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会想到,灵与肉,孰轻孰重。
最初应该是源于初中看过的一些佛家故事,“佛祖割肉喂鹰”“观音化千手救地狱无边恶鬼”“地府不空誓不成佛”之类,那时就掉进那个世界了,顺理成章觉得人心向善就跟佛陀救人般天性使然,后来开始想到这个问题的很长时间,有“当然是(好的)灵魂啦”这种高下立判的果决与坚定。
然后可能是缘于看了一些科幻电影,关键词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能产生情感?这在我自以为接受范围之内,但如何产生又绕回到灵魂是什么的老难题上。胡乱思考后,我以“灵魂是个什么鬼东西”作为结局放过了自己。它就像“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清楚它在那里,却又不知它究竟飘荡在何处。这种浓雾般的模糊不定让人对灵充满惆怅。
最近过了一段平常的日子,浸入到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肉体直接愿望立马满足的氛围中,“太实在”这个肉体以前被我无由鄙夷的特性,如今成了天大的方便与优点,追求“自由自尊”云云顺口即来,究竟是何又懒于深究,而一碗麻辣烫却是触手可及。可是,以衣食住行这类最基本的肉体生存需求来碾压灵,总有胜之不武的别扭感,于是就莫名想到性,这个战地内,是灵多一点,还是肉在指挥?
前几天看了几部小电影,电光火石代入的瞬间,觉得灵和肉也许是水乳交融的,在生理接触中能够达到某种平衡。而且发现了两种可能。
一是以灵寻肉,质感相近的灵相遇相许,终引出碰撞肉体的欲望,并在某刹那达到了某种契合。好比钥匙与锁,钥匙当然也能独立于世,但它的内置宿命就是配到一把锁,进入,而且,完美咬合。
二是以肉求己。灵的质感是稳定的,尽管一片混沌。而无论是“叫爸爸”或者SM,在这种不对等的肉体抑或言语交换中,人们释放乃至发现了自己的某种隐秘质感,得以让灵得到宣泄与满足。肉不在寻找灵中的情感,而是展现灵中的自我。
算是自问自答的一个答案吧,反正有结果了。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