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群里,小C发了一个小品的链接。
大意是说一个叫张老三的包工头,刚回到老家的火车站与接站的姐姐碰面时,接到一个大老板的电话,要他第二天上午回城去签一个三千万的工程合同。
张老三高兴得语无伦次,待他回活过来,只得对姐姐说,他必须马上买返程票。
姐姐气得骂他:“张老三,你是不是人?爹妈在家望了一年,眼都望穿了,你到好,为了一个合同,到了家门口都会回去看一眼。”
接下去,张老三选择了在电话里给父母拜年。
母亲强忍难受,父亲表面理性支持。而父母都是一个里子:希望儿子回家过年。
由于电话没有挂断,张老三在电话里听到父母的哭泣,终于放弃了签合同的“钱”事,选择了回家过年的“情”事……
从过年的主题看,这是一个不错的小品。回到现实生活中,回不回家过年,不是简单的孝和不孝啊!
朋友有时间回家过年,可是她仍然选择在异地过年而不回去看年迈的双亲。
问及原因,她的老家有一个风俗:结婚了的女儿不得回家过年,那样亏回家。
她的两个哥哥是这种风俗的坚决捍卫者,父母是这种风俗的忠实支持者,如她执意要回去,场面尴尬不说,她那暴躁性格的大哥一定会将她轰出大门。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汉代刘兰芝的遭遇,今天依然在重演。
回不回家过年,岂是“孝与不孝”的二元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