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少有人能够看完一篇长文,一部分是没有耐心,另一部分是没有能力,但无论如何我的文字应该照顾到他们,所以我后面的文章都会写一个观点扼要然后再是略释和解决方案,这样才是结构完整、通俗易懂且能够实际实施。
所以,写作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思考过程,而思考与行动相结合就意味着进步。
扼要:
了解不等于认可,但人们需要的是认可。所以我们要先表达认可,才有资格谈其他的;而如果你先谈其他的,那么对方会认为你不了解自己。因此,要先说同意,然后才能在一起;而在一起的质量,取决于你说同意的次数,以及表达不同意见观点的委婉程度。
对于不喜欢看长文的人来说,看完上面的扼要就已经足够了。或者你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看解决方案和行动指南。
略释:
“了解不等于认可”这是一概念上的常识,但大多数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所以当有人说你不了解他的时候,那其实只意味着你没有认可他,甚至你只是在某一点或某一件事上不认可对方,这也会被认为是对对方的不了解。
了解的概念:对他人或真实情况趋向于相对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认可的概念:同意他人所陈述的内容,包括观点、事实、计划等等。
另外了解可以变换为其他类似的词汇,比如“懂”(懂我)、“知道”(知道我)、“明白”(明白我)等等。
但也有变异为极端的情况,比如“尊重”(尊重我)、“重视”(重视我)、“关心”(关心我)这些都是基于了解之上的感性方面,却失去了理性的认知。
而认可也可以变换为其他类似的词汇,比如认同、同意、一致等等。
但也有变异为极端的情况,比如“相信”(相信我),相信与认可或同意、一致的意思不一样,相信可以不基于事实和理性的分析,仅从情感上就做出决定,但通常都不会是一个好决定。
恋爱的人们对此体会很深,“你不了解我”这句话其实是一个坑,这意味着如果你了解我就必须同意我,如果不同意那就是不了解我,而如果不了解那还怎么能够在一起呢?这句话还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你有义务了解我,如果不了解我那就是你的责任。殊不知如果对方真的不了解自己,那恐怕自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孩子们通常渴望的是被认可,他们需要别人的认可来消除自己的不自信。而成熟的人渴望的是被了解,但不一定需要被认可,因为他们有自信做出自己的选择。
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将了解和认可区别开来,对于自己希望能够被了解但不奢望被认可,对于他人则尽量做出认可的姿态,而内心里还是有基于了解的判断和主张。
解决方案:
1、首先要认可对方你可以认可的地方,或者找到双方都同意的观点,最最不济也要表明你认可的是全人类都同意的事实。换而言之,想方设法找到对方可以认可的观点或双方都同意的事实,这是双方能够继续交流下去的基础。
2、如何回应“你不了解我”?
回应通常有14种表达方式,这里我只举例几种最简单有效的:
1)了不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不愿意,如果大家愿意在一起沟通,那么才有可能相互了解。
2)了解的意义不在于认可,而在于理解与包容。
3)我要怎么做才会更了解你?或则你能否谈一下你是怎么了解我的?
当然还有很多解决方案和办法,大家可以去思考去实践,然而首先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