都到十九世纪末了,乡村医生还在用放血疗法,结果重病的尼古拉被治死了。
契科夫塑造的农民群像实在是像极了鲁迅笔下的中国人——撑长脖子看法场行刑的麻木不仁的愚民。无论是鲁迅还是契科夫,对愚民的态度都差不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小说最让我惊叹的地方,不是塑造人物有多成功,不是细节描写有多精彩,也不是写作技巧有多高超,而是契科夫在后农奴时代里,对农村生活惊人的洞察和思考(相信这与他长期四处行医有直接关系)。以及他对亲人之间的那种既微妙又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所做的精准揭露,令人不得不叹服! 有句话说“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贫穷,不仅会造成人物质生活层面的匮乏,更可怕的是,它对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灵会进行潜移默化地侵蚀和损毁。这才是最要命的。也可以说,贫穷是人性深处最可怕的瘟疫,会让人主动放弃做人的尊严,造成人类心灵的普遍恐慌,这种恐慌的蔓延速度和危害深度远远超过任何一种生理疾病。而且对人类心理而言,贫穷具有遗传潜质。 粗砾的生活不仅摧残人的容貌和物质世界,也会使人的心灵渐渐麻木、愚钝和丑陋。小说中,每一个人都是被赤贫折磨得面目全非的人,毫无做人的尊严和权力。尼古拉夫妇因为是乡村的“新人”,所以才会对这种状况感到吃惊,一直待在村子里的人对此是浑然不觉的。故事结尾,奥莉加和女儿以宗教的方式乞讨,意味深长,讽刺与悲悯并存。
整个故事虽然描写的是十九世纪末的俄国农村社会,可是合上书,我眼前浮现出的却分明是当今中国乡村社会的风貌。如果你读过宁夏作家马金莲的中篇小说《碎媳妇》及她关于西海固的一系列小说(即使没读过也没关系,你只要随便去中西部一个无名村落住上几天就够了),你就会发现,今天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与这部小说中的旧时代俄国乡村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推土机轰隆隆碾压的何止是一寸寸土地,更有一颗颗茫然的心灵。农民,永远是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蝼蚁,战争年代充当肉弹和炮灰,和平年代呢,成了塞进榨油机里的油菜籽。原来,那些让我们心痛、追忆和思考的东西,契科夫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看透且深思过了。好吧,真不知道,这世间还剩哪种微小的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真谛,能逃过契科夫那双深邃的显微镜般的法眼啊!
PS:
每读完一篇契科夫的小说,便想在心里由衷地对他说一声:谢谢您!对契科夫所有的热爱与敬仰,汇成一句话,那就是童道明先生编纂的那本书的书名——《可爱的契科夫》。
20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