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文:非无意 整理:晓妹
陈寅恪的《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对《中国哲学史》的写作风格和内涵进行了说明。下册则谈了谈自己由作品生发的部分感想。从陈寅恪的论述中,我们不仅窥探到《中国哲学史》本身的严谨,更能从陈寅恪的评论中感受到他对后人著书立作细致入微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探讨。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已经被奉为经典之作。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圭臬。冯友兰的哲学精神可以说打上了民族精神,他的写作烙有时代的印记,亦有作为哲学家的实事求是。著作散发着人文主义关怀,突出体现了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方式。(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开篇就对《中国哲学史》的优点进行了概括。“.......,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可见,冯友兰的治学精神在于通百家之言,对古代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只有这样的前期准备,才能写出可靠的文章著作。“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所以,写这样的著作,就要一头扎进古人的世界,详细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和生活方式,做到心中有数,方能“下笔如有神”。
“......,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陈的论述,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作为学人所应具备的治学精神——追求贴近时代,站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中思考,才能阐发出作者自己的见解和领悟。要不然,只是“隔靴挠痒”,无所适从。
从第一段的论述中,我们既看到了《中国哲学史》的精神魅力所在,也给予后世写作者以激励和启发——著书立作讲究对自己所写内容的相关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对年代久远的材料更应该加以考量,设身处地、精益求精,这样的写作才会反映现实,有理有据、细心耐读。
陈寅恪的第二段论述则为我们指出了怎样去融会贯通,即怎么样去加工材料、耐心推理,以形成自己的写作语言。“然若加以连贯综合之搜集,及系统条理之整理,......,所居处之环境,......。以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否则,写出来的东西仍然是“当下的”,不能反映古人的思想和境界。
而陈寅恪接着说到了当下的“恶习”——即亦可随其一时偶然兴会,而为之改移,......,此近日中国号称整理国故之普遍状况。”陈先生深刻的指出了那时许多学者的“生存之道”——攀言附会,一知半解。对文字材料不求甚解,对整理国故只知其表,已然成为“现状”。
如陈所言,今人,不会审定“伪材料”,真材料和伪材料的价值同样值得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也是做学问的方法——去粗取精、分类辩证,方能成“一家之言”。
在文末,陈有感而言,对治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值得借鉴。
大意说道:今人治学往往目光短浅,缺乏“通史”之眼光。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博“众家之长”,“与旧史互证”,才能对自己,对材料有所了解。
以上便是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的所见,与其说在“审查”这部书的好坏,不如说对后人的严谨治学提出了可贵的经验。在今天看来,也是值得学习并加以细细揣摩。
平台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