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佳兴,然后有佳篆,有佳篆,然后有佳刻。佳于致者,有字中之情,佳于情者,有字外之致。”此引周应愿(字公瑾)呕心沥血所著印论经典《印说》,所言极是!11月29日,两江兄佳兴至,“心身俱闲”,“石章紧致,一路冲刀”,一气呵成,为余治籍贯印“涟源马坳冲人也”,得“较耐看”之佳作。余不才,乃篆刻后学之辈,近挟读黄惇教授之早年大作《中国古代印论史》,苦学之余,赏印略有心得,方得以斗胆浅析之,并求教于方家,请两江兄斧正。
此印为典型的汉官印风格。该印是诠释汉印的“平正大方”之美的典范,体现了对线条质感的精准把握。
“涟源”、“冲(繁体字沖) ”三字的偏旁均为三点水,根据各自字形特征,选择相协调的偏旁形态,繁简搭配。同时,“涟源”二字由三点水向四点水过渡,含汇流之意,表达了“涟水之源”的内涵。
“马”字字势左倾,纵、横笔划皆带弧,无一笔直线,与“源”字右倾相呼应,似有无形拉力相牵,顾盼生辉。下部“四腿一尾”的处理粗看均为竖线条,或粗或细,其实颇见功力。收笔形态刻画细腻,或圆或方或斜。各马腿足底没有平齐,方向动感十足,前蹄有抬起之势,极象步履彳亍向左,踽踽而行。马尾纤细,松弛有度似闲庭信步;上部横画末端皆上翘,如马鬃飘逸,神采飞扬,十分生动有趣。
此印中转折处多,处理成圆转、方折和似圆似方三种形式,如“也”字左右,一圆一方,有对比,至于“方中带圆”“圆中存方”等更显细腻的处理,乃方家之解读,如“涟”字的“田”等不胜枚举。最明显的方折,置于“坳”的“力”上,据两江兄云,“坳”字为全印之“眼”,乃点晴之笔。并将“力”的竖笔划横置,避免了与“源”相邻的竖线条重复。
“冲(沖)”的“中”字上部竖划拉长,重心放低,力求一个“稳”字,只有根基稳固,方可往前劲冲,志存高远。
“人也”二字笔划少,将其共占一字符空间,这处理手法十分巧妙,轻易地使七字印达到了“结构饱满,避免过于疏朗”的目的。
从整体布局而言,与两江兄交流时他说:“(针对竖线条时)其实,想法很简单,那就是通过竖线条,营造一片丛林,全印力求满而不滞,所有的线条自然而轻松,也许竖线条有些残破会更有趣味,但考虑到该手法实难控制,而未尝试,留些余地给时间……”“左上右下对角线上全是竖线条,恰似飞过一片白云。”此意境极合我意,韵味绵长,叹为观止。“自云儿飞过后,我就变成了一只雁,跟随着云儿扎根于雁城。”马坳冲,山清水秀也好,“穷山恶水”也罢,都是我浓浓的乡愁!
李正厄谨识于九龄榴
2017年11月29日夜静人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